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繁荣的硬道理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xi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竞争仍将是主题。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偿失。哪里消除了竞争壁垒,哪里的贸易和国民经济就会繁荣。
  20年前伦敦“金融大改革”(Big Bang)的经验教训是什么?金融大改革解除了对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的管制,起因在于竞争。如今,竞争仍将是主题。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偿失。哪里消除了竞争壁垒,哪里的贸易和国民经济就会繁荣。如果规定绑住了你的手脚,而你在美国、欧洲或亚洲的竞争者却没有受到同样的束缚,那你就不可能竞争。既然财富创造取决于国际竞争力,那么试图阻止外国人收购本国企业,就毫无益处。更好的做法是,欢迎他们对英国经济进行资本投资。
  伦敦从金融大改革中获益匪浅,因为竞争壁垒消除了,世界各地颇具竞争力的人才和资本向伦敦大量汇集。当然,伦敦还有其它吸引人的地方。用一位评论人士最近的话讲,那里的人“有国际视野”(think globally)。基于完善的监管,伦敦素有正直的美誉。在这个中心,你可以相信自己的业务得到迅速、诚实、可靠地完成。伦敦是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个人所得税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荒谬水平降了下来。伦敦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它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
  伦敦能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牢记金融大改革及其成果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竞争挑战将日益严峻。伦敦有明显的优势,如它所处的时区和已成为国际金融语言的英国语言,但懒散地依赖于这些优势是不够的。其它金融中心嫉妒伦敦的成功,它们可能会仿效并试图超越伦敦。
  哪个着眼于促进本地繁荣的政府,哪个有金融业务的城市的市长,会不想这么做呢?欧洲各证交所对金融大改革的竞争回应表明,我们不能放松。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只要有权力做到,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就必须减少竞争壁垒,提高伦敦的吸引力。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必须有竞争力。知识、技能和想象力都可以向国外转移,企业总部也可以。业务亦是如此: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利息平衡税,导致欧洲债券市场转移到伦敦,就说明了这一点。已有迹象显示,部分企业正考虑迁移到税收负担低一些的国家。虽然我说的是收入税,但印花税和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本利得税相关规定,也都不利于伦敦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股票印花税应该废除,资本利得税应简化为针对短期利得,按单一税率征收。
  监管不能过严,要有利于增进信任。过分积极和厌恶风险的监管者,容易受“非预期后果法则”(laws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的影响。为确保监管制度不会吓跑企业、减少竞争和阻碍创新,对监管价值进行持续评估至关重要。监管者必须准备好应对可能损害伦敦声誉的重大风险。与企业集中在更少人手里、没有发明规避风险的先进工具的时代相比,如今的系统性风险更加难以预测。竞争的相关法律和实践必须跟上迅速变化的环境。在英国市场拥有的大份额与全球市场相比往往就会显得较小。
  安全仍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应当不遗余力地改善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质量,鼓励人们学习其它语言。优秀文化必须得到提倡——对博物馆、表演艺术和皇家公园投资吝啬,会降低伦敦的吸引力。企业和富有的企业高管应当帮助提供投资,满足一部分上述需要。如果伦敦的成功得以延续,那么他们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会得到回报。
  金融企业将面临四大挑战。首先,它们需要不断增加人员培训和发展投资,不仅是高管,还包括董事会成员。其次,它们需要削减成功高管(以及一些不成功高管)现在享受的天价薪酬及他们以离职相威胁时的影响力。第三,它们需要紧跟技术的进步。如今技术进步之快已使得系统几乎是刚刚安装好就已过时。第四,它们需要全面掌控自身的风险。是否所有金融企业都恰当分析了自身的风险状况及其潜在影响,并将分析报告呈交董事会?是否所有董事都真正理解这些分析报告?一些企业会发现难以与同行竞争。它们需要牢记“逐步升级理论”(escalation theory)的危险——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有时停止投资会更好。
  如果从政府官员开始,所有人都对上述问题保持警觉,并采取相应行动,那么伦敦在20年后仍将在国际金融界保持领先。我希望(这方面信心多少有些不足),到那时我能再为这一主题撰文。
  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Nicholas Goodison)曾于1976年至1988年间担任伦敦证交所主席
其他文献
临近年底,各种因素都会显现,比如:基金公司到了做年报的时候,基金主力们都要做业绩,所以好基金选的股票都会涨,造成大盘上涨;股市整体上扬时,龙头股受眷顾,是市场追捧的对象,到了热点散乱时,补涨股超跌股,总会有些表现;年初放假,交易市场休息,资金放在市场上无利可图,主力会把资金用在其他市场上去……    点金股市之一    是不是有了以往的规律,年末的行情就没有了研究的价值?现实的数据表明,情况并非一
期刊
点金基金之一  从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看,金融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拥有更高的流动性,而我们钟情后者的原煤因之一可能是此物更容易感受——不似金融投资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如果我们乐于去了解它,当etf、lof之类对你不再意味着生硬的字母,金融投资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同凡响的回报,而并不需要你投掷多少关注。  很多在三,四年前买了房的人会很开心的发现,如今,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他的房子从每平米的价格上来看
期刊
理财产品是否要纳税,对于提高投资收益有较大的影响,忽视不得。目前,教育储蓄存款、国债、保险、开放式基金、人民币 理财、外币理财、信托——都是不用纳税的理财产品。  2006年初,曾女士投资100万元购买了基金。今年初,她赎回了基金时,100万元变成了227万元,投资收益为127万元。曾女士为获得127%的投资收益率开心时,也为这127万元投资收益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高兴。  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对
期刊
在接下来的岁末年初中,投资者可以关注以下一些板块和个股的投资机会:    1、3G板块  我国的3G建设已基本到位,预计在奥运会上能够全面使用。但奥运会在2008年,此技术肯定会先行推广使用,完善网络建设,很多与3G概念有关的公司将会吸引资金炒作。  从投入的先后顺序看,先期投入的是网络基础设施,首先获利的是设备提供商,有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南京熊猫、烽火通信,华为、动力源等。  如果3G启动,国
期刊
点金基金之二    基金投资者只有两种类型,赚了钱的和没赚钱的,从今年的大势看来,前者显然多于后者。没赚到的那一类都有些愤愤,比如基民老金,他说:“别人的基金都在大赚,我的收益却勉勉强强,是继续留着再观察一段呢,还是快刀斩乱麻?”  千万别认为赚了钱的基金投资者就没有烦恼了,到十一月为止,资金成功翻番的李小姐开始考虑一个问题:是时候赎回了!查看净值,赚了不少,是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呢?万一再来一
期刊
点金基金之四    前言:近日,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在京沪穗三地对年龄20-59岁之间、近两年内购买过开放式基金并对开放式基金有一定了解的当地居民进行调研,并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作对比,发现个人投资者对收益期望增加,诚然,2006年的基金给投资者一个极大的惊喜,100%的收益无疑幻化成欢迎的姿态,预期开始左右投资心理,无论是净  值1.0与1.7的微妙心理还是10%到100%的狂热状态,保持一
期刊
为什么开放式基金吸引这么多人来到这个市场?就是两个字——“赚钱”。从年初开始,今年的证券市场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当我们还在讨论1300点是不是坎儿的时候,指数谈笑间过了1400、1500点,现在到了1800点,这个时点我们还能不能买基金?这个时点还是不是进入这个市场的时机?     选择时段而不选择时点    也许2006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在中国的投资史上不是最具纪念意义的一年,但这一年一定是
期刊
每个做投资的人都知道,恐惧与贪婪是投资的大敌,如果能够克服这两大缺点,做好投资就有了很大的保障。这两者中恐惧又比贪婪更难克服。  要克服投资中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哲学包括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即市场如何运转,价格为什么变动;二是价值理论,包括如何评估价值以及盈利和亏损的原因;三是什么是真正的好投资。有一套核心哲学是投资成功的根本因素,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
期刊
点金期货  股指期货有“期货皇冠上的宝石”的美称。 1982年产生于美国,现为全球最大的期货品种,成为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和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的绝佳工具。2007年初我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一方面将为我国股市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更主要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又一投资理财工具。    股指期货即将隆重登场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突破了商品期货
期刊
这是“金甲虫”们的盛宴:金价从2001年3月低点252美元/盎司起,至2006年5月,最高涨至730美元/盎司,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金价涨幅高达190%,复合年收益为24%左右。特别是进入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金价进入加速上涨阶段,自9月低点455美元/盎司算起,短短九个月不到时间,升幅超过60%。  金价的暴涨,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金甲虫”的行列——那些对黄金有着执着偏爱甚至狂热的投资者。同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