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代”导演“出生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在80年代中后期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接受电影、戏剧教育。”①八十年代为了应和“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契机的到来,电影作品中浸透着历史断裂的忧患和死灭的寓言与宣判,而在九十年代中国开阔而杂芜的电影风景线上,“第六代”导演却作为一股猝不及防的新生势力,一架不撒谎的摄影机,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宣告九十年代纪实性电影的诞生。他们拒绝庄严与悲悼,拒绝临渊回眸的姿态;拒绝“为了告别的聚会”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他们的电影作品如同一叶轻盈而敏捷的扁舟,穿越诸多“文化贫瘠”“文化寻根”“历史断层”的悲慨,继续成就着一幅“中国同步于世界”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