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解读:提升小学 生数学学习品质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脱离生活,讲授知识,题海战术,或者人为拔高学习目标,使孩子的数学学习变得艰难。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会消减。教师关注三方面的“解读”,可以有效改变现状,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解读教材找到学习“困难点”
  教材就是例子,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使用才行。上课前,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读懂作者的设计意图。教师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就是寻找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点、障碍点。巧妙设计学习的过程,并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理解力,提高思维力。笔者以名师的课堂实录为例。
  案例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例题后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长截去2分米,剩下木板的周长是36分米。原来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生1:36÷2=18(分米)把现在长方形的长看作10分米,宽看作8分米,原来长方形的长就是12分米,12 8=20(分米),20×2=40(分米)。
  生2:我的想法和生1差不多,第一步一樣,只不过我把现在长方形的长看作12分米,宽看作6分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就是14 6=20(分米)、20×2=40(分米)。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吗?听了对方的发言,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思考?
  生3:我想现在长方形的长还可以看作11、13、14、15、16、17分米,宽就是7、5、4、3、2、1分米。这样原来长方形木板的周长就是20×2=40(分米)。
  师:你真了不起,善于从他人的发言中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
  生4:我是这样想的36÷2=18(分米)、18 2=20(分米)、20×2=40(分米)。
  师:他的解法有道理吗?对于你又有什么启示?
  生5:不用分别求出长和宽各是多少,算出一组长和宽的长度,就能算出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更简洁了。
  生6:听了生4的发言,我想到了更简洁的方法:2 2=4(分米)、36 4=40(分米),先把原来长方形木板与现在长方形木板比较,发现原来的周长比现在的周长多了两个2分米,所以只要在36的基础上加上两个2就可以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1:我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用画图的策略更清晰、更直观。
  生2:有时求长方形的周长不一定非得知道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知道一组长和宽的长度和就可以了。
  生3:我觉得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都可以按照老师原来教的“四部曲”解决,即一理解题意,二分析题意,三列式解答,四检验反思。
  上述案例,教师改变“一讲到底”的传统做法,带领学生“走走停停”,“回头看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吗?听了对方的发言,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思考?”“他的解法有道理吗?对于你又有什么启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适时回顾小结中,学生不断反思自我,主动思维,调节自我,长此以往,必将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扫清学习的障碍,必须从各个学生自身的起点出发,便可触发学生真的思考。这个环节,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障碍点,教师在备课、上课中密切关注,学生既学会了思考,同时学会了数学的学习。
  解读学生找到学习“生长点”
  课堂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所以必须让学生“强势”起来——动起来,说起来,做起来。2011版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为数学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是富有差异的个体,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关注学情,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生长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
  案例2:《用字母表示数》情境设计。特级教师俞正强在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创造性地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①在一个信封放一支笔,这个动作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再放一支粉笔,用什么表示?再放一些粉笔,用什么表示?你为什么这样表示?②在另一个信封里放一些粉笔,用什么表示?这里的字母Y和第一个信封中的粉笔数X比较,可能是谁大?这两个字母有什么关系?③借助现场环境,生成问题:我们这儿共有多少个人?可以用哪个字母表示(a)?有多少个学生?我们这儿有多少个大人(X)?请问a和x,谁大?你觉得大人还可以怎样表示?
  本案例中,俞老师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一是已知的用数字,未知的用字母。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源头;二是在同一件事中,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三是我们可以用字母式来表示未知的数字,字母式可以反映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推进和生成过程,使得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字母表示数”意义的理解和领悟逐步走向深刻。
  数学学习不是仅仅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总结方法,提高能力,提升个人的素养。数学学习既要有热情洋溢的交流,又要有安静的思考。
  案例3:《找规律》新授课。教学中,当学生学会用实物搭配的方式掌握6种搭配方法后,教材随即出示“如果用右边的图形表示帽子和木偶,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如果按部就班的教学,也能完成任务,但显然没有看透教材和此处的“空白”,一位数学骨干老师设计这样的问题:“刚才我们借助实物找到答案,如果没有这些实物,你有办法得出结果吗?”大胆的预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想到了用字母、用图形、用数字,一些学生还在此基础上想到了算术方法计算。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成就学生。只有如此,学生学习的潜能才会不断被开发与提升。
  解读课堂找到学习“生成点”
  学贵有疑,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生成与变化之处,活跃数学思维,激励每一位学生去思考和感悟,而不是让学生处于“倾听”“学习”“模仿”的被动状态。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给鱼,而要教渔。
  案例4: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
  师: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怎样关系?在老师提供的素材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喜欢的素材,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记录好研究结果。
  随后……
  师:呈现每组研究成果,让学生观察发现,提出疑问。
  生:2cm、3cm、5cm这三根小棒,我们小组能够拼成三角形,而其他小组为什么不能拼成?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根据同学们的探究结果,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时候能拼成三角形,有时不能拼成三角形。
  本环节的设置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这是问学的课堂,这是做中学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探究,每个学生生命在场。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交流。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我们走向社会后,能够留在我们脑海深处的是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以及数学的思想。”从长远的视角看,数学学习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会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而是要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结束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体验与实践的。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点,深度解读教材、学生、课堂,“三重解读”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品质。长此以往,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盐河校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预应力张拉施工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就张拉施工中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作了简要叙述.
斯舜威撰文《“仿”的意义》指出,在中国书画领域,“仿”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学习古人、继承传统的重要手段,又是艺术创新和形成个人风格的必由之路。甚至可以说,临仿、摹写,是学
金属照片项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人照相,就有金属照片的商机总部运营当地市场6年,开发当地数百家影楼客户,市场实战经验丰富,带动了一批加盟商成功致富。 Metal photo proj
Andrea Branzi、郑慧撰文《设计时代,“大师”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职业》指出,在我们所处的社会里,设计在世界各地已经广泛传播,它的地位己经得到巩固。意大利在过去的20年里,设计专
素描课程学习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本文就素描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试图总结与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进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在不断革新.环境设计是具有一种很强的目标性和方向性的工作,它的教学模式一
吴为山撰文《国学的意义——与雕塑界同行的交流》指出,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
8月3日,“四城同开RET睿意德全面启航”新闻发布会在北京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发布会上,RET睿意德行政总裁陆逢兆先生宣布RET睿意德进入全面运营阶段。万科集团、国浩集团、
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无论是新建住宅还是二手房,为了创造一个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居室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都要对住房进行二次装修.在装修中拆墙、凿洞,或铺砌地砖、
吴荣光生于湘西,一直执教于湖南师范大学,是湘江水滋养成长的当代较为活跃的工笔画家。本文探讨了吴荣光工笔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创作理念以及创作技巧,其工笔画作品意象唯美,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