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幼儿培养的过程中,对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知,只有科学地展開德育教育,才能够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新时期,幼儿园实际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品德教育 幼儿园 日常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98
  科学的德育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全面成长等都具有直接影响。而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负面思想的传播会对幼儿心灵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更应当对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更应当结合幼儿特点以及幼儿长期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展开品德教育工作,实现品德教育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幼儿逐渐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展开德育教育的关键和基本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1]。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幼儿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因此积极加强幼儿园品德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多数幼儿都属于独生子女,其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来自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充分爱护,过分溺爱很容易导致幼儿养成自私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活动中不会分享与合作,这对于幼儿全面成长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新时期幼儿园实际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为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新时期,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从各个教学活动细节入手,有针对性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实现对幼儿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思维的有效培养。以下从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展开了分析。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
  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被各种游戏活动所吸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展开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对游戏活动进行充分的利用。因此在实际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团结互助等[2]。在实际展开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深入幼儿内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充分发挥引导职能,鼓励幼儿学会应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等,同时针对幼儿良好的表现,应及时加以鼓励,为促使幼儿在成长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品德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情感
  针对幼儿来讲,其通常会积极主动的同外界进行交流,而在整个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新时期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实现品德教育的渗透,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提供保障。因此幼儿教师应在实际交流中注重对幼儿良好品行的培养。
  例如,在《拔萝卜》故事教学中,幼儿教师应通过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促使幼儿在自我表达以及同教师的交流活动中,明确助人为乐的重要性[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讲解自己对父母的爱的理解等,最终对幼儿良好的认知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新时期,幼儿园运行中,品德教育已经成为重要教学活动与内容之一,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应从细节入手,对幼儿实施有效品德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礼让行为,如在早晨入园时应注重和教师以及其他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在得到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帮助时应及时通过“谢谢”等用语表示感谢;而在做错事时,应敢于承担,并表示“对不起”;同时在其他小朋友午休时不大声喧哗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生活中逐渐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从幼儿阶段入手,对幼儿的品德进行全面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游戏活动、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角度出发,合理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为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小娟,汪晓赞.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三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68-74.
  [2]李维琼.让艺术之花成为德育探究的绿色通道——以艺术为核心,全面推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02):234-235.
  [3]王琼.国学经典,为幼儿成长打底色——浅谈《弟子规》在一日活动中的实践与成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3):93.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出建立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如何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于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对于一个高中教学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课题.个人认为基于文本,立足人本进行教育教学的课堂就是有效的,是高效的.效益,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效益,也是高考成败的分水岭.纵观当下的课堂,课堂多是被多媒体课件、固化的数学教学形式所充斥,如此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被形式化了,数学课堂应有的数学味淡化了.本人结合网上研修
【摘 要】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最基本的因素。当前,我国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繁荣提升到了比较迫切的位置,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公共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应该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的作用,从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发挥公共教育职能、创意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为推
【摘 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需要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现在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很多的情况下没有体现出自主性。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前进行有效的观察,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多与幼儿进行沟通,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帮助幼儿提高自主游戏的自主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编者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人们普遍认为,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已成为制约我国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有鉴于此,本期“视点”我们约请专家和一线教师对教育评价的众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
【摘要】七年级学生由于在小学基本采用直观思维方式,进入初中后不能够有效进行理性思维,影响到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有效采用课本中的例题与练习,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课本;培养;思维;拓展  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不少学生数学成绩有较明显的回落,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学习习惯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就在于小学数学较多的进行直观思维,不少七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