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究竟是否需要控制人口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18日,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玛宣布将以奖惩并行的方式在该邦实施“二孩政策”;7月11日,印人党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在世界人口日这天公布了“人口政策2021~2030”文件,目标是在2030年将北方邦反映妇女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的总和生育率从现有的2.7降至1.9。由此,人口问题再次被摆在印度公众面前。那么,印度到底需不需要控制人口?

出乎意料的印度人口增长趋势


  根据联合国2019年的人口预测,印度将在2027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实际上自1980年代以来,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就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速度之快出乎意料。
  放任人口膨胀从来不是印度的国策。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出台了“全国计划生育政策”(NFPP)。但由于医疗资源、财政和人力限制,该计划并未产生明显效果,20世纪60年代印度总和生育率依然接近6.0。1966年,印度政府开始把绝育作为工作重点,设定硬指标来促进已婚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这套体系在1977年更名为“国家家庭福利方案”(NFWP),但同样收效甚微,1980年印度的总和生育率仍高达4.9。在此之后,随着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社会快速发展,生育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趋势。
  2000年5月,在印度人口跨越10亿大关之时,当时的印人党政府宣布了修订后的国家人口政策,并成立由印度总理担任主席的“国家人口委员会”以推进“二孩政策”。此后一段时期,印度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继续保持大幅下降趋势。2020年12月公布的第五次“印度全国家庭健康调查”结果表明,2019~2020年度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2.2,绝大部分邦的生育率已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非政府政策得力,而是印度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印度家庭收入不再仅与劳动力数量挂钩,教育投入回报率和子女抚养成本均大幅上升,医疗资源的增加和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节育手段能够被进一步推广。
  由于生育率下降高于预期,1990年代后便有学者主张印度人口政策应转向以发展为重点。然而,印人党政府似乎仍将控制人口作为第一要务。尽管印度目前没有全国性的“二孩政策”,但除阿萨姆邦和北方邦外,提出或执行此类政策的还有安得拉邦、奥里萨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古吉拉特邦和北阿坎德邦等人口大邦。

意见分歧和政治动机


  从表面上看,阿萨姆邦和北方邦出台新政控制人口的理由充分。尽管阿萨姆邦的整体生育率已下降到1.9,但部分地区的出生率依然高得惊人;而北方邦拥有多达两亿人口,是印度第一人口大邦,总和生育率为2.7,远高于印度平均水平。
  但两邦的人口控制政策却在印度国内引起巨大争议。首先,人口控制是否还应继续作为政策重点值得商榷。鉴于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的不断下降,许多专家认为政府应当转向关心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及日益严重的性别失衡问题。其次,单纯通过奖惩来进行人口控制未必能见效。在北方邦人口新政提出后,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库马尔就曾指出,降低生育率的重点应是提升教育水平。目前未受教育的印度女性的总和生育率为3.07,而北方邦女性识字率仅为63.4%,这是其生育率偏高的重要原因。第三,印人党力推生育控制政策背后的政治动机,很可能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一直着力渲染的“生育替代”。印度有句俗语为“Hum paanch,hamare pachees”,意为穆斯林一夫四妻的五口之家能生育25个后代,人口繁衍速度会大大高于印度教徒家庭。印度教右翼势力对此感到强烈不满和不安,认为穆斯林群体迟早会通过高生育率挤占印度教徒社群人口空间,因此必须对其生育加以控制。尽管目前印度穆斯林的总和生育率为2.6,确实高于印度教徒的2.1,但从1990年代开始,其生育率下降速度远超印度教群体,双方差距不断缩小。从1993年到2016年,印度穆斯林的总和生育率下降了1.78,而印度教徒下降了1.17。部分穆斯林人口集中地区,如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总和生育率甚至已降到1.4。但在此情况下,北方邦首席部长仍公开表示“将确保人口平衡”并“在生育率较高的社区或群体中开展人口控制运动”;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则呼吁印度穆斯林采取“体面的计划生育”措施。讽刺的是,印人党及其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有三名以上子女,并经常发表言论鼓励印度教徒多生育,由此可见,其人口政策目标更多是保持印度教徒的人数优势。


2021年6月18日,印人党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玛宣布将在该邦实施“二孩政策”。目前,全印多邦已提出或执行此类政策。

红利还是负累?


  人口政策应当服务于国家发展。如今,印度面临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庞大人口究竟会成为资源还是负累。“人口红利”曾被认为是印度的一大发展优势,若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快于依赖供养的人口增速,便可把经济增长率提升到稳态水平之上。但印度的活跃劳动力仅占人口的50%,远低于美国的62%和中国的64%,因此预计到2030年,印度劳动人口与依赖供养人口的增速比例才仅能超过0.4,原因在于印度的经济结构无法容纳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印度制造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份额长期在15%上下,2019年只有4000万印度人正式受雇于制造业,而农业长期占GDP比例近20%,这显示出印度大量劳动力长年被困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中。印度的工作年龄女性劳动参与率也一路走低,从2000年的32%下降到2019年的22.5%,不仅远低于中国的68.6%,甚至也低于孟加拉国的38.5%和斯里兰卡的37.6%。这不仅意味着印度妇女经济地位在不断恶化,也意味着印度有大量适龄劳动力无法对社会生产作出贡献。
  换言之,印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人口增长的不可控制,而是政府未能创造出足以实现该国人口红利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尽管印人黨推出的人口政策一直打着“发展”和“反贫困”的旗号,但若真是为了发展,印度政府则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教育和生活水平上,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其他文献
输血治疗须避免育龄D-妇女接受D+红细胞,但在一些偶然情况下,如差错,紧急情况或D-红细胞储存缺乏,D-育龄妇女就可能输入D+红细胞。是否产生免疫及抗体的水平由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输入D+红细胞的数量决定,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免疫。但导致免疫的准确剂量尚不清楚。众所周知,D+细胞具有免疫原性,如果不采取措施,免疫的风险(输入1单位D+红细胞达80%)是相当高的,对此目前很少有指导性措施。
期刊
目的 探讨南通地区成人恙虫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24例成人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5~70岁.治疗首选米诺环素口服.结果 24例恙虫病患者就诊时均有发热,以高热为主.其中体温≥39℃者23例,38.0~38.9℃者1例.患者有咽痛咳嗽3例、心悸胸闷1例、焦痂或溃疡(1枚)21例
目的 评价母亲接种麻疹疫苗后对婴儿首针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的影响,了解孕妇和婴儿的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关系.方法 按照近10年内母亲是否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选择研究对象,追踪监测孕妇分娩前、新生儿出生时、婴儿8月龄免疫前和接种疫苗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200 mIU/mL为阳性,>1 000 mIU/mL为保护性抗体水平阳性.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共调查107
2021年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讲。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说。除呼吁各国“加强团结”以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外,拜登宣称美国“强调竞争,但不寻求‘新冷战’”。  仅在一年前,特朗普在同样场合曾发表过一次基调大相径庭的演讲,通篇12次提及中国,字里行间充满进攻性意蕴。会场之外,美国针对中国的单边遏制行动不断
期刊
2021年8月16日,纽约曼哈顿市的民众在市政厅外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强制接种新冠疫苗。  9月9日,拜登政府出台疫苗强制令。该强制令刚一宣布,就引来多方抗议,甚至有人扬言要起诉拜登政府。那么,拜登政府为控制疫情而颁布的疫苗強制令,为何会引来合法性质疑?是否会被判定违宪?由疫苗强制令引发的抗议  此次疫苗强制令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联邦雇员和承包商必须接种疫苗,开放线下教学的学校教职员工必须全员接种,
期刊
2021年7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席地方和地区当局代表大会与国家改革委员会联席会议。  9月23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在议长缺席的情况下,二读通过了一项饱受争议的《去寡头化法》,即“5599号法案”。该法案全称为“关于防止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或政治影响力的个人(寡头)的过度影响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乌总统泽连斯基不顾其他党派的强烈反对,借助亲总统的人民公仆党在最高拉达中一党独大
期刊
核潜艇发射导弹示意图。  9月,澳大利亚宣布将在美国和英国的帮助下打造自己的核潜艇,“一石激起千层浪”。10月,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核潜艇的“舆论之浪”又卷起万朵浪花。一时间,核潜艇迅速成为明星词汇。  核潜艇究竟拥有怎样与众不同的作战能力,竟使得澳大利亚孤注一掷,不惜与盟友法国撕脸毁约,不惧亚太各国的强烈不满,也不畏世人对于“核”的强烈抵制呢?如果核潜艇真那般强大而“值得
期刊
2021年6月16日,俄美领导人在日内瓦举行会晤。  10月18日,俄羅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俄从11月1日起暂停常驻北约代表团的工作,包括首席军事代表的工作。同时,俄将暂停北约驻莫斯科军事联络处的活动。此轮俄罗斯与北约的外交纷争,直接导火索是北约10月6日以俄常驻北约代表团八名成员“从事间谍活动”为由撤销其常驻资格,北约还再次削减俄代表团人员数量,从20人减至10人。  冷战结束后,北约与俄罗斯之
期刊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服务业稳步恢复。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
期刊
10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以公开发言方式,概述了拜登政府对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新方针。有评论称,戴琪的这番讲话表明,美国对华经贸将再挂钩(Recoupling),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即将翻开新的篇章,双边经贸将再度火热。市场对此消息反应良好。10月5日,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中概股也集体走高。中国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0月8日)的沪深指数均收高。有别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