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式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从情境导入法,阅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自然导入法以及影视导入法等五个方面对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初中美术;应用研究
  导入式教学是指在上正课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导入当天的教学内容中。现今大多数初中生已经渐渐体味到学业的繁重,对于陶冶情操的美术课也难以提起兴趣,认为其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跳脱出来,去领会艺术的魅力,是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导入式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1.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先营造一种与课题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教师所述内容的氛围里,更好地去体会教师想要传达的思想。良好的情景创设需要教师在平时做好功课,尽可能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明白当今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选择更好的授课内容,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例如,在冬季小雪,正是汉服复兴的日子,教师可以在讲人物画的同时,开一次有关汉服的美术课,让学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上课前,教师应当适当选择幻灯片内容,如仕女图,游春图,夜宴图,使学生还未上课已能感受到一股古风气息扑面而来。其次,教师还可以放一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歌曲,如古风的纯音乐,或者《诗经》里的歌曲,让学生如同回到了汉唐时期,整个课堂氛围也将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缓缓拉开当天课程的序幕,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2.阅读导入法
  阅读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通过一些有关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授课的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讲到古代山水花鸟画时,画里的意境大多与文学是相通的,文学中的留白,渲染,工笔等手法与绘画一脉相承。再者,在讲述西方油画,水粉画时,也会接触到一些需要优美文字去解说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阅读导入法。
  例如,教师在解说八大山人的画时,就可以选择运用“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诗句来表现其留白艺术的高超,教师在讲述古时的山水画时,还可以引用田园派诗人王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或是陶渊明的诗句“久住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等诗句去烘托画中所营造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授西方印象派画作时,也可以运用适当的文学内容去解说莫奈所绘朦胧的荷叶的精妙之处,还可以从物理学中光影的角度对莫奈的画作进行解说。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述正课内容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今天的授课内容。故事导入法是常用的教学导入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通常情况下,每一幅名作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故事本身能够交代出画家作画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画家的生平,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画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比如,教师在讲解古代名作《洛神赋》时,不可避免便要讲到曹植和甄宓的故事。曹植钟爱其父王,尔后又成为其兄长的妃子甄宓,甄宓死去,他痛苦不能自已,行至落水河畔做了大梦一场,梦醒后甄宓踏水而来与他幽会的情景写成了传唱千古的《感甄赋》,也即现在的《洛神赋》。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再看《洛神赋》的画时,似乎也能感受到画里洛神裙带飘飘,恍若凌波仙子的优美姿态。再者,在讲述《戴珍珠耳环的女人》时,教师也可以由画引申开去,追溯画中女人的真实身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自然导入法
  自然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亲自体会大自然的风貌,将课堂腾挪到户外环境中,让学生在一派自然风光下写生,听课,使其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授课时,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动,因此需要教师格外的监督照看。
  室外课程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例如学生想要描绘青山秀水,教师可以尽量选择离学校近或者在校内能看到山水的地方,让学生写生。在自然熏陶下,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画作。也有学生偏爱欧式建筑,哥特式教堂,拙朴的钟鼓楼,少数民族建筑,只要条件许可,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去亲自接触现实,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5.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播放短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抛下一个创作的由头,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自由作画。在运用影视导入法时,教师要合理地引进一些时下的热点,或者让学生回归中国古典文化,让学生创作的东西更有意义,不留于表面。
  比如,当今学生能感知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远去,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的意向来唤回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例如中国的瓷器,传统节日,筷子,玉石,服饰,建筑,美食等,让学生不仅仅着眼于国外的玫瑰,情人节,圣诞树。又如,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低头一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人们趴在床上看手机的动作酷似清朝热吸食鸦片的场景,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根据这些时代问题选取短片,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作一些或幽默或有辛辣讽刺的意味的画作,开拓学生的眼界。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入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教课的内容,且其可供选择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关注热点等进行灵活选择,灵活运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应该适当对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创新改良,使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远.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8):110-110
  [2]杨宏月.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12-112
其他文献
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西文编目中常用的网络资源,包括MARC标准主页、规范档、书目资源和个人网站,旨在通过使用这些资源,帮助馆员快速有效地进行编目。
使用分光光度计对零浊度水和100NTU有色溶液的吸光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以890nm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浊度仪发光器件,以颜料、染料和指示剂作为研究对象,对散射光式浊度仪水体颜色的干扰进行了试验分析。
合作学习是目前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为对象分析了其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课堂中合
阐述了图书现场采购的定义、特点以及图书现场采购的方式,并对不同采购方式进行了区别分析,提出了图书现场采购质量控制的方法。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资源。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差异等因素构成了学生内在的“资源”,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若能适时地将学生的自身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将能实现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资源;数学;灵性课堂  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更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资源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巧妙地将学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科学分组,明确职责;二、引导自主学习,正确选择合作学习内容;三、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四、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技能的训练;五、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六、注重合作评价。  【关键
【摘 要】运用美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比较有效的。中学的美术课中有许多与环境有关的内容,美术教师在教学时有责任将美术内容中蕴含的环境意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本文对如何将环境意识融入到中学的美术教育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环境意识  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