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我”在哪里

来源 :中国西部·教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在以学科教学为主的现实背景下,就需要将教育目标在课程领域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在学科领域予以分解、细化和落实。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主要靠教学目标实现的叠加效应来促成。“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要求课程与教学“以生为本”。如果说“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话,课堂也好,课程也罢,那都是学生的“地盘”,学生是主体,学生才是“我”。“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就要以“我”为主。
  为何“我”不在
  目标犹如人的灵魂,人而无魂不知其可也。观其当下目标制定,失“魂”现象常见,“我”之不在常见。将失“魂”之“我”予以类型化,大致在四个方面。
  “我”在,但“我”很被动。此之谓“我”被弱化,主要表征是从教什么与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目标,目标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无论是目标的达成者还是教学行为的变化者都指向了教师,教师完全成了目标动作的发出者与执行者,“我”被放在一个受动者的位置上了。须知,不论加涅还是布卢鲁姆都是从学习结果来定义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所以教学目标呈现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活动。
  “我”在,但“我”吃不了。此之谓“我”被泛化,主要表征是贪多求全、不会取舍,目标的设计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教者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对教材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舍不得放弃。这种贪多求全的做法,每一个方面都想重点强化,结果是超越了“我”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每个方面都只能是蜻蜓点水、高耗低效,乃至每个方面都被弱化了。
  “我”在,但“我”不是我。此之谓“我”被异化,主要表征是以浅表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教者在课堂上“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数学而化学而历史而社会而天文地理而科技民俗宗教而中外古今,美其名曰“跨学科整合”,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博文广见,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佩服得五体投地,似乎什么都知道了,其实什么也没学到,结果是学科特点没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虚了。
  “我”在,但“我”够不着。此之谓“我”被虚化,主要表征是拔得过高,目标的设计虽是以“我”为中心但不是以“我”的“最近发展区”为中心。教者看似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高度进行设计,但实际是从考试所需最高高度进行教学,而这一高度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水平相距甚远。教学情景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根本互动不起来,讲之前学生不懂,讲了以后学生(或者说是绝大多数学生)仍然不懂,讲了等于不讲,上了等于不上,做了无用功,费力不讨好。
  我思故“我”在
  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根植于“基于学生视界”这一根本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教学要实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需要同时考虑如下四“点”。
  “我”要到哪里去,此谓发展基点。“我”是人,是有生命的人,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人。教学以“我”为主,教学要实现“我”的发展,这发展既应该着手于“我”现实发展的需要,更应着眼于“我”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需要。因此,从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我”的高度来着力于眼前发展需要的“我”,“我”就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人、知识人,更是一个生命人了。由此,可纠编“我”被泛化的弊端。
  要“我”到哪里去,此谓课标落点。目标要着眼于未来社会需要的高度,但从现在到未来有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我”的成长土壤就是学科根基。因此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就必须着力于眼前的学科土壤,而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课程建设、实施与评价的指南,目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课标的落脚点,据此全面提高“我”的学科素养。同时,任何学科总是包含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课标落脚点的学科素养就应该也必须重视学科自身内在隐含的认知价值、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由此,可纠编“我”被异化的弊端。
  要从“我”那里去,此谓学习起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它启示教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依据“我”的学习需要,即“我”的时下的学习状况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我”已有水平与期望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目标的高度应与这个“差距”匹配,过高或过低就会显得过难或过易。由此,可纠编“我”被虚化的弊端。
  要陪“我”到那里去,此谓方法特点。要达到某一目标,与此伴生的一个问题是无法避开的,那就是“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即达到目标的路径或方法。既然目标是以“我”为主,其路径当然也应该以“我”为主,要立足于“我”学会、会学与乐学,目标的设计与路径应该是“我”学会、会学与乐学三者的统一。借用魏书生的话就是:“教师不替‘我’说‘我’自己能说的话,不替‘我’做‘我’自己能做的事,‘我’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我’讲。”由此,可纠偏“我”被弱化的弊端。
  总之,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预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变化。“教师需要立足教学,走向教育;立足教育,走向社会;立足社会,走向学生。立足教学,走向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路标;立足教育,走向社会,教学目标就有了现实的根基与土壤;立足社会,走向学生,教学目标就有了坚实的着陆点和归宿。”
其他文献
摘 要: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其60%的土地面积为丘陵地,较多的坡地沙地,为花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花生的生产在莱芜市的农作物种植所占比重很大,已成为山区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本文按照农机农艺要求,从机械耕整地、规范化机械播种覆膜、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摘果、脱壳等生产重点环节,向农民介绍了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作业要点,注意事项等实用技术。  关键词: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  中图分
文章从档案收集、归档和交接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档案收集、归档及交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自身形成文件材料原件的收集、归档文件材料的鉴定及筛选、交接工作要严把基
近日,张家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隆重召开先进表彰大会。会上,张家港市城建档案馆作为2011年度省级示范城建档案馆、市级文明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市住房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其实,水乡可采的何止莲,还有茨菰.长到二十多才吃到茨菰。初相见,一个根蒂下缀着小小一颗圆球,乍一看,差点以为是缩小版的荸荠。肉被切成块状,与茨菰相衬,
为规范建设工程资料,避免审批环节资料重复提供,近期,义乌市城建档案馆通过对归档的工程资料进行了全过程的梳理,并制定了新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职能部门在工程
本文作者结合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就如何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孩子失学率较高,扭转家长轻教、学生轻学的观念,营造重教乐学的社会氛围,成为推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小觑的问题。在四川省乐山市彝族聚居地
利用甬优12作稻-油轮作品种,介绍了该品种作一季晚稻种植的农艺性状、产量水平以及茬口安排模式,提出了甬优12的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对春季动物防疫技术措施的分析及研究,首先要认识到春季动物防疫的关键性,然后结合这种关键性,对如何有效处理春季动物防疫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兽医部门应进行动物疫病防控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关于农业的各种基础设施也逐步加强。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只满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使农业成本降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发展。将管理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及时进行解决。本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