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教学实践浅析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而课堂提问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师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正是物理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本文研究具体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期望能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20-01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而课堂提问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师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正是物理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然而,在现实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不太深刻、设置课堂问题的难度不太适当、课堂提问的分布不太广泛、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具体、对学生的提问不够重视等等。久而久之,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变得越来越安静,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不是积极的回答,而是躲闪老师的眼神,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于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现象频频出现。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实践指导。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原则
  1、科学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首先应当注重科学性。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阐述时,教师要用物理学科的术语,注意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例如,在讲比热容时,应当说“物质的比热容”,而不应当说“物体的比热容”;在讲电场时,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电场”,而不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当然,在科学性的前提下,课堂提问的语言还要尽可能通俗易懂。
  2、启发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启发性,尽量避免低效或无效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这些问题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尽量避免这种无意识的口头语,提问时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3、难易适度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容易,又不能过于困难。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够得出答案。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对其不屑一顾,失去参与课堂提问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思考。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度,避免课堂提问效率低下。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法
  1、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直接提问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如,“什么叫加速度”、“什么是电场强度”等。直接提问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间接提问是欲问A,先从B开始。例如,“如何使小磁针的南极变为北极?”、“如何使己经退磁的小磁针重新磁化?”等都是间接提问。间接提问有助于学生疏通思路,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正面提问与逆向提问:正面提问就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逆向提问就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两种提问交替进行,可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磁场”一课中,教师首先正面提问:“磁场线有何特点?”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后,再逆向提问:“两条磁场线是否可能相交,为什么?”通过这两种提问交替进行,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广泛提问与特定提问:广泛提问是针对全体同学,特定提问是针对某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有时在同一个问题中会用到两种方法。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复习课中,先广泛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分别请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1、设计问题的策略: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提问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没有好的提问效果。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首先要选择提问点,要在重、难点处提问、在蕴含物理原理处提问、在与生活相关处提问。其次要设计问题的难度与梯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即设计的问题要落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最后要设计问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发问的策略:教师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用和善的语态与学生交流,并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3、导答的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的回答离题较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靠近问题的实质;在问题较难时,教师要分解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最后,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可以转叫他人把问题补充完整。
  4、反馈的策略: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适当的反馈。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够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研究结论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原则要注重科学性、启发性和难易适度性,课堂提问的方法要采用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正面提问与逆向提问、广泛提问与特定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的策略要采取设计问题的策略、发问的策略、导答的策略和反馈的策略,期望这些对课堂提问的研究,能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以重庆部分高校为例,分析高校与地方及企业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重庆高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中图分类号】G56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1-01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总书记讲话特别强调,要通过大力
期刊
【摘要】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思维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质。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高中地理改革中的实践,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体会  【中图分类号】G543.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8-01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下,初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需要有所转变: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要不断学习进取;要精心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民主;魅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132.6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4-01  在新课标下,初中教师的教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变学数学枯燥的感受为生动好奇。  【关键词】数学;体验;生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13-01  受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6-01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学校和社会已经受到重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多方面还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68.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14-01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任务。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语言是一门特定的语言,她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学中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语言;语言艺术;小学数学;幽默风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21.2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109-01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识字教学中的诸多难题,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信息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17-01  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一、“一刀切”的问题  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语音基础,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情感激励;教学方式;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2.6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