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学无流派原因探析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我国的翻译学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始终未能形成有影响的学术流派。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一,中西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特有的综合性思维与悟性思维使中国的翻译学研究缺乏继承性和深入性;其二,我国翻译学研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其三,我国翻译学学科建设不完备;其四,研究风气欠佳。流派的形成是研究深化的一个表现,要真正促进我国翻译学的发展和流派的形成,不仅要克服主观上的被动,积极营造学术氛围,而且要利用现有客观条件,真正形成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流派。
其他文献
对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采用早棚人工控水的方法.在生长季末用TPS-1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日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并非正态关系,而与树种的生长习
突显论与语义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词汇转换上、句式结构安排上还是在词汇扩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角度描写语义变化,需要把基体与侧面等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