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音乐教学中的美育风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士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通過小学音乐教学,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和美的关系做以下阐述。
  一、唱游学习中感受美,定型美育文化
  例如:小学一年级集体舞《雁儿飞》。音乐旋律舒展优美、节奏相对稳定,其动作形态显得平稳、圆滑、轻柔、舒展大方,显现出学生从小要学习大雁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本质。学生在律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高尚品格,启发创新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美育文化在此定型。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美育传情
  例如歌曲欣赏教材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到了那种嬉戏、玩耍的场面。
  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美育传善
  乐曲欣赏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例如器乐曲《天鹅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当孩子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乐曲时,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联翩。
  四、音乐活动中体验美,美育怡心
  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例如,竖笛课教学上组织排练合奏《彩云追月》,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导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乡土历史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学校和一线历史老师的青睐。沛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称,与沛县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
期刊
消除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多媒体教学不失是一个好的手段,它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等融于一体,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为教学创设了互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