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冬,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她做交警的丈夫偶然翻看她购买的《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结果越读越爱,不仅连夜读完,而且第二天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自己的同事,并评价说:“郑老师不是单纯地教老师如何管理班级、管理学生,而是引导大家如何精彩地做人做事。”确实,“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活出自己的精彩”恰是我写作此书的目的。
首先,我建议班主任改变“管住学生”的简单思维,让“管”与“理”有机融合,享受更丰富的教育生活。
在许多人看来,班主任就是忙、累、烦的代名词。可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而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正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管”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这其中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管”的侧重点是依靠权威推动别人,“理”的侧重点是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正如古代“三省”、近代“四问”、现在“用思考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等等,都是在强调“理”的价值,因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永远不可能只通过“管”而走向成功!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忙碌地去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而是主动去谋划、调整、经营;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被动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是自得其乐地去实验、创新、享受;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找什么招数和技巧,而是和学生一起打造精彩的班级生活;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分数和名次,而是和学生一起建构并享受日渐圆满而深刻的幸福人生。
其次,我建议班主任改变“只要有了爱,就有教育”的观念,积极反思,主动成长,赋予教育更多的科学思维和智慧,享受教育的智趣与活力。
许多班主任感到忙、累,其实不是自己不优秀,而是手中、脑中没有足够的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而已。《把班级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我对自己在2006年至2008年间的教育实践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事实上,为了提高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素养,我在此前几年就开始积累案例和素材了,搜集摘抄了六七十万字的管理笔记,并按内容分类整理成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活动素材库和管理方法库四个储备库。现在,我还在构建学生教育视听资源库,搜集的教育小视频、感恩励志歌曲、优秀电影、哲理故事课件、专家讲座实录、优秀主题班会或演讲等素材多达上千个。
为了让班级自动自主地发展,我积极探索和改进管理方法。“双轨运行,自主管理”“模糊评价,团队管理”“弹性惩戒,契约管理”“精神引领,文化管理”等,我都曾经尝试推行,并取得较大成效。
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如何开发和设计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智慧的重要体现。“每日问答”“每日宣誓”“每日审视”“每周播报”……我在精雕细刻中渗透着教育教学的智慧;“每日爱的拥抱”“每周亲情”“表情监督员”“班级牢骚会”“弹性惩戒制”……我在创新中追求着管理的人文与和谐。
针对家长会的种种弊端,我重新定位家长会的目的、形式,大胆革新家长会的模式,拓宽家长会的内容,以丰富多彩的研讨培训、案例剖析、联欢互动等模式,把家长会真正开成了学生喜欢、家长高兴的交流会、培训会、亲情会、促进会、展示会,极大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理念。
担忧学生在休息日或假期中的教育“空白”,我从2004年起就建立了班级QQ群,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督促和鼓励。除此之外,我还组建起了班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形成家长智囊团,开展家长报告会,家校合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为了给学生打造高贵精神的家园,我全力打造和创新班级文化。我们有意义深刻的班训,有响亮大气的班级口号,有富有个性的班名、班歌、班徽、班规,还有“纪念日与回忆日”“友谊日与互助日”“感恩日与尊师日”“微笑日与赞美日”“道歉日与规劝日”等别具一格的班级节日……有了这些,班级不仅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更是学生道德养成、人格历练、心灵涵育的磁场和熔炉。
再次,我建议班主任改变职业认知和工作态度。静下心,潜下心,用爱心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坚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班主任这一职业很平凡,但这个职业有的是钱财权势买不来的幸福满足。上课时,我燃起智慧之火,激情飞扬,慷慨陈词;办公之余,我读书,思考,与同仁交流,甚至时而会和孩子们一起到田野里玩个昏天黑地;我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孩子如花骨朵般一天一天地生长、绽放、飘香,就像创世之初亲眼看到泥土中露出生机一样欣喜与满足。
2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做班级管理,不是为了管住学生,我们最应该管住的是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冲动、不痴妄、不偏执、不卑贱、不麻木。自信阳光的心态,胜过百种秘笈与妙招。事实证明,人们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不管你追求的是什么,希望各位老师能永远记住这句话:在过程中保持喜悦的心,那么你所向往的东西,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到你生命中来。
虽然一本书不能代表一位教师的学术水平,但这些闪动着个人教育足迹和实践思考心香的文字,却是我多年行走教育领域和专业成长的证明。人因读书而高贵,人因思想而伟大。我想,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拥有教书育人的专业尊严;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更像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更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也只有思考,才能使我们回归和复活教师的专业角色,进而建构自己的教育人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在奉献中享受教育。
记得夏丐尊先生曾说:“一尊佛,有光,才能令人景仰。”我想,优秀班主任,就是要做一个身上有光的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首先,我建议班主任改变“管住学生”的简单思维,让“管”与“理”有机融合,享受更丰富的教育生活。
在许多人看来,班主任就是忙、累、烦的代名词。可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而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正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管”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这其中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管”的侧重点是依靠权威推动别人,“理”的侧重点是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正如古代“三省”、近代“四问”、现在“用思考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等等,都是在强调“理”的价值,因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永远不可能只通过“管”而走向成功!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忙碌地去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而是主动去谋划、调整、经营;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被动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是自得其乐地去实验、创新、享受;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找什么招数和技巧,而是和学生一起打造精彩的班级生活;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分数和名次,而是和学生一起建构并享受日渐圆满而深刻的幸福人生。
其次,我建议班主任改变“只要有了爱,就有教育”的观念,积极反思,主动成长,赋予教育更多的科学思维和智慧,享受教育的智趣与活力。
许多班主任感到忙、累,其实不是自己不优秀,而是手中、脑中没有足够的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而已。《把班级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我对自己在2006年至2008年间的教育实践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事实上,为了提高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素养,我在此前几年就开始积累案例和素材了,搜集摘抄了六七十万字的管理笔记,并按内容分类整理成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活动素材库和管理方法库四个储备库。现在,我还在构建学生教育视听资源库,搜集的教育小视频、感恩励志歌曲、优秀电影、哲理故事课件、专家讲座实录、优秀主题班会或演讲等素材多达上千个。
为了让班级自动自主地发展,我积极探索和改进管理方法。“双轨运行,自主管理”“模糊评价,团队管理”“弹性惩戒,契约管理”“精神引领,文化管理”等,我都曾经尝试推行,并取得较大成效。
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如何开发和设计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智慧的重要体现。“每日问答”“每日宣誓”“每日审视”“每周播报”……我在精雕细刻中渗透着教育教学的智慧;“每日爱的拥抱”“每周亲情”“表情监督员”“班级牢骚会”“弹性惩戒制”……我在创新中追求着管理的人文与和谐。
针对家长会的种种弊端,我重新定位家长会的目的、形式,大胆革新家长会的模式,拓宽家长会的内容,以丰富多彩的研讨培训、案例剖析、联欢互动等模式,把家长会真正开成了学生喜欢、家长高兴的交流会、培训会、亲情会、促进会、展示会,极大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理念。
担忧学生在休息日或假期中的教育“空白”,我从2004年起就建立了班级QQ群,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督促和鼓励。除此之外,我还组建起了班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形成家长智囊团,开展家长报告会,家校合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为了给学生打造高贵精神的家园,我全力打造和创新班级文化。我们有意义深刻的班训,有响亮大气的班级口号,有富有个性的班名、班歌、班徽、班规,还有“纪念日与回忆日”“友谊日与互助日”“感恩日与尊师日”“微笑日与赞美日”“道歉日与规劝日”等别具一格的班级节日……有了这些,班级不仅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更是学生道德养成、人格历练、心灵涵育的磁场和熔炉。
再次,我建议班主任改变职业认知和工作态度。静下心,潜下心,用爱心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坚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班主任这一职业很平凡,但这个职业有的是钱财权势买不来的幸福满足。上课时,我燃起智慧之火,激情飞扬,慷慨陈词;办公之余,我读书,思考,与同仁交流,甚至时而会和孩子们一起到田野里玩个昏天黑地;我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孩子如花骨朵般一天一天地生长、绽放、飘香,就像创世之初亲眼看到泥土中露出生机一样欣喜与满足。
2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做班级管理,不是为了管住学生,我们最应该管住的是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冲动、不痴妄、不偏执、不卑贱、不麻木。自信阳光的心态,胜过百种秘笈与妙招。事实证明,人们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不管你追求的是什么,希望各位老师能永远记住这句话:在过程中保持喜悦的心,那么你所向往的东西,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到你生命中来。
虽然一本书不能代表一位教师的学术水平,但这些闪动着个人教育足迹和实践思考心香的文字,却是我多年行走教育领域和专业成长的证明。人因读书而高贵,人因思想而伟大。我想,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拥有教书育人的专业尊严;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更像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只有思考,才能使教师更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也只有思考,才能使我们回归和复活教师的专业角色,进而建构自己的教育人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在奉献中享受教育。
记得夏丐尊先生曾说:“一尊佛,有光,才能令人景仰。”我想,优秀班主任,就是要做一个身上有光的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