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诱发脑电小波分量的混沌研究——婴儿痉挛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

来源 :生物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婴幼儿期难治性癫痫--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听觉诱发脑电细貌混沌特性的研究,探讨与IS相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方法是分别记录IS组及正常对照组对象的听觉诱发脑电,经Mexihat连续小波变换后,分别计算信号各尺度小波分量的相关维数.结果表明I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小波分量相关维数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小波的第3尺度分量上(频带范围是32~64 Hz,主要为γ频带范围),在这个尺度上正常组相关维数明显低于IS组(P<0.05).相关维数的降低意味着大脑活动自由度的减少,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神经放电节律加周分岔与放电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模型,记录损伤区的自发放电,观察放电节律转化的动力学规律,分析相应的放电频率的变化,并
从生物样品(细胞或大分子)的电镜图象重组其三维结构的方法近年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电镜设备、图象处理和分析方法等几方面进步的综合结果。三维电镜方法的进
随着贸易便利化的推行,以"单一窗口"为基础的无纸化与智能化电子口岸大环境已成为我国外贸与涉外商务的重点发展与普及的对象。在全国各地自贸区相继落实的近几年,"单一窗口"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形性、运动性、有荚膜的嗜盐性细菌,属于弧菌属第5群,主要生长于海水中、鱼类及贝母类等体内[1]。根据寄主范围和生化反
利用超声波粉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基因组后建立随机基凶组文库,对其测序后获得了1996个克隆序列,经SeqmanⅡ(DNAstar)拼装后获得独立克隆数目为1900个,每个序列
本研究以背角无齿蚌为材料,利用嗜水气单胞菌为诱导刺激物,对背角无齿蚌进行注射感染,在注射后3、6、12、24、48h分别取血淋巴、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酸
在3或4个轻度结扎受损的大鼠坐骨神经上加入5 mmol/L EGTA的无钙灌流液的神经生理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一种在活动相峰峰间期逐渐增大的周期阵发放电现象.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分
实验发现神经元平均发放率变化率在放电脉冲序列串(ISI序列)呈非周期节律时普遍大于ISI呈周期节律时的平均发放率变化率,称为"非周期敏感现象".以HR神经元模型和胰腺β-细胞
欧洲航天局25日发表公报说,探测表明,40亿年前水可能曾遍及火星表面。公报说,欧航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采集到的数据表明,火星的北部存在含水硅酸
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先简单介绍了电磁场生物效应的早期研究,然后着重介绍现代磁共振医学成像应用中时变电磁场对神经和心脏刺激的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