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带不同于陆缘俯冲作用和陆间大陆碰撞造山带,也不是陆缘和陆间碰撞造山带发展演化的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由深部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形成的一个新类型的造山带,又称东亚型造山作用。它的造山作用过程是:(1)早中生代(230~180Ma)的前和初始造山幕,深部软流层物质上涌和底侵作用导致冷、强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线状破裂与局部拆沉;(2)中、晚侏罗世(180~140Ma)主造山幕,软流层大规模上涌并沿着岩石圈底部壳-幔边界横向侵入和伸展,使垂向差异运动转变为水平挤压作用,结果地壳表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构造变形和推覆构造,使陆壳加厚形成山根,岩石圈根发生部分拆沉;(3)白垩纪(140~65Ma)的晚期造山幕,加厚的陆壳山根与岩石圈根的大规模拆沉,岩石圈进入全新的从挤压向伸展转变和巨大减薄阶段,软流层大规模上涌成山。
其他文献
平江图是我国最大的碑刻地图,现存苏州博物馆。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该图于公元1229年由郡守李寿朋主持刻绘,比例尺约三千分之一。地图突出表示了城垣、街坊、衙院、寺观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莪术油注射液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术前3天开始给予莪术油葡萄
为掌握风暴潮对沿海港航设施影响,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总结风暴潮对沿海港航设施的损坏特点,并结合沿海港口所处的海岸地貌特征,研究归纳沿海港口受风暴潮影响的类型,提出防护意见
<正>一、用好二轮复习资料,删、改、添市场上有很多二轮复习书籍,但真正适合一线教学的几乎没有,共性问题是缺少针对性、练习过多和设计不合理。这就需要教师将各类二轮资料
利玛窦是第一个把西方的测绘技术和近代地图传到中国的西洋人。他带来了地理大发现后的最新成果,但他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仍然采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定位的加那利
<正> 口舌生疮是小儿常见病,其因主要由于饮食养育不当,以致心脾素蕴积热、郁久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或口腔不洁,颊内损伤,邪毒乘机入侵,而致口腔、舌部粘膜溃疡,形成口疮
本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藜、独行菜、魁蓟和平车前4种常见C3植物的δ13C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4种C3植物的δ13C组成都表现出随年均温度下降而变重的趋势,其中藜和独行菜
介绍了壳型铸造激冷铸铁富康轿车凸轮轴批量生产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华铸CAE软件 ,通过对凸轮轴充型过程流动场的模拟 ,揭示了卷气 (气孔 )、夹渣、冲砂的部位与形成原
大陆成矿作用是当代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大前沿,增进对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是孕育和建立大陆成矿理论框架的核心和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对系统完整地记录大陆碰
陆-陆斜向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拉分盆地及构造变形史、变形样式及动力学、流体大规模运移与构造岩相学记录等是值得重视的大陆动力学问题,也有助于对西秦岭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