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女乒换帅背后玄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赛场上的“双子星”,如今又将成为国乒男女队“双子星名帅”,届时,从队员到教练员,中国乒乓球队将成为真正的“全明星”队。
  
  
  11月17日至24日在江苏张家港举行的全国锦标赛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在全国范围内公开竞聘国家一、二队主教练和教练人选。日前,记者已从相关方面得到消息:刘国梁连任男乒主帅,孔令辉入主女乒几成定局。这也意味着,在短短8年时间内,战无不胜的金牌之师——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已经是第四次更换主帅了。
  在这8年中,记者一直跟踪采访国乒,见证了中国队的每一次换帅,了解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在此前,张燮林统领中国女乒长达23年,许绍发担任男乒主帅也有9年。很多人要问:近8年来,一支横扫千军的队伍为何如此频繁地换帅?换帅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玄机?
  
  施之皓缘何让位孔令辉?
  
  按照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的安排,11月17日至24日在江苏张家港举行的全国锦标赛期间,国家乒乓球队新的教练班子全面调整,新的奥运备战周期即将展开。从表面上看,国家现任男女乒主帅刘国梁和施之皓在任期内均创造了中国乒乓球队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均包揽了团体全部金牌和单打的全部奖牌。很多球迷也许认为两位主教练的留任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据国乒内部人士透露:“男乒教练班子不会有太大的调整,倒是女乒主帅人选要发生变化了,孔令辉入围的希望最大。”这意味着金牌教练施之皓将让位于少帅孔令辉了。
  北京奥运会后,施之皓一直在上海体院进修硕士学位。前不久,《新民周刊》记者找到施之皓,问及女乒换帅一事,他一口无奈地说:“我现在正在学习,根本没有发表过与竞聘女乒主帅相关的言论,奥运会后你是第一个采访我的记者,此前我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采访,可是我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出来了那么多的新闻。”记者与施之皓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坚信他没有说谎,但是没有发表言论并不等于媒体分析有误,也并非意味着传闻没有根据。当记者接下来问他到底有没有竞聘女乒主帅的打算时,施之皓选择了回避:“现在我还没有考虑这个事……”事后,记者还是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施之皓暂无继续竞聘下一任女乒主教练的打算。
  毫无疑问,施之皓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练员,多年来一直深受蔡振华的信任和赏识。那么,他为何要让位于少帅孔令辉呢?这就要从3年前他竞聘女乒主帅时说起。那时,呼声最高、最有希望接替陆元盛成为女乒新主帅的人选,其实并不是施之皓,而是吕林和乔红,可是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最终施之皓突然杀出重围,执掌了女乒帅印。施之皓的胜出,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实,早在2003年施之皓就一度被推崇为女乒主帅人选,而且蔡振华也非常看好施之皓。可是,令蔡振华始料不及的是,2003年在上海讨论换帅话题时,关于女队主教练的争论异常激烈,甚至连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李玉环等这样的乒坛元老都先后赶到了东方绿舟基地。一连几天,记者都驱车前往基地,目睹讨论的全过程,和我一同前往的还有前国手、邮电队主帅刘恒恕,上海圣雪绒队的教练等。最终激烈的讨论过后,陆元盛再度出山掌权女乒。当时,据记者观察,蔡振华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好看。在宣布陆元盛上任时,蔡振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从47届巴黎世乒赛来看,中国女队在技术和水平上还是有优势的,所以目前女队的任务不是创新技术,重要的是稳定。”
  其实,这句话也为两年后陆元盛的下课、施之皓出任女乒主帅埋下了伏笔。2005年上海世乒赛后,女乒选帅的标准:一是教练队伍年轻化;二是需要倡导技术打法创新的教练。面对这样的标准,曾率队参加过三届奥运会,拿下全部金牌的陆元盛,成绩再好也没有用,下课必然是定局。那么,施之皓如何去赢得主动呢?由于年龄上没有优势,所以施之皓要想当选只能靠“第二个标准”。
  在北京竞聘演讲前,施之皓就在私下里对我透露,要对“女子技术男性化”做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以期有所突破。而他本人在国家队主管王励勤之前,亦曾先后带过女二队和女一队,对男女的各项技术发展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与蔡振华一直倡导的“女子打法男性化”的思路十分吻合。而2005年那次竞聘会上,施之皓又一语惊人,直接指出中国女队过去的失误——过于突出一个重点,一个领军人物,从邓亚萍、王楠,再到张怡宁,总是一人领头打天下。领军人物固然重要,但把“宝”统统押到一人身上,极有可能出现全盘崩溃的局面。在一针见血的批评之余,施之皓也宣读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一是国家队与地方队教练间必须保持联系畅通,要让国家队的水平带动地方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二是一定要突出团队精神,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向来沉稳内敛的施之皓还不忘用极具煽情的一句“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大家一个惊喜”作为演说的结束语。现场掌声一片,如此耳目一新的演讲,顿时折服了在场的40多名评审,他的竞聘成功可谓众望所归。
  
  然而,毕竟施之皓也不年轻了,当时已46岁的他与51岁的前任陆元盛实属同龄人,年龄优势无从谈起。所以说,在出任女乒主帅的那一天起,施之皓注定要扮演“过渡性”主帅的角色。在随后福州的国际乒联总决赛上,记者采访了首次率队亮相的施之皓,那天他新染了头发,浓密的黑发中隐约透红,显得干练时尚酷劲十足。当时施之皓向我再次强调,要“去除女队一些不利因素,尽力打造女队整体优势”等诸多想法,那天我们在宾馆大堂边一个僻静的角落聊了很久。一晃3年过去了,3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新一轮竞聘又要开始,显然已经快满50岁的施之皓也已经不符合女乒主帅的年龄标准了。换句话说,3年前施之皓的入围,算是了却了自己“当一回女乒主帅”的心愿,也为孔令辉的上任做好了铺垫。
  就在施之皓上任一年之后,一度期待能够征战北京奥运会的孔令辉在2006年无锡全国锦标赛上,突然宣布退役。当时,很多人认为孔令辉宣布退役的时机很“蹊跷”。可是一周后,当孔令辉以女乒一队教练员的身份去正定带队集训时,一切都有了答案——孔令辉入主女乒主帅,只是时间问题了!
  
  四次换帅原因复杂
  
  从陆元盛到李晓东、李晓东到陆元盛,再从陆元盛到施之皓、施之皓到孔令辉。战无不胜的中国女乒在8年里经历了四次换帅的“大手笔”。每次换帅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这些教练员的风格迥异,各有所长。然而,这些年频繁地更换主教练到底是不是球队的需要?陆元盛曾是世界冠军,自身的专业水平不用说,带队成绩更不用说了。但是,可以有种种理由让陆元盛下课,比如技术创新不够,女子男性化不够,这是事实,但是不是所有的女队员都需要男性化呢?王楠是陆元盛一手培养出来的,其打法是标准的女性化打法,但王楠的成绩和运动寿命是无人可比的,而且陆元盛率领的女队在两届奥运会上的成绩都非常好。
  先说陆元盛不会管理导致他下课,后来又说只有他懂女孩子心思,这前后两者有着明显的矛盾。女队的管理应该不同于男队,李晓东上来之后就是因为不懂女孩子的心思,在管理上没有區别分开,导致与队员关系紧张,而陆元盛非常注意这点,和队员的关系非常融洽,但这又被人指出管理太宽松、不严格,或许没有人可以在管理和亲和力上既让队员满意,又让领导不反感。李晓东的上任到下课都有些莫名其妙,被人推到了前台,随后因为比赛成绩糟糕,韩国釜山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当时记者在《新民晚报》上连续报道了中国队遭到重创的全过程。可是釜山归来,只有李晓东一个人下课,其他人该升的还是升了。施之皓几年前就有消息传出要出任主教练,后来没当选后,又一度传出要回上海,蔡振华一直在说陆元盛年纪大了,并说40多岁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施之皓已经46岁,基本和陆元盛是一个年龄段的,年龄偏大的问题为什么在陆元盛身上是道坎,而到了施之皓这里就不是问题了?
  很显然女乒频繁换帅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
  先从第一次换帅说起,8年前悉尼奥运会后的中国乒乓队教练组进行了一次大调整,蔡振华和陆元盛分别任总教练和副总教练,主管全队工作,不过多参与训练。男女队不设主教练,由四川的尹霄和北京的李晓东分别担任男女队教练组组长。这次调整引起了圈内人士的震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实际上陆元盛的副总职务已成为“虚位”。而这次变动也拉开女队频繁换帅的序幕,而造成这一变动的导火线就是当时乒乓男女队主帅蔡振华和陆元盛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所谓矛盾就是工作上的分歧。17年前,蔡振华从意大利回国接手男队时,那时男队正处于低谷,陆元盛担任蔡振华助手,此时两人绝无矛盾,只是一条心指挥男队打翻身仗。4年后,中国男队终于在天津世乒赛上击败瑞典队打了翻身仗。体育总局决定提升陆元盛做女队主教练,也算是对他的努力和付出给予回报。当时国乒队还没有总教练一职,所以蔡、陆两人分别管理男、女队,相互之间没有了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工作上的分歧也因此而出。由于女队底子厚,管理起来较容易,因此陆元盛在管理方面就没有像管男队那么紧,当时的女队有老将有新人,王楠和李菊也正处鼎盛时期,所以在技术创新方面陆元盛也没有大的投入和研究,而此时蔡振华虽然有想法却又不能置喙,因为女队不属于他管辖范围。
  
  一年后,蔡振华被任命为总教练,负责全队,又成为陆元盛的领导,于是便对陆元盛提出了一些关于女队管理方面的看法。但当时一切为备战雅典奥运会,没有出现任何矛盾,在奥运会包揽金牌后,工作矛盾開始出现,陆元盛觉得女队成绩不错,而蔡振华一再认为女队管理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出现了分歧,而这种分歧随后被媒体公开化,也拉开了换帅的导火线。
  李晓东是在蔡陆矛盾的背景下登上女乒主帅宝座的。有了陆元盛的前车之鉴,上任后李晓东把球队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要求比陆元盛严格很多,这虽然得到了蔡振华的认可,但却引起了很多队员的不满。李晓东2003年在上海下课时,很多媒体都能一针见血地分析出,其原因是他与王楠之间的师徒矛盾,其实,不仅王楠在当年巴黎世乒赛上对他的指挥不屑一顾,甚至蔡振华还临场换下李晓东,当起了王楠的指挥官。在中国体育界,都是教练炒队员,但在中国乒乓队,王楠可以炒教练,虽然后来蔡振华否认这一切,但很显然,李晓东与队员之间缺乏默契。
  在李晓东离开后,陆元盛在众多乒坛元老的支持下再度出山,并得到了队员的肯定,包括很多老队员都非常支持陆元盛,但陆元盛在技术改革方面还是没有任何进展,特别是女子男性化的改革,而这点是蔡振华一直推崇的,但陆元盛对此并不热心,随着蔡振华的地位越来越高,陆元盛也越来越“危险”。所以说,3年前扳倒陆元盛其实早有“预兆”。在这里插一句后话:其实,为女乒付出无数心血的陆元盛本人是不愿意离开女乒的,2005年在国乒公开竞聘时,陆元盛并没想过放弃,多次表示要争取,但随后越来越越多的迹象表明支持陆元盛的人并不多,就连媒体开始也都倒向施之皓,随后陆元盛放弃了竞聘,在与朋友私下聊天时陆元盛表示,“都没几个人支持我了,甚至连上海的媒体都不支持我,还参加干吗?”
  3年前施之皓接替陆元盛,算是女乒走向“全面和谐”的开始,同时以“过渡性主帅”身份出现的施之皓也为孔令辉的上任打下坚实基础……
  
  老蔡杰作:双子星名帅
  
  自从孔令辉和刘国梁进入国家队之始,两人就注定要成为一段历史的创造者。当运动员时,孔令辉和刘国梁先后成为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奥运会的大满贯,这段历史被球迷称之为中国乒乓球的“双子星”时代。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落幕,“双子星”再度携手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刘国梁已经在男乒主教练的位置上取得成功,此时孔令辉也将迎来自己教练生涯的最大考验。一旦他竞聘女乒主帅成功,当年赛场上的“双子星”又将携手,共同创造中国乒乓球的未来。而且对于蔡振华来说,这对“双子星”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如今双双走上国乒统帅的宝座,同样离不开他的一手栽培。很显然,“双子星名帅”必然要成为老蔡在赛场之外的又一大“杰作”,从队员到教练员,国乒队将变成真正的“全明星”阵容。
  其实,关于孔令辉与刘国梁共同执掌中国乒乓球队的想法很早就已经在圈内外流传,从孔令辉宣布退役走上教练岗位的那天起,主教练的“双子星时代”就已经被认为是迟早的事情。而这样的年轻组合,也必定会给中国乒乓球迷们带来无数疯狂甜蜜的时刻。要知道,这两位大满贯选手曾经在乒乓球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记的激情。
  
  5年前,刘国梁成为男乒主教练时,就有人憧憬孔令辉能当上女乒主帅,并将两人进行了比较。性格外向的刘国梁与人沟通的能力非常强,这也成为他担任男乒主帅的砝码之一,毕竟现在运动员的心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相比之下,孔令辉的性格内向,他自己也曾表示与人沟通并不是他的长项。不过,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孔令辉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记者在采访他的过程中已经能够体会到他在口才上的变化。今日的孔令辉已非当年,他已经在女乒教练员的位置上学会了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内向的性格已非障碍。
  为了让孔令辉能够胜任女乒主帅一职,管理层也是面面俱到,为他做好了一切铺垫。两年前,孔令辉退役后,他本人是想到二队锻炼一段时间的,可是却高升一步被安排到了女乒一队。进入国家女乒一队之后,孔令辉幸运地分管了郭跃、刘诗雯、姚彦和木子4名年轻队员,细心的球迷也许会发现,这几人无一例外都是国乒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郭跃已经成为中国女乒的领军人物之一,超越张怡宁,成为新一姐指日可待;刘诗雯则有“小邓亚萍”之称;上海的姚彦也不是等闲之辈。将这几人分配给孔令辉指导,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在女乒打法越来越男性化的今天,孔令辉作为优秀运动员方面的经验就成为了宝贵的财富,郭跃在首次加冕世乒赛女单冠军后就曾感谢孔令辉为自己传授男性化打法方面的经验。当然,在把握全局方面孔令辉必定还有所欠缺,但这些都是时间能够弥补的,也可以向前辈和恩师请教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分析,孔令辉上任后,只要女队成绩不出现大幅下滑,那么中国女乒教练班子也将太平一段时间了,自此中国女乒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孔令辉”时代,中国乒坛也有望进入一个漫长的、鼎盛的“双子星名帅”时代。
其他文献
文学教育越来越贫血,学术规范越来越教条,他却一直道成肉身,坚持以三十七度的体温教书、写作、生活,不狂热,也永不冷却。    饭桌上,罗岗这样描述最可怕的人生:你在师大出生,你爸是师大的,你妈也是师大的,你们住在师大宿舍,你跟对门小姑娘青梅竹马长大,她妈是师大的,她爹也是师大的。你和小姑娘先在师大附幼,然后师大附小,然后师大附中,然后师大,一路同学上来,毕业以后双双留在师大。你们结婚,你们生孩子,孩
“火警”!TAXI示警!  如果你关注国家的安宁,如果你关注社会的稳定,请注意,“TAXI”已经示警!  从海南三亚到山城重庆,从湖北荆州到甘肃永登……哗啦啦啦——不是黄河的凌汛,不是淮河的分洪,也不是瓦斯、塌方频顾的河东煤窑——往日里“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骆驼祥子”突然不再温顺,肃杀的秋風里,罢运的TAXI结成浩荡的方阵,向地方政府主管、向社会舆论,讨个说法,讨个天地间放得上台面的说法!  
目前的出租车企业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管理职责,反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索取出租车司机的大量利润。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现有出租车96万余辆,年客运总量213亿人次。  因为“份子钱”过高与“黑车”泛滥,湖南、河南、内蒙古等地近年来也多次发生出租车罢运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者余晖认为,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关键是政府特许经营权制度下,出租车公司通过掌控出租车经营权,获
在多个地区出现出租车司机罢运风波时,上海出租车行业表现温和,业内普遍认为,公车公营模式的规范性以及相对比较认可的收入,淡化了上海出租车行业内存在的矛盾。    司机:忧心“钱途”      老浦这阵子很烦,开了15年的出租车,这两年无奈地发现这个行当似乎越来越没有“钱途”。11月开始,为应对油价调整给出租汽车运营带来的影响,上海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出租汽车行业实施油价临时补贴,顶灯出租汽车双班车
我们现在谈论20国集团,因为8国集团已没有任何理由存在。换句话说,新兴经济體必须有一席之地。      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国际金融峰会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峰会拟定了一系列对策,如果说,其中的6项紧急任务只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治标之策”;那么“治本之策”,无疑是改革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  美国总统布什评价,这次峰会为国际新金融体系拉开了序幕,世界将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II”。法国总统萨
陈水扁没有信念,如果长期绝食,可能健康受损、死亡,他已贪污了那么多钱,他還想保条命享受黑钱,他绝食,很多人都笑。      2008年11月12日,台北地方法院做出对陈水扁羁押禁见的裁定,昔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双手高举,手铐锃亮,进了台北看守所。2008年11月14日傍晚,67岁的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先生在其台北中正区的办公室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连线专访。  施明德被称为“寂寞先知”,一个台湾传
《罗慕路斯大帝》解构爱国主义,《鸟人》消解了人们探究文化意蕴的努力,他的奇思妙想,在一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后继者心中,演化为一种有趣的背叛。    1990年冬,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小剧场上演了林兆华执导的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当时那些希望重温莎翁名剧的人们惊呆了,林兆华让哈姆雷特、僭王和波洛涅斯之间随意互换,他改写经典,注入了更多的悖谬成分,使得传统在林兆华这里成了“被背叛的遗嘱”。 
陈丹青    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畢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
藏书票不仅代表了悠久的藏书文化,更可以在青灯黄卷的读书生活中,给学子以温暖的关怀和小小欣喜。但是当我们进入网络时代后,它的挽歌也唱响了。    铜臭味掩盖了书香味    金秋北京,香山枫叶正红,游客们纷纷爬上香山,顺便采摘一片红叶留作纪念,其中有些不乏浪漫情怀的人,有意将它夹在书中,想象若干年后的一个黄昏,在翻检旧书时突然激活这个枯萎的记忆。文明史告诉我们,书中的秘密,往往能像闺房秘辛那样,开启另
他们正在进行一种新的艺术尝试:无害系列——希望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找到一种方法,将生与死、无害与开发的理念调和到一起,打造一个无害乌托邦。    人类有没有可能在不杀害动物的前提下穿戴皮革?以色列科学家兼艺术家奥兰·卡特斯和埃纳特·祖尔夫妇用一件“活”的皮革向我们证明:完全可以。  今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举行的“设计和弹性思维”展览上,最奇特的展品要数一件用老鼠和人体细胞培养而成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