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输出超过1000瓦的氟化学激光器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帝宇航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化学激光器。激光器连续运转,功率超过1000瓦,波长在2.6至2.9微米的范围内。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一种基于亚微米光栅透射共振理论的蛋白质检测模型, 设计了一种金属光栅型蛋白质检测生物传感器, 运用光栅耦合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计算机计算模拟, 分析了蛋白质样品折射率、厚度等对透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透射率与样品折射率、厚度呈二阶多项式关系, 并且厚度、折射率都随灵敏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检测模型可应用在蛋白质检测传感方面。基于此方法的蛋白质检测模型具有同时检测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灵敏度高、实时、无需标记, 便于集成芯片化, 适用于批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在蛋白
分析腔面反射率对GaN基半导体激光器斜率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并对出射波长为450 nm的激光器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非对称谐振腔结构,通过优化腔面反射率,可以抑制空间烧孔非线性效应,提高器件的微分量子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当前腔面反射率为5%时,斜率效率大于1.3 W·A -1,并在3 A的连续工作电流下,获得了2.6 W的高功率输出。
Quantum dot lasers are excellent on-chip light sources, offering high defect tolerance, low threshold, low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high feedback insensitivity. Yet a monolithic integration technique combining epitaxial quantum dot lasers with passive w
期刊
用高温熔融二次热处理法,制备了钠铝硼硅酸盐PbSe量子点玻璃及量子点光纤。光纤中量子点的尺寸为4.73 nm±0.25 nm,吸收和辐射峰分别位于1450 nm和1500 nm。测量了量子点光纤的吸收谱、光致荧光(PL)光谱、PL峰值光强随抽运功率的变化,以及980 nm抽运功率在光纤中的衰减系数、PL峰值光强和PL峰值波长随光纤长度的变化。确定了量子点光纤随波长变化的衰减系数、抽运激励阈值功率和饱和功率。从能级跃迁、表面效应等方面解释了实验现象。
太赫兹后向散射强度是描述目标对太赫兹散射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首先通过测量校准目标验证了2.52 THz后向散射特性测量系统的可行性, 并测得了系统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 对6种尺寸铣削和喷砂加工矩形铝板的相对后向散射强度进行测量, 测量范围为0°~3°。实验结果表明: 测量的最大动态范围为32.25 dB; 不同尺寸喷砂铝板的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之差较铣削铝板更明显; 在0°处, 相同表面积的铣削和喷砂铝板回波的平均偏差分别约为1.35 dB和0.51 dB。
用小波理论重新分析了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首先用小波理论重新分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并据此提出波前滤波思想,初步奠定了小波光学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根据波前滤波思想,对单缝、圆屏、光栅等衍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空域滤波、空频域滤波、光学成像系统。结果表明,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光学信息处理问题是完全可行的,且更符合实际情况。
A wavelength splitter with ultra-compact and simple structure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both plane wave expansion (PWE) method and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method. The device is based on directional coupling between two parallel lithiu
期刊
神光Ⅲ原型装置终端靶场采用大口径取样光栅对透射的351 nm激光取样进行脉冲波形测试, 由于取样光聚焦点光线不是等光程的, 该取样方式将导致时间波形的畸变。建立了光栅全口径取样后聚焦的三倍频激光脉冲波形叠加模型, 模型考虑了激光光束近场强度分布和近场各点到聚焦点的光程变化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了取样脉冲波形的叠加特性, 给出了该测量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精度。结果表明, 对于取样光束口径为290 mm×290 mm,取样焦距为1380 mm,取样角为11.5°的基于光栅取样的脉冲波形测量系统, 只要被测激
研究了在双光子共振条件下,Ba蒸气中放大自发辐射(ASE)与参量四波混频(PFWM)的竞争过程,其机制可归结为ASE与PFWM之间的干涉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