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透视遥控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穿刺体模的可行性

来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低剂量CT透视遥控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穿刺体模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A、B、C 3种引导方式(相应设为A、B、C组)对体模内5个靶点(模拟肝脏肿瘤)各进行10次穿刺,A组、B组采用C T引导下徒手穿刺,A组管电流50 mAs,B组管电流30 mAs,余参数相同;C组以CT透视遥控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穿刺,管电流30 mAs,共计穿刺30次;纪录命中靶点时的操作时间、调针次数、穿刺时间、辐射剂量、穿刺准确率以及针尖与靶点中央的距离(代表穿刺精确度).结果 3组穿刺准确率均为100%.A、B组操作时间、调针次数、穿刺时间及穿刺针尖至靶点中央的距离均大于C组(P均0.05);B、C组辐射剂量低于A组(P0.05).结论 低剂量CT透视遥控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穿刺体模靶点精确度高,且可减少调针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症差异表达的miRNA及两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获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基因芯片,使用GEO2R在线分析得到OP与AD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croRNA,DEmiRNA),将筛选后的DEmiRNAs用miRDB数据库和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腰3椎体(L3)层面体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将496名成年女性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L1~3椎体BMD及L3椎体中心层面周围各体质成分含量,包括BMI、椎体周围脂肪含量(FM)、瘦组织含量(LM)、脂肪与瘦组织比值(
目的 观察白茅苷治疗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和骨量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白茅苷组(BMG),每组10只;其中BMG组去卵巢大鼠每天给予白茅苷(20 mg/kg)灌胃治疗;待12周治疗结束后分离培养各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使用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ARS)染色并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BMP-2、Runx2、OPN、OCN、ALP和Col1蛋白表达;进一步使用Micro-CT和骨生物
目的 检测COMP、MMP-13、Cbf-β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表达,探讨其对KOA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KO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液、尿液、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KOA及对照组膝关节软骨组织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KOA患者血清、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健康对
骨质疏松症与血管钙化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两类重要疾病,通常认为它们与增龄相关且相互独立,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二者密切联系,且可能拥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并受同样的通路、蛋白质和激素等的调控,包括RANKL-RANK-OPG通路、Wnt通路及甲状旁腺激素等.典型Wnt通路的抑制剂硬骨素不仅在骨重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血管钙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血管钙化发生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骨样细胞转分化并分泌硬骨素,但硬骨素在血管钙化中起到保护或损害作用仍存在争议.近期临床研究表明,靶向Wnt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