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十年变化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uyan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疗改革步履维艰,很多方面难以令人满意。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易社强说,他所看到的中国医院,跟10年前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下是易社强的一篇评论。
  最近在昆明逗留期间,为了点小病,我曾几次到当地一家医院去看病。记得上次去中国医院看病已是10年前的事了,这期间的变化可谓十分惊人。
  那个时候,医院内的光线很暗,卫生条件也不好,而且还很拥挤。可是,我的那本美国护照却很快让我住进了专供“外宾”和高干使用的现代化大楼,当然所有的费用也是中国老百姓的好几倍。如今,医院亮堂多了,也干净多了,环境相当不错。不过外宾不再享受特权,我必须同其他人一样排队,挂号费、治疗费和药费等都跟中国人交的钱完全一样。
  现在,决定医疗质量的是你口袋里人民币的多少,而不是鼻子的高低。我可以花5元人民币请普通医生看,花7元5角请专科医生看,也可以再多花点钱请主任医生看病;而且每次,我都可以选择看西医或中医,看什么科以及拿什么药,而这是大部分美国医院中所没有的选择。
  我还发现,在中国,有时病人对医疗过程的参与也是在美国医院不可想象的。一天下午,我摘除了腿上的一个小肉瘤。外科医生将伤口缝合好了后递给我一个玻璃盘,里面装着刚刚切除下来的肌肉组织。这位医生让我将这个玻璃盘送到三楼去做切片检验。在拥挤的电梯间内,我边端着自己身上的那块“小宝物”,边想“这可真是‘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啊”。
  (据《环球时报》)
其他文献
“看病难,看病贵”是医改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最终被确定在基层医疗体系的改革上。  在今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会的决定中,加强公益性质的公共卫生医疗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最终确定了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目前,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卫生事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现在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