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瑰宝中,音乐文化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传统音乐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其流传下来的音乐歌曲,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时代的发展都对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传统音乐文化是高校声乐教学的基础,既能为高校声乐发展带来新的方向,也能推动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此,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分析,希望为高校声乐教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策略
传统音乐文化是创作现代流行音乐的基础,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音乐创作形式,对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灵感、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都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帮助作用,也要为推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贡献,以此来推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取得更高的教學成效。
一、高校声乐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收获不尽如人意,还是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首先,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接触到的音乐形式杂乱,许多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依据网络信息来学习声乐知识,不仅让学生对传统音乐失去了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曲目较少,也降低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师的声乐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偏离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态度。最后,在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教师过于形式化,忽略了传统文化对现代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也是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产生抵触的根本原因[1]。为了教学而开展的融合教学活动,多少会给学生带来抵触心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存在偏差,也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意义
(一)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近年来受外来西方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偏离了正确的价值理解观念,在网络歌曲、西方文化逐渐盛行发展的趋势下,学生缺少了对音乐的正确认识。为了改变现阶段的高校声乐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音乐的态度,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基础的认识,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2]。
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性的音乐人才,结合以往的高校声乐教学可以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使得学生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没有新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因此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教学形式相融合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从传统音乐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成分,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
综合目前高校声乐教学可以看出,教师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声乐教学形式,依据声乐教学内容制定单一固定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声乐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可以让枯燥单一的声乐教学变得有趣和有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范围,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形式,也利于学生对声乐学习进行创新,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3]。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喜爱,也因为传统音乐文化有许多的表现形式,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音乐文化内涵,可以给高校声乐教学很好的借鉴,能改善高校声乐单一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声乐学习保持新鲜感,推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三)提升学生对声乐的理解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也在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声乐教学形式时,要提升声乐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声乐学习有深入的认识。在结合传统音乐文化展开声乐教学时,要从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创作形式,音乐节奏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感知传统音乐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感悟,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学生对高校声乐学习的理解。
三、传统音乐文化特征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节奏鲜明
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节奏和韵律够长,在传统音乐文化中,通过节奏的变化和对比,展现出音乐形式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松弛有度的音乐节奏,展现音乐魅力,既能给人以音乐美感的享受,也能让人在放松精神的同时和创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字正腔圆
传统音乐讲究字正腔圆,这是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听得懂,也能让听众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表达[4]。除此之外,字正腔圆,唱腔标准,也能展现我国对音乐文化的高度要求,温婉或铿锵有力的曲调,搭配清晰的唱做手法,才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三)音乐情感丰富
综合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也十分具体。声乐教学学习的基础就是情感的表达,音乐创作是对情感的凝练和延伸,欧美音乐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奔放而直接,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具体,也更有感染力。正因为丰富的情感表现形式才造就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时代发展性 音乐文化有时代发展的特性。音乐在每个时代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不同的语音语调,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可以通过音乐演唱形式展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5]。音乐的语言是共通的,主要反映了时代发展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其中也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祖国重要发展事业的歌颂,是对祖国发展的重要见证。
四、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教学品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音乐文化更是具有民族特色,因此在音乐形式的表现和音乐情感的表现上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也正是因为独特的音乐内涵才让传统音乐文化更具传承和弘扬的意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教学,只有注重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带领学生感知我国北方民族唱腔的豪迈,体会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感知我国南方民族的情感细腻,体会思念与欲语还休的含蓄。总之,不同民族间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创作灵感。以情感体验教学为前提,才能让高校的声乐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也才能充分融合到声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自身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对音乐文化进行探索,自主感知声乐文化内涵,带动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聲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陕西音乐文化时,教师就以当地的文化背景展开教学,先选取独具特色的陕北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再结合当地文化对学生讲解歌曲内涵,让学生体会豪迈有力的唱作形式,让学生懂得通过唱作形式分辨音乐特色,进而引导学生感知不同音乐文化的韵味,只有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背景的学习,再结合学生自身音乐学习能力,才能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总之,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正视传统音乐文化,提升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发展,如果在声乐教学中一直推崇西方音乐教学形式,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建立都是有害而无利的,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会被淹没,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高校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储备的基地,只有在声乐教学中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储备更多的专业型音乐人才,让我国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实施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需要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解读,自身要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传统音乐文化做到全面深刻的解读,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西式的教学形式,过于注重西方音乐文化的教学而忽略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教学观念如果不及时进行改正,也会给学生学习态度带来误导。为了改善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体系,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形式,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完美结合,从而让学生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
(三)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多元化教学
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时,学生大多会觉得传统音乐已经过时,没有学习的必要,也有学生认为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文化相差甚远,学习只是在耽误时间,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不仅会阻碍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更是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只会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错误认识,因此教师在改善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内容,开创更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改观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既要让学生从中掌握声乐知识,也要让学生对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持有敬畏之心。比如:教学经典的传统音乐《梁祝》《茉莉花》等,让学生进行欣赏,结合背景创作,自由探讨对这两首经典音乐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解读,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文化欣赏教学,让学生发现声乐教学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同之处。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同样艺术也没有时间界定之分,传统音乐文化是现代音乐文化的指引,只有深刻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才能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西方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融合多种音乐文化元素,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音乐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我国的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
(四)引进科技教学设备,迎合学生发展需求
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感体验。比如:《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这样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曲目,不仅音乐特征明显,而且也极具代表性,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更容易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既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可以展现传统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包容,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声乐教学中教师除了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电子声频教学模拟或是开展声乐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组织的有意义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展现多样有深度的传统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
(五)发展学生自身个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方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学生的个性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声乐文化的学习有别于基础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嗓音特色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嗓音特色,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形式,这不仅利于学生自身特性的发展,也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创作。当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演唱形式,也可以树立学生对声乐学习的信心,在结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音乐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欣赏和品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结合学习的声乐知识分析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
当然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超高的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做全面的分析,从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创作情感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在教学时给学生细致地讲解,再教给学生正确地演唱手法,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要注重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技巧表达的教学,让学生对自身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声乐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兴趣发展,不断创新和变革声乐教学形式,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充分融合,以创新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加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薛霞.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策略探讨[J].大观(论坛),2020(10):117-118.
[2]李强.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20(9):67-68.
[3]张舒红.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21):136 140.
[4]毛建勋.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戏剧之家,2017(14):199-200.
[5]刘琨.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黄河之声,2016(6):21.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策略
传统音乐文化是创作现代流行音乐的基础,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音乐创作形式,对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灵感、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都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帮助作用,也要为推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贡献,以此来推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取得更高的教學成效。
一、高校声乐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收获不尽如人意,还是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首先,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接触到的音乐形式杂乱,许多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依据网络信息来学习声乐知识,不仅让学生对传统音乐失去了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曲目较少,也降低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师的声乐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偏离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态度。最后,在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教师过于形式化,忽略了传统文化对现代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也是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产生抵触的根本原因[1]。为了教学而开展的融合教学活动,多少会给学生带来抵触心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存在偏差,也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意义
(一)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近年来受外来西方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偏离了正确的价值理解观念,在网络歌曲、西方文化逐渐盛行发展的趋势下,学生缺少了对音乐的正确认识。为了改变现阶段的高校声乐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音乐的态度,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基础的认识,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2]。
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性的音乐人才,结合以往的高校声乐教学可以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使得学生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没有新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因此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教学形式相融合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从传统音乐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成分,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
综合目前高校声乐教学可以看出,教师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声乐教学形式,依据声乐教学内容制定单一固定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声乐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可以让枯燥单一的声乐教学变得有趣和有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范围,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形式,也利于学生对声乐学习进行创新,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3]。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喜爱,也因为传统音乐文化有许多的表现形式,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音乐文化内涵,可以给高校声乐教学很好的借鉴,能改善高校声乐单一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声乐学习保持新鲜感,推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三)提升学生对声乐的理解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也在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声乐教学形式时,要提升声乐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声乐学习有深入的认识。在结合传统音乐文化展开声乐教学时,要从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创作形式,音乐节奏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感知传统音乐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感悟,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学生对高校声乐学习的理解。
三、传统音乐文化特征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节奏鲜明
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节奏和韵律够长,在传统音乐文化中,通过节奏的变化和对比,展现出音乐形式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松弛有度的音乐节奏,展现音乐魅力,既能给人以音乐美感的享受,也能让人在放松精神的同时和创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字正腔圆
传统音乐讲究字正腔圆,这是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听得懂,也能让听众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表达[4]。除此之外,字正腔圆,唱腔标准,也能展现我国对音乐文化的高度要求,温婉或铿锵有力的曲调,搭配清晰的唱做手法,才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三)音乐情感丰富
综合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也十分具体。声乐教学学习的基础就是情感的表达,音乐创作是对情感的凝练和延伸,欧美音乐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奔放而直接,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具体,也更有感染力。正因为丰富的情感表现形式才造就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时代发展性 音乐文化有时代发展的特性。音乐在每个时代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不同的语音语调,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可以通过音乐演唱形式展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5]。音乐的语言是共通的,主要反映了时代发展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其中也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祖国重要发展事业的歌颂,是对祖国发展的重要见证。
四、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教学品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音乐文化更是具有民族特色,因此在音乐形式的表现和音乐情感的表现上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也正是因为独特的音乐内涵才让传统音乐文化更具传承和弘扬的意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教学,只有注重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带领学生感知我国北方民族唱腔的豪迈,体会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感知我国南方民族的情感细腻,体会思念与欲语还休的含蓄。总之,不同民族间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创作灵感。以情感体验教学为前提,才能让高校的声乐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也才能充分融合到声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自身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对音乐文化进行探索,自主感知声乐文化内涵,带动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聲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陕西音乐文化时,教师就以当地的文化背景展开教学,先选取独具特色的陕北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再结合当地文化对学生讲解歌曲内涵,让学生体会豪迈有力的唱作形式,让学生懂得通过唱作形式分辨音乐特色,进而引导学生感知不同音乐文化的韵味,只有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背景的学习,再结合学生自身音乐学习能力,才能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总之,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正视传统音乐文化,提升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发展,如果在声乐教学中一直推崇西方音乐教学形式,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建立都是有害而无利的,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会被淹没,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高校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储备的基地,只有在声乐教学中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储备更多的专业型音乐人才,让我国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实施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需要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解读,自身要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传统音乐文化做到全面深刻的解读,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西式的教学形式,过于注重西方音乐文化的教学而忽略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教学观念如果不及时进行改正,也会给学生学习态度带来误导。为了改善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体系,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形式,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完美结合,从而让学生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
(三)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多元化教学
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时,学生大多会觉得传统音乐已经过时,没有学习的必要,也有学生认为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文化相差甚远,学习只是在耽误时间,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不仅会阻碍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更是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只会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错误认识,因此教师在改善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内容,开创更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改观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既要让学生从中掌握声乐知识,也要让学生对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持有敬畏之心。比如:教学经典的传统音乐《梁祝》《茉莉花》等,让学生进行欣赏,结合背景创作,自由探讨对这两首经典音乐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解读,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文化欣赏教学,让学生发现声乐教学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同之处。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同样艺术也没有时间界定之分,传统音乐文化是现代音乐文化的指引,只有深刻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才能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西方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融合多种音乐文化元素,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音乐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我国的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
(四)引进科技教学设备,迎合学生发展需求
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感体验。比如:《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这样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曲目,不仅音乐特征明显,而且也极具代表性,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更容易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既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可以展现传统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包容,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声乐教学中教师除了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电子声频教学模拟或是开展声乐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组织的有意义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展现多样有深度的传统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
(五)发展学生自身个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方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学生的个性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声乐文化的学习有别于基础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嗓音特色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嗓音特色,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形式,这不仅利于学生自身特性的发展,也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创作。当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演唱形式,也可以树立学生对声乐学习的信心,在结合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音乐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欣赏和品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结合学习的声乐知识分析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
当然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超高的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做全面的分析,从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创作情感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在教学时给学生细致地讲解,再教给学生正确地演唱手法,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要注重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技巧表达的教学,让学生对自身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声乐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兴趣发展,不断创新和变革声乐教学形式,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充分融合,以创新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加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薛霞.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策略探讨[J].大观(论坛),2020(10):117-118.
[2]李强.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20(9):67-68.
[3]张舒红.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21):136 140.
[4]毛建勋.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戏剧之家,2017(14):199-200.
[5]刘琨.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黄河之声,201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