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税改:“莫迪经济学”的里程碑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ho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日晚,印度联邦院(上议院)以197票的绝对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商品与服务税(GST)第122号宪法修正案,从而扫除了阻碍印度国内实施统一税制的最大障碍,为后续行动铺平了道路。8日晚,GST在印度人民院(下议院)获443票的全票通过。下一步将送至各个邦的立法机构进行批准,最终的实施要求获得至少半数邦的通过。经地方邦批准后法案将被提交总统进行审批,然后成立由中央与各地方邦财长组成的GST委员会,以商讨税率制定等具体细节问题。按莫迪政府的时间表,最后计划于2017年4月1日在全国进行实施。若进展顺利,GST将成为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税制改革,并将成为“莫迪经济学”的里程碑。
2016年8月3日,在印度中部的海得拉巴德市,一名商人在自己的商铺内展示“GST”——印度“商品与服务税”的英文缩写。

  党争背后的“不平凡之路”
  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即商品与服务税,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印度国内税制,打破目前存在的由各邦自主定税的“破碎化”状态,从而为印度经济打造一个共同市场。印度原有的税收体系特别复杂,分为邦内税、中央税以及邦际税,中央与地方重复性征税导致间接税种繁多。GST将取代目前的消费税、劳务税、增值税、入市税、过境税等而代之以单一税制。
  印度的税法改革由来已久。2000年瓦杰帕伊政府首次成立委员会负责GST框架探讨,2006年印度时任财长奇丹巴拉姆制定路线图宣布2010年4月1日实施。2009年辛格政府试图使GST在议会获得通过,然而因政治斗争受阻挠。当时还是在野党的印度人民党(BJP)为了反对国大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对法案百般阻拦,让国大党难以有所作为—— 2011年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就曾公开反对GST。如今风水轮流转,2014年以莫迪为首的印人党上台后,一直致力于经济改革,包括在两院力推关键性的GST法案。但两年来改革成效甚微,主要原因则是国大党扮演了当年人民党的“搅浑水”角色,在上议院阻挠法案通过,而涉及宪法修正案的投票需经两院同时超过2/3以上的多数通过方能有效。BJP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在人民院占有的多数席位使得下院投票毫无悬念,而在上议院其却无席位优势。相反以国大党为首的主要反对党成了法案通过的“拦路虎”。然而这次,为何这对“政治冤家”却出乎意料地达成了政治共识呢?
  莫迪“两手”策略是关键
  在税法改革的过程中,经过两年无效的“正面进攻”后,莫迪改变策略采用了“迂回战术”。他巧妙地使用了“孤立 接触”的两手策略。
  首先,莫迪政府努力拉拢地方邦,以达到孤立国大党的目的。长期以来,印度中央与地方邦政治关系松散,地方邦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对中央的服从,甚至出现中央与地方争权的现象。而莫迪倡导联邦合作,致力于构建中央与地方邦的平等关系,一改过去中央对地方“颐指气使”的态度,包括废除计划委员会并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莫迪的友好姿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地方邦的好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所改善。而财政部长贾特里也马不停蹄,积极游说具有关键性地位的“摇摆邦”,如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等,承诺中央政府将给予邦政府五年的财政损失补贴,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
  其次,莫迪政府对国大党采取积极“接触”策略。 2015年11月27日,莫迪邀请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喝茶”,双方就推进GST法案寻求共识。财长贾特里也积极与国大党领导人举行一系列会谈。国大党坚持GST必须满足三点要求:第一,废除由地方邦提出的增加1%跨邦间商品交易额外税的条款;第二,GST的税率上限不得超过18%;第三,中央在GST委员会的代表权只能拥有25%而不是33%。经过反复谈判协商,莫迪政府作出了部分让步,双方就取消1%的邦际税达成妥协,具体税率则待成立GST委员会后再讨论,双方最后形成共识。对此,莫迪称赞双方就GST达成的妥协是“迈向转型的伟大一步”。
  再次,就国大党自身来看,由于日渐受到孤立导致除了与莫迪政府达成共识外几乎别无选择。一方面,继续阻碍法案将影响议会发挥正常功能,从而使国大党在公众中失去信誉度和公信力。2015年5月人民院已通过GST,但在联邦院因国大党反对而未能通过。另一方面,国大党目前下降的政治影响力也导致其缺乏与莫迪政府继续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资本。此外,国大党本身也曾大力推进过GST法案,并非根本反对GST,其态度更多的是出于实用主义。工商业界对GST的期望较高,希望尽快通过,这也对国大党构成了一定压力。
  GST法案接下来需获得各个地方邦立法机构至少半数的批准。法案最终的通过悬念不大:莫迪领导的人民党与其联盟党掌握着12个邦的政权,再加上少数其他邦对GST的支持,持反对意见的邦将不会构成大的挑战。8月12日,阿萨姆邦一致通过了GST法案,成为第一个批准此法案的地方邦。
  待完成地方邦通过并经总统签署后,莫迪将正式组建GST委员会就具体税率以及征税范围等问题进行讨论。这一个过程或将充满挑战。例如国大党坚持税率不超过18%,而关于部分行业(如烟草业)是否该纳入GST的征税范畴也将面临艰难的讨价还价。此外,部分地方邦如旁遮普邦、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等都面临较高的公共债务,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释放巨大政策红利
  毋庸置疑,GST作为独立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将为印度未来经济发展释放巨大政策红利,其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将涉及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
  政治上,莫迪政府的公信力将会大大提升。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面临日趋明显的分离与分裂倾向,如欧盟因为英国脱欧而分裂、美国共和党因为特朗普竞选总统而撕裂。相比之下,印度此次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传统政敌国大党与人民党在GST问题上最终放弃争吵,达成了政治共识。同时,GST还将根除印度的“税收恐怖主义”——由于多重税导致的一些违法行为,如税收腐败。GST将从法律上减少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增加执法的透明度,遏制政治腐败。正如莫迪所强调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实现“一个印度、伟大印度”的梦想,GST将是“迈向政治透明的伟大一步”、“印度实现团结的伟大一步”。GST的实施或将成为莫迪执政生涯的一笔重大政治遗产。   经济上,印度经济将享受巨大的政策红利。(1)GST的实施将为印度创造统一的国内市场,彻底改变过去地区间相互分割的破碎化状态,同时缓解过去区域间的不良竞争态势。多重征税综合导致的经济成本多达20%-30%。(2)国家财政收入将提高。统一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实行双重监管,税收腐败问题将得到缓解;而GST本身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将利于政府税收。(3)促进“印度制造”。GST实施后将降低印度的物流成本与货物库存成本,促进区域间商品流通,提高印度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出口。(4)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据估计,GST的实施或将使印度的GDP增加1%-2%。而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印度GDP增速为7.6%,已成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大国。此外GST还将起到促进就业的作用。(5)吸引海外投资。印度复杂的税收体系是在印投资的外商感到“头痛”的问题,而GST的实施将改善外商的市场预期,提升投资热情。美国表示GST的通过将进一步提升印美双边贸易与投资关系。(6)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就社会方面而言,GST的实施将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有关税收方面的程序将得到简化,复杂的间接税将被取消。同时,打破区域界线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后,将方便人们进行网上购物,并为欠发达地区提供 “搭便车”机会,从长期来看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GST的实施也将产生一些副作用。第一,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而据世行统计2015年印度通胀率已达5.9%,这也是国大党反对税率超过18%的主要原因。印度工商业联合会主席苏尼尔·卡诺尼亚就提醒道:“最大的挑战是让人们感到政策的友好,确保整体税率不会增长而是降低,才不会受到人民批评”。第二, GST的实施并非有利于所有行业,对原来享受单一税且低税率的行业不利,对享受多重税的行业则是一大政策利好。短期看印度农民利益可能会受损,因为GST的实施将提高原本很低的农产品税率。而饱受多重税的橡胶行业则将受益。第三,GST将导致对制造业的税收减少,这对以制造业为主的地方邦不利。
  经济改革之路待续
  印度实行经济改革25年以来,已取得不小进步, GDP总量、人均收入水平、识字率等都有了很大提高,贫困人口数量也大大减少。但各邦不同的税制却成了经济改革路上的一道历史性大难题,而此次GST的通过则为莫迪政府继续强力推进经济改革提振了信心,为印度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GST也将成为“莫迪经济学”的里程碑。
  尽管如此,要真正实现“印度制造”梦, 推动“土改法”和“劳动法”改革是莫迪政府深化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也是外商特别期盼的两个法案。然而两个法案都遭遇巨大阻力,“土改法”被批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劳动法”改革受到工会和工人的强烈抵制。2015年8月“土改法案”在上议院遭反对派指责损害穷人利益而被搁浅。2015年9月劳动法改革因放松对工人权益的保护又引发了约1.5亿人的罢工抗议。从根本上来说,两个法案由于触碰了底层利益而缺乏群众基础,加之反对派的阻碍,使得两个法案未能如GST法案一样获得通过,其未来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总之,莫迪的经济改革之路犹在中途。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主厂房接地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嵩屿电厂筹建处(厦门361026)张秋月厦门嵩屿电厂规划容量为4×300MW机组,其主厂房接地系统设计采用典型的网络状环路式主接地网,网格尺寸为21m×21m,主接地网采
这一天,天马小学六(1)班的同学到天马公园郊游。公园里有一个人工湖,还有许多游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去坐船。康小、夫、夏纱、鲁非和长得很瘦的豆芽坐一条船,他们朝湖心漂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飘落的叶子,满是回忆的芬芳。如果不是搬家,我想我不会发现那只绣着花纹的布纹小老虎。恍惚中,似乎又看到了许微蓝睁大了眼睛站在树阴下冲我笑。那曾遗失了的回忆,似乎突然就
[编者按]:每年的6月,对于很多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就像一个“坎儿”。在独木桥时代,十年寒窗过后,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梦想的彼岸。从最初的圆高考梦,到如今的圆名校梦,高考对
期刊
高中物理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覆盖的知识面比初中的要广得多,许多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会遇到困难.物理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一门比较特别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用适合学生自己的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所谓探究式学习方法,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并用探究式的过程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次,黑、红、白三只老鼠帮助土地神逃过了灭顶之灾。为了表示感激,土地神要给它们特殊奖赏:你们能把土层挖到多深,多么深的土层就是你们的领地。不要过于贪心。如果挖得过深
A grating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phase-shifting point diffraction interferometer, and the grating constant and duty cycl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红外线测温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与人体接触,也能测出人的体温,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那么,红外线是什么?它怎样测温呢?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做了一个“太阳谱”实验,测量各种色光的温度,当他把灵敏温度计放到红光区域的外侧时,惊讶地发现,温度计仍然有增温现象,而且比放在红光区的温度还要高!这说明,在红光区域的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照射到温度计上,它就是红外线,也被称为红外
泰州实验中学,地处泰州经济开发区,毗邻泰高路和泰州医药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发展前锦。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办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