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患者89例。结果:两组手术在并发症、术后病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TVM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LM组(P<0.05)。TVM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LM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部位无限制,适合肌瘤数目多、无或有轻度盆腔粘连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合肌瘤数目<4个、位置表浅、盆腔粘连较重、阴道狭窄及未婚者。
  关键词 阴式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12月施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9例,其中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9例(TVM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LM组)。年龄TVM组36.6±10.6岁(27~42岁),LM组33.1±9.5岁(25~41岁)。婚后未孕者12例,其中TVM组2例,LM组10例。已生育者中,剖宫产手术者29例,其中TVM组14例,LM组15例。LM组中另有2例为未婚女性。子宫体积均小于16孕周大小。术前经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为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TVM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M组采用全身麻醉,阴道内置举宫器。两组病例均取膀胱截石位,术前经B超定位明确肌瘤大小、数目及位置。②手术步骤。TVM组:B超定位为子宫前壁肌瘤者取阴道前穹隆切口进入盆腔,而后壁肌瘤者取后穹隆切口。向外牵拉子宫体,至肌瘤组织部分暴露于视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或催产素20U。用布巾钳钳夹肌瘤核固定,纵行切开子宫壁及肌瘤表面假包膜,用剥瘤器或手指在假包膜内侧钝性剥离,直至肌瘤完全剥出。若肌瘤较大在阴道内无法一次完成者,则可像削苹果皮一样向一侧切削肌瘤组织,缩小肌瘤体积以便经阴道取出。手术时先剔除影响视野的大肌瘤,待手术空间宽松后翻出宫体触摸检查有无遗漏的肌瘤核,一并剔除。缝合瘤腔止血,注意不留死腔。关闭反折腹膜及阴道黏膜。LM组:置入腹腔镜,充入CO2,置入操作器械后探查盆腹腔,如有粘连,先分离粘连。根据肌瘤大小、生长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术式。带蒂浆膜下肌瘤电凝后切断。蒂细者可直接用双极电凝止血;蒂粗者可用1~0薇乔线“8”字缝合止血,或电凝后套圈止血。对于无蒂的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在切除前于子宫肌层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U或催产素20U,见宫体收缩后,在肌瘤突出处用单极电钩作纵行切口,深达瘤体组织,切口略小于瘤体。抓持瘤体,上提,钝性分离假包膜至基底部时,将瘤体向一个方向旋转,电凝基底部后切断。剥离面用电凝止血,并间断“8”字缝合或连续褥式内翻缝合子宫全层,并加固缝合浆肌层。如为多发肌瘤,且位置相距较远者,则逐个剔除缝合。旋切肌瘤成长条形取出。最后冲洗止血。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TVM组与LM组在年龄、腹部手术史及阴道分娩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肌瘤位置上,TVM组有5例黏膜下肌瘤,与LM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剔除肌瘤数目方面,TVM组有11例超过4个,LM组有2例剔除肌瘤数为5个,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手术及术后情况:均未中转开腹,无直肠、输尿管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术中探查发现,TVM组合并盆腔粘连者多数较轻,易分离。而12例LM组病人盆腔粘连重,多为合并巧克力囊肿的病人。另有一些粘连为盆腔炎症,既往手术史引起。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TVM组明显少于L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两种差异可能与LM组盆腔粘连重及术者早期缝合技术不熟练有关。术后病率即术后最高体温超过38℃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应用止痛药及术后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讨 论
  TVM适应证:未绝经女性已确诊为子宫肌瘤,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妇科检查子宫≤16周妊娠子宫大小,活动度良,无或轻度盆腔粘连。
  LM适应证:①症状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及肌瘤所致压迫症状;②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③直径4~8mm的单发肌瘤;④3~4个多发子宫肌瘤,且位于子宫表面或肌层;⑤阔韧带内肌瘤[1];⑥阴道狭窄及未婚者。
  TVM与LM术式比较:两种术式均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平均住院日短等微创的优点。其中,TVM通过阴道以常规方法剔除肌瘤,是在直视下分层缝合瘤腔止血。具有开腹手术经验者,稍加练习均可成功顺利完成此种手术。而LM以双极电凝、单极电钩剔除肌瘤核,瘤腔以器械缝扎闭合止血,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需经过特殊的培训。且LM多以电凝止血,而电凝可能引起子宫肌层坏死而形成瘘。此外,TVM可以直接触摸到B超下未发现的深部的肌瘤核,并予以剔除,不受肌瘤位置及数目的限制,减少了复发的几率。而LM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高,主要由于手术中器械操作触觉感不如阴式或开腹手术敏感,不易触摸到子宫体深部的肌壁间肌瘤[2]
  本资料中LM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多于TVM(P<0.05),既与所选病例中LM组多为盆腔粘连重的病例有关,也与术者早期缝合技术不熟练有一定关系。做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关键,是肌瘤剥除后创面止血和切口缝合。腹腔镜下缝合技术娴熟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子宫肌瘤缺损的缝合是腔镜手术难度最高的技术[3]。为了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需要在剖腹及阴道手术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加强腹腔镜手术的培训,使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受医师的手术技巧和经验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姚书忠.内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653-655.
  2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65.
  3 陈萍.较高难度的26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02,8(10):68-69.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促使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关节,高效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们强化体
摘要:GPS就是全球定位系统,并且已经导航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已经成为唯一的导航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系统。所以全球各国对于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的电子对抗技术十分关注,并且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根据GPS中的电子对抗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GPS的概况,然后,介绍了GPS中电子对抗技术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电子对抗过程中的模型,最后,介绍了GPS的电子技术对抗的方法。本文根据GPS中电子对抗技术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商务模式随之兴起,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子商务。电商的出现对于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利弊两端,需要以辩证的视角来看待。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的日益壮大,势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实体经济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难做,不过同时也给实体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以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来说,不
目的:了解影响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70)眼弱视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者为基本治愈眼。结果:本组70眼中,基本治愈43眼,基本治愈率61.4%。弱视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冠心病老年患者260例临床资料,所有冠心病患者经12导联心电图、24 h心电图检查分为无心律失常组(n
摘要:在医院对病人进行临床的诊断治疗中,医疗设备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有着很大影响。如果在诊断过程中医疗设备的使用出现任何问题或者故障,都会对病人的临床治疗造成一定不可挽回的影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针对这一状况,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医院中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力度,才能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以下对当前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适切性的今天,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本民族的课程资源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幼儿园艺术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也正在积极地寻求
摘 要 目的:探讨需手术患者手术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69例需手术患者,通过对其手术前、中、后的心理、环境、麻醉、疼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良好的护理,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及时、有效地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使之利于手术的成功,疾病的恢复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手术前、中、后护理 麻醉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调查研究方法,用对其进行数据与结果处理。通过研究与调查形式,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分析,在意识
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湖南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表现,探究导致该地区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