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胆道镜220例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423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总结分析自1993年9月至2002年2月期间应用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取石治疗220例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220例患者共取石治疗572例次,201例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为91.4%.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84例次,无死亡病例. 结论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取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吲哚青绿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5例(105只眼)白色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Ⅰ组(55只眼)术中使用0.5%吲哚青绿溶液染色晶状体前囊膜;Ⅱ组(50只眼)术中不使用染色剂。记录术中完成连续环形撕囊(CCC)的时间,晶状体前囊膜放射状撕裂、晶状体囊袋破裂、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术眼眼压,角膜内皮变化和眼前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70岁及以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 方法对31例70岁及以上临床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年龄70~88岁,中位年龄76岁;Ⅰ期21例,Ⅱ期10例;病灶<3 cm 14例,≥3 cm 17例.采用真空袋及体部定位架,CT模拟机定位和三维治疗计划.<3 cm病灶采用弧形照射,剂量10~15 Gy/次,共3~5次;≥3 cm病灶采用非
中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病位在脑,其本在于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其标在于痰浊瘀血,蒙闭清窍,其病程演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治疗主要有辨证论治、专方专
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的饮食管理是血透护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重点在于饮食控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难点在于饮食管理必须有患者的参与和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方法 :UAP患者 34例、正常体检者 2 1例分别在清晨采血测定Hcy、ET
目的探讨脑死亡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 28例脑死亡患者,分别于临床确定脑死亡后12、24、48h测定血清NSE含量,以20例正常人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也行血清NSE测定.对各组血清NSE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死亡患者血清NSE含量呈持续升高,其各时间段的血清NSE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重型颅脑损伤组及正常人组血清NSE含量差异也有显著性(P<0
目的 :观察吡嗪酰胺凝胶体外抗结核作用和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方法 :手工法、仪器法分别测定吡嗪酰胺单体、吡嗪酰胺凝胶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及家兔经
目的 :评价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型 (Heidelbergretinatomograph -Ⅱ ,HRT -Ⅱ )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青光眼组 46例 (4 6只眼 )和对照组 64例 (64只眼 )分别行HRT -Ⅱ检查 ,比较两组间视盘结构参数的差异 ,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组间年龄、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杯盘面积比、
[摘要]摘 目的 了解老年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正确诊治方法。 方法 分析7例老年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等检查特点,总结老年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征。 结果 6例出现胸闷、胸痛,4例心界向左侧扩大,2例可闻第四心音。心电图显示胸导为主导联上R波增高、ST段压低及对称性T波倒置,5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尖处心肌肥厚,5例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