刚柔张春贤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次,张春贤一改平和。
  2011年7月18日,在面对暴力袭击公安部门的挑战时,他处置果断。和田武警与公安快速围歼了攻进该市纳尔巴格街道派出所的18名恐怖分子中的14名。
  当天上午,张春贤正在乌鲁木齐南郊的新疆工读学校,了解从外地接回的流浪儿童们的安置情况。他问他们近况,听他们讲流浪的经历。随后,在准备接待一个考察团时,张春贤突然接到和田出事的报告。
  他随即取消了活动,掉转车头赶往位于自治区公安厅的指挥中心。
  这是张春贤入疆一年以来,直面处置的第一起重大暴力恐怖事件。
  武警很快包围派出所,在喊话未果并遭汽油瓶袭击、一名协警和两名人质惨遭杀害后,武警迅速突击,击毙其中14名暴徒,抓获另外4名,并解救6名人质。
  张春贤赶到公安厅指挥中心,了解整个过程。自治区公安厅一位副厅长正带队在和田考察,接到指示后在现场组织指挥了行动。
  刚履新新疆调研时,张春贤就提出,在发生恐怖突发事件时,给予一线指挥官决策权,在原则下随势而动,让现场指挥官根据现场情况放手指挥。此次迅速成功地完成对小股暴力分子的处置,亦在内部被认为是其“给予基层指挥官决策权”的效力。
  阿克苏2010年“8·19”事件后,张春贤强调“讲法治”“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以合理合法方式表达诉求。
  “张春贤不愿展示武力,但一旦必须这么做,他会很坚决利落。”当地一名官员说。
  一年多来,张春贤带领政府努力缓和社会矛盾,大力投入民生,重塑新疆形象。与以前的“高压维稳”政策相比,他对外多次强调内紧外松,注重民生和经济发展,构建公平、重塑法治尊严,缓和普通群众矛盾。他还选择在“7·5”事件两周年之际,走进位于事件核心圈的一个夜市。
  但恐怖分子半个月后,以连续暴力事件做出挑衅。
  此前,张春贤入疆被认为是“综合施策”的开始。“柔性治疆”的解读之下,此番张春贤铁腕处理“7·18”事件的经过,展示出对恐怖暴力分裂分子“刚”的一面。
  “柔性治疆”的评价并不能准确定义张春贤。事实上,面对专业强力部门的时候,他一贯苛责严防,表示了反对暴力的坚决态度。
  同僚及身边人评价,张春贤说话行事同时兼具柔性与“铁腕”个性。张春贤也曾自我介绍,他崇尚毛泽东处事的气魄和邓小平善于抓住和解决“关键点”的实干精神。
  他勉励同事:“我们做事不要瞻前顾后,要像小老虎一样。”
  从交通部到湖南、新疆,他一直在啃硬骨头,新疆是最硬的一块。他说自己“从不欺软怕硬,而且越硬越来劲”。
  曾任职新疆建设兵团史志办的陈平分析张春贤经历:当过五年兵,有军队经历;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又有中央工作经历,了解各方面情况,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在湖南工作的经历。而张春贤赴疆时,随行的是他在湖南五年读的36箱书。
  张春贤来到的新疆,是中央援助前所未有的新疆,也是在“7·5”事件创痛过后的新疆。他试图在尽可能施展的范围内,给新疆带来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年多了,新疆在民生改善、环境缓和、社会发展方面变化已生,但张春贤本人的评价是:“总体稳定,总体向好,但是稳定的基础仍然很脆弱、个别时期稳定的形势还非常严峻。”
  和田“7·18”事件的处置,只是开始。新疆问题积累经年,疾非腠理,非一时汤熨所及。在和田之后,7月30日、31日,喀什市接连发生砍杀群众事件,多名群众死伤。
  《财经》记者获悉,此轮密集的恐怖暴力袭击中,作案者都是年轻一代,部分人年龄仅十八九岁,正规教育缺失,文化程度很低。
  新疆执政高层据此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综合社会发育的完善,需要逐步改变社会群众基础,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挤压分裂势力和思想的空间。
  而极端宗教主义和分裂的土壤一直存在,恐怖和暴力亦非“毕其一役”可解决。
  目前在新疆各地,警备全面加强。在喀什地区,“千人工作队”被组织起来进驻街办、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宣讲;同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则以和田“7·18”和喀什“7·30”“7·31”暴力恐怖案件为背景,于8月5日举行了“应急拉动暨扬威造势演练”。
  8月4日,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更是在乌鲁木齐紧急召开全国反恐怖工作会议。会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孟建柱提出“打防并举、源头治理,依靠群众、抵御渗透”。
  第二天下午,自治区党委又举行常委会议,张春贤在会上提出“五个坚定不移”的方针。包括,其一,坚定不移按照既定部署,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历史任务”和总目标;其二,坚定不移打击“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对暴力恐怖分子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其三,坚定不移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其四,坚定不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其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
  这些方针的主题词虽仍为维稳,但亦属意于既有发展思维及以法治疆的思路。现代治理之道,要摈弃的正是封疆大吏的模式与思维。“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张春贤的“五个坚定不移”殊为不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的最大挑战并非个人得失,而在打破治乱循环的前现代模式,开启制度化治疆的新途。
其他文献
本月初,杭州几千名出租车司机停运,要求提高运费和燃油补贴、参加社会保险、自选成立出租车司机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由政府提供廉租房等。这次为期三天的停运,最终以杭州市政府承诺提高出租车运费,并由财政进行临时补贴而落幕。  出租车停运仅是冒出水面的一朵浪花。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掌握的情况,今年以来因劳资矛盾激化导致的停工等群体性事件又有增加,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劳动关系矛盾的高发期和多发期,类似问题已呈扩大
期刊
美国政府主导成立一年的墨西哥湾沿岸生态恢复专项工作组,于10月5日完成《墨西哥湾沿岸生态恢复工作的实施战略》(下称《恢复战略》)初稿,并于26日公示征求意见。  《恢复战略》呼吁采取大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并建议工程所需费用由“深海地平线”事件的罚款来支付,英国石油公司(BP)海上钻井平台“深海地平线”正是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肇事者。  这份初稿提出恢复水质、补充并保护海洋及沿岸的生物
期刊
M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法学学者的热情鼓吹与倡导之下,也在中国法律实践界的大力推动之下,新时期中国司法改革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20多年来,司法不仅逐渐凸显为整个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司法改革也成为中国社会公众所特别期待的焦点主题,甚至经常性地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说得严重一点,如今的中国社会,公众对于司法及其改革的效果几乎是普遍地失望!这从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公众舆论对司法的消极评价以及涉诉信
期刊
8月第一周,美国经济遭受了惊涛骇浪般的冲击。  8月2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最终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共识,但迟来的妥协没有给市场带来信心,反而是冗长的政治戏码压垮了投资者最后一丝信心。8月4日道琼斯指数暴跌512点。8月5日和8日,标普先后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和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房地美的评级,这不仅冲击了美国经济前景,更在全球市场引起了连锁反应。  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再度助长了美国经济将陷入
期刊
“已经立案了。”11月10日上午,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告诉《财经》记者。上月以SolarWorld为首的七家美国太阳能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诉,现在终成现实。  由于中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这一调查如果成立,将会令本已举步维艰的中国光伏企业更加艰难。悲观的分析人士认为,一旦立案,中国企业几无胜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期刊
一度看上去与中国非常接近的美国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入华之路转又变得遥远。迄今为止,Facebook的中文服务还只能在一个很小的中国人群体中使用。  11月7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接受了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的采访,问题涉及与Google的竞争、对于乔布斯的评价,以及关于Facebook何时进入中国的问题。  在进入中国事项上,桑德伯格一
期刊
10月25日,温州正得利鞋业1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到期,由于该企业老板沈奎正已跳楼身亡,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府前支行不得不为该笔损失垫款900万元。  一位沈奎正的债权人介绍,沈奎正利用该公司为“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和民间吸存筹得资金,涉足高利贷业务。据了解,其所涉银行资金1.5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总计7340万元。  在温州最近集中爆发的“断贷潮”中,以承兑汇票为代表的“影子
期刊
在过去几年中,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缺乏足够的金融资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等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既有的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是从供给入手,即强调对金融机构的改造,来增加农村的资金供给。具体采取的措施则包括: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经济的能力;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包括信贷、财税等)鼓
期刊
在市场机构关于货币政策“超调”和“总体稳健、定向宽松”的聒噪中,央行于7月7日加息,再次亮明紧缩取向。  该举动是年初以来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综合运用轨迹的延续,主要针对目标依然是高企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在国内乃至在全球主要国家都有较大压力,根源在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发行的大规模超量货币。现在这些超量货币正在实体经济领域全面发酵。  年初至今,中国通货膨胀一路“过关斩将”,顺次“抛5破6”,6
期刊
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愚蠢的7月:欧洲在有一半人要放暑假时,却试图遏制债务危机的蔓延。英国被默多克事件搅得不得安宁。美国在疯狂避免债务违约。  幸运的是,美国国会证明了邱吉尔的话是对的:“我们相信美国人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在他们用尽了其他所有可能的办法之后。”美国国会在面临违约的最后一刻同意提高债务上限。  独立风险分析师克里斯·维伦(Chris Whalen)作出了精明评论:美国主权债的信用违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