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适航作为我国民航领域四个短板能力之一,适航专业型人才缺乏是一个关键制约因素。梳理分析了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已开设适航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情况,以中国民航大学“机载系统适航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成果导向教育与适航专业课程的融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授课学生特点,总结了课程特点和建设思路,提出了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以雨课堂为辅助教学手段,以期为高等院校适航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果导向;专业课程;机载系统;适航技术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3122018C037)
[作者简介] 史春蕾(1985—),女,广东汕头人,工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航空器适航审定研究;田 毅(1983—),男,陕西汉中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机载电子硬件适航审定研究;董 磊(1983—),男,天津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器适航审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关键词] 成果导向;专业课程;机载系统;适航技术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3122018C037)
[作者简介] 史春蕾(1985—),女,广东汕头人,工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航空器适航审定研究;田 毅(1983—),男,陕西汉中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机载电子硬件适航审定研究;董 磊(1983—),男,天津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器适航审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