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蛋白113—120序列多肽的反相液相色谱保留行为与构象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wang_w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朊病毒(Prion)蛋白是人和动物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病的传染源,该蛋白的113-120序列被认为在其致病和传染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为分析手段,研究了Prion蛋白113-120序列多肽的色谱保留行为。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不同流动相条件下该多肽色谱保留行为的变化,发现在以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时,lnKw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和Van′t Hoff 曲线均比较简单,说明该多肽在乙腈溶液中所采取的构象均较稳定,不易受温度的影响。以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时,具有游离末端的多肽的lnKw随温度变化关系和Van′t
其他文献
从生物、物理化学、人为因素中分析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取样方差估计值的精度与样本数目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也证明,取样方差估计值的标准偏差与样本数目的平方根之积可近似为一常数。应用蒙特卡罗技术模拟随机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Ⅱ)-三氮唑偶氮(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ZAMB)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在pH 2.5(0.05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BS)缓
首次报道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阳离子染料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所导致的共振光散射增强(RLSE)。在pH10.4-11.8和离子强度低于0.050mol/L的条件下,亮绿(BG)与DNA作用产生398.0和467.2nm的特
正交变换法是变量选择的一种可行方法,但该种方法非常依赖于正交变换过程中变量的排序,侧重比较了不同排序方法,其中,后退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文中采用此种方法对由苯酚及苯胺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QSRR)的研究和应用在分析化学和色谱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值,是分子微观结构的宏观反映.
提出了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锌、镉、汞的新方法。由于在可见区3种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具有相似的特征和严重重叠,本文采用混合线性分析
以四磺基锰酞菁(MnTSPc)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H2O2与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测定环境样品中H2O2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4.0×10-8~2.0×10-5 m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表征了近20种产物结构碎片,并对EO和THF两种链节的降解
摘要研究并确定了阿苯达唑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条件。在乙醇-丙酮介质中形成1∶1络合物,其λmax=525 nm,吸光度与阿苯达唑浓度在0~28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