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教学重要问题的设计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每节课都会有设计问题,但是有的问题显得多余,有的问题言不及义,有的问题显得可有可无,而该问的一些重要问题却避而不问等等。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设计语文课堂中的重要问题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 重要问题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36
  一位教师针对毕淑敏的《素面朝天》,用做摘抄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收获佳词、收获美句、收获手法、收获哲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颇有创意,可惜从第二个环节开始,问题出现了。第一环节,教师提问:“初读课文,看看记住了哪些词语?”学生对词语识记的比拼兴味盎然;第二环节,教师提问:“再读课文,找出比喻句,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对比喻句的解说不得要领,花时很多,效果不大。这样一来,“收获手法”“收获哲理”两个环节不得不一带而过。
  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尽可能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重要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重要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重要问题呢?
  一、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设计重要问题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围绕教学目标优化重要问题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重要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对学生来说,天上的街市特点容易概括,“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也耳熟能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背景,思考改动民间故事的用意,在明确主旨的同时,介绍“想象”手法。这样,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中,既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主旨,又能自然引出写作手法,符合学生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习惯,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要上好语文课,请尽量打造好你的重要问题吧。
其他文献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农发行改革之路的正式开启,资金来源及筹资方式的单一化,已成为农发行履行政策性职能和财务可持续的重大障碍.本文试从利用政策支农优势,拓展
本文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为例,从文化角度对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英译本中出现的亲属称谓语误译进行分析,认为译者为保证翻译的正确性,不但要精通语言方面的知识,更
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组织的特性要求其针对行政工作人员采取人本管理措施,以保证其自身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全面调动.但目前阶段,高等院校行政工作人员人本管理面临一定的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AR),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清涕和鼻塞,常反复发作.患病率高,而且呈上升趋势.我们应用小剂量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估算,得出项目资金投资方面可行性分析,为其他电厂机组改造投资提供依据.
从语言文化批评角度入手,阐释的文本结构的深层文化内涵.
劳动纪律是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生劳动争议时仲裁机构和法院做出裁判的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纪律的制定及使用高度重视。但在实践中,很多HR不论是对劳动纪律的制定,还是对劳动纪律实务的操作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了劳动争议的发生,甚至败诉,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制定纪律须谨慎  对员工进行劳动纪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很多HR在制定规则时一不小心就误踏雷区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减轻与消除患者疼痛,改善并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25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
摘 要:网络虚拟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数字化存在的网络虚拟,提出了许多哲学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本文从哲学视域下网络虚拟的界定入手,分析了网络虚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关系,进而分别从人的认识对网络虚拟的主观作用及网络虚拟对认识论的意义两个方面分析,认为网络虚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网络虚拟 虚拟现实技术 认识论 虚拟实践  网络虚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深
果蔬生产具有含水量高,收获季节性强,收获季节温度高及大多数品种较难保存等特点。现代化的果蔬贮藏多用冷藏库,投资大,设备复杂,技术难掌握,适宜广大农民朋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简易贮藏方法。    一、窖藏    我国北方群众有窖藏的经验,窖内设置4~6层木架。每层上轻轻摆上果蔬。具体方法有:  1.预冷处理。果蔬采摘后在阴凉处预冷2天,预冷温度必须控制在10℃,然后轻轻把果蔬摆放在木架上。  2.严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