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青春,最无畏的过往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j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毕业那几天,我常常失眠,夜深人静的时候喜欢在阳台上吹风。有一晚,我搬出了一张凳子到阳台上,还没坐下就有个人从宿舍里冲出来把我死死地抱住。我吓了一跳,对方也吓了一跳。她说看到我在走廊上徘徊后,就生怕我想不开会跳楼。呵呵,让人哭笑不得。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鹿哥表白了。姑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我本以为鹿哥会难过,没想到他笑了笑,用近若哀叹的语气说:“谢谢,大冒险结束了。”
  我不知该心疼他的勇敢还是他的洒脱,他却说:“这样也好,就算以后去再远的地方读书,我都可以放心了,因为心里再没有牵挂的人了。”
  最后一堂課下课,鹿哥跟他的同桌把试卷、作业本通通撕碎,然后站在窗口,从四楼抛洒下去。本来我们约好集体撕书的,可是到后来,却又舍不得下手了。
  我们想过无数种办法来祭奠这段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青春,写过时光情书埋在教学楼前那棵古老的榕树下,画过篇幅很长的画,上面有每一个同学的笑脸。
  高考结束那晚,别的班都在外面聚会,只有我们班选择留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围成了一个大圆圈,在里面聊天,玩游戏,最后不知谁带头唱起了那首《北京东路的日子》,最后整个校园都回荡着高昂夹着抽泣的歌声。
  有同学悄悄买了烟花,烟花在天空开放出绚烂的瞬间,我们热烈地拥抱了,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好像全部都要在这一刻结束了。
  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学习三年,然后再拍一张合照,就算毕业了。
  可是我觉得,也不尽然是这样的,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却只有这三年里,所经历的事和人,记忆格外刻骨铭心。
其他文献
碰上小瑀的时候正是元旦,他一边擦黑板,一边唱着歌,身上散发的是属于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小瑀是地道的高三生,有着属于这个时段的人所有的斗志昂扬与拼搏向上,上衣兜里还藏着一本小小的英语词典,没事便掏出来看看。  当我问起小瑀为了学习放弃游戏是否舍不得的时候,他愣了一下说:“没啥舍不得的,玩多了也会腻,不如干点儿正经事。”  我点了点头:“这种对游戏的‘勘破,放下,自在’,是不是一种佛系的态度?”  小瑀
  奇怪的女孩  拥挤的人潮中,楚天第三次见到这个奇怪的女孩。她左拐右拐就走进了一个教室,那个方向,好像是自己班啊。原来她就是那个传说中成绩好到逆天、被学校花钱“买”回来提高知名度的转学生啊。此刻,她站在讲台上,目视前方,一张秀气的小脸上没有表情,说着硬邦邦的话。  “大家
八月份初,我们一群人涌上了火车去各地实习。几经辗转,最后我落户到了一个小镇上的一所学校。  到那里的当天,就被告知要立即参加工作。吃过晚饭,就跟着所有老师一起坐上校车去各个地方招生。  我们招生,是自带桌椅和牌子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停驻。那一阵子细雨连绵,很少有人来问,坐着无聊,于是观察路人成了我最喜欢做的事。  [1]  我是在同一个地方招了两天才注意到他的。  他看起来很老了,很瘦,皮肤黝黑,
2017年12月荔枝风云榜:  原创文top1——璃子  热爱文字的理科女,活得很粗糙。最爱说的话是“自律给我自信”,最喜欢做的事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拿着巧克力喊减肥。在文字里勾勒诗和远方,日常还是混吃等死。很珍惜一些生活的小細节,会莫名其妙被一片天空的颜色感动得稀里糊涂,或者半夜爬起来弹几个小时吉他。梦想很多,想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想活得特别酷,想完还是继续吃吃睡睡。偶尔很嫌弃自己
中考倒计时三天,那天上午最后一节是化学课,照常上课。班主任推开门,叫了十几个男生下楼扛了很多箱罐装八宝粥和甜筒上楼,一个一个地分下去。她说:“9月1号开学那天答应给你们煮糖水的,可是我的大锅找不到了,给你们买了八宝粥和冰淇淋,分了吧,中考顺利!”化学老师不讲课了,停了下来,在一片起哄声中唱了《十年》。我们笑着喊他“男神,男神!”还记得那天我生理期,却硬是当着她的面吃掉了那个甜筒,把八宝粥往背包里一
付洋老师,我最近很迷茫。我是一名刚上高中的学生,初中和小学一直是在乡下上的学,努力了很久,考上了一所城里最好的高中。感觉上很有面子,其实压力特别大。很多时候跟上老师的步伐特别吃力,而其他人好像都懂了。考试的时候也总是在及格边缘,觉得自己很笨,慢慢地,也不能专心上课了。我不知道未来我该怎么办,你能帮帮我吗?  洋姐说:让你感到喘不过来气的原因是你对现实的误判,而不是目前的学习吃力。一般而言,随着年级
女侠本来不叫女侠,小时候古装电视剧看得有点儿多,就开始称呼自己为女侠。  女侠打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没事儿就喜欢往身上披块窗帘从床上往下跳。后来有一天轻功没施展好,嘎巴一声崴了脚。正在家一瘸一拐地翻箱倒柜找红花油时,家长回来了。两位大人看看女侠肿得像个馒头样的脚踝,一脸尴尬地对身后的客人说:不好意思,这孩子可能投错性别了。  女侠的初中有点儿不务正业,一天的课程有半天排的都是体育课
过年看春晚的时候,因为不知道看哪个台的节目好而陷入了纠结的我,忽然好奇起六七十年代的春节是怎么过的。爸爸情绪高昂地给我讲了起来,本以为会听到贫瘠的过去,我却不自觉在爸爸的开心情绪里沉浸了下去。  爸爸说,他小时候的新年会在墙上糊白纸,换上高瓦的灯泡,整个屋子亮亮堂堂一整晚。午夜一过,每个孩子就提着小灯笼,去邻居家亲戚家拜年聊天,炕上挤满了人热闹得很,一把瓜子几颗糖就能满足地笑……相比起来,如今对着
來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冷门专业会客时间——  本期主持——张首富以及他的朋友们  本期会客厅赶在了高考月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所以我们也追赶一下热点,谈一谈冷门专业。  冷热协调嘛。  这次我们组织了一场大型谈话,与会嘉宾有: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张仲元,小张  林学专业的裴阳  化工专业的路畅畅  中医学院学护理的文雯  中医学院学中医(不是西医也不是中西医结合)的毛  本科汉语言文学、研究生民俗学的马小棠  显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