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加速布局新三板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2013年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开始扩容至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迅猛增加。
  新三板成了中小企业的福音,也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除此之外,它还成就了各大金融机构。扩容1年多以来,券商、公募、私募等机构纷纷推出投向新三板的产品,而新三板产品销售的火爆更体现了这个领域的投资价值。
  信托公司积极发行新三板产品
  面对新三板这片蓝海,信托业当然也不会缺席。2月5日,中信信托发行了“中信-道域1号”新三板投资集合信托产品,而中建投信托目前更是已发行了3只新三板投资基金集合信托产品。新三板刚刚开始扩容,对当前参与投资新三板的所有机构都相对公平,从整体上来说,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早已涉足新三板领域的私募和券商,信托还是新人,无论投研能力还是历史经验,都处于弱势。包括市场已经发行的新三板信托产品,实际操作者都不是信托公司本身,而是私募机构或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在其中难以体现投资能力。
  不过,信托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都是与实业合作,对于实体企业的构架、运营、发展,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现状、政策、发展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沉淀,对如何挑选优质行业、优质企业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非常有利于筛选优质的新三板标的企业。信托除了能投资企业股权,还可以在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前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发挥自己在间接融资市场上的优势。信托产品中,“股权+债权”的模式早有应用,这方面,信托可谓驾轻就熟。
  当前,信托公司面临转型阶段,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业务发展,所以参与新三板是很好的方向。加上国家对新三板政策的不断倾斜,新三板市场有太多的想象力和空间,信托投资新三板具有无限的前景。至于新三板的风险,由于新三板的上市要求和条件本就不算苛刻,加上市场的不断扩容,新三板企业肯定会形成层次,良莠不齐。信托公司不能像当初发展地产信托那样盲目扩张,应慎重选择、严控风险,在新三板业务上开个好头。
  选择新三板产品的注意事项
  第一,新三板投资的本质是股权投资,投资决策取决于是否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投资期限较长,至少在3年或以上,建议投资者用3~5年不使用的闲置资金进行配置。
  第二,并非每家机构都善于投资新三板,最好选择有长期、稳定的股权投资经验的操作者的发行机构。
  第三,如果想投资新三板,要及早出手。越早进入新三板,未来可预期的回报就越大。另外,新三板的持续火热,未来难免积累一定泡沫,越晚介入这个领域,投资风险越大。
  信托公司挂牌新三板
  继私募、证券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挂牌新三板后,信托公司除了积极参与新三板投资外,也开始试水通过新三板上市。对信托公司而言,上市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资本实力,不断扩展业务,提高公司声誉和影响力。但上市流程较为复杂,审批严格、时间拉锯较长,涉及因素较多,所以难度很大。长期以来,信托公司曾多次试图通过IPO甚至借壳寻求上市。例如,中海信托曾申请IPO上市,中信信托曾寄望借壳安信信托,江苏信托曾想借壳ST琼花,北方信托曾想借壳ST四环,但均以失败告终。信托公司上市之路可谓艰难,不少公司经过几年的尝试不仅没有成功上市,还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
  而新三板自2013年年底开始扩容,在上市需求和条件上,信托公司都完全符合甚至超额符合,挂牌新三板在难度上也远远小于IPO上市。因此,挂牌新三板或成为信托公司上市较好的选择。当前,因信托公司面临转型和发展瓶颈,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支持,若长安信托成功挂牌新三板,后续其他信托公司或许也会开始考虑通过新三板上市。
其他文献
新产品导入要求企业在正确的时间,以合适的成本交付高质量的新产品。可靠的新产品导入流程是新产品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面对市场与经济的全球化给新产品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活跃市场、促进竞争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银行对中小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土企业之间、本土企业与外商零售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唯有用创新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国的零售业才能做大做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