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协同新模式 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发展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协同是重要牵引力、驱动力和支撑力。川西北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担负“建设生态屏障”“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保护中华水塔”的重要使命。人才工作应聚焦生态定位,按照聚力产业、开放融合、一体发展新思路,构建生态、旅游、人文、科研等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高地,探索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成果共用、环境共融的人才协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对生态示范、全域旅游、民族团结的创造力和贡献率。
  聚焦“生态示范”定位,优化人才协同新格局。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人才基石,厚植区域比较优势,在错位协同发展中更好助力战略实施。一是全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研究加快推动实施,决定了人才工作要把握的大势、服务的大局。坚持人才发展与区域布局相匹配,根据生态示范区功能找准人才工作定位,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差别化的人才支持措施,着力推动“成都—重庆主干”与“川西北分支”形成更加紧密的人才发展共同体。二是努力践行新时代人才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坚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盘棋”,通过协同发展、资源整合来落实总书记强调的“大人才观”,既支持认同发达地区集聚人力资源的“主干”作用,又鼓励川西北区域内部、行业之间的人才协同,推动人才工作走向合作共赢。三是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离不开市场驱动、经济激励,市场作用也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科学把握“两个规律”,通过人才协同,协调好、规范好“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让各类人才在更宽领域、更大空间成长成才和发挥作用。
  深化“引育用服”策略,拓展人才协同新路径。成渝地区创新发展重在人才创新发展,要在引才、育才、用才、服才同向发力,让有志英才汇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是创新人才引进。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注重基础与瞄准高端结合,打造川西北区域内和跨区域人才招引平台,推行“康巴雄鹰”特聘专家、博士工作站,协同开展人才政策推介、平台对接、项目洽谈,促进人才流动良性循环。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推动川西北与成渝地区联建共建干部人才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博士后实践基地,采取合作办学、委托培养、订单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川西北急需的生态、文旅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实用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共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推行“候鸟型人才”“星期天工程师”等做法,深化与重庆、成都高校院所、重点企业战略合作,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人才共享、合作共赢。四是创新人才服务。放弃单纯的资金、住房比拼,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的治理体系。破除藩篱、搭建平台、改善环境、增强服务,真正实现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各方面人才的资格条件、资历台阶、评价体系有效对接、顺畅流动,助力人才全方面发展。
  树立“人才治理”理念,构建人才协同新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和区域治理,人才是关键。自古以来,成渝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人才协同发展可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一是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人才工作纳入成渝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工程,紧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工作结构性重塑性发展,着眼战略发展引才聚才育才用人,在全社会培树尊重人才、渴望成才、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释放人才红利。成渝两地比较优势在人口总量、高校院所,坚持高端切入、微端落地,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深入实施“返乡”“回引”“创业”,着力破解人才分布不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高端人才结构不优、创新创业环境不佳四大问题,努力实现人口规模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科教人才优势向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转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向绿色产业经济优势转变。三是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人才短板问题。成渝两地特困地区并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重要指示,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引进培养急需人才与留住用好本土人才相结合,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干部人才援助、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支持等长期人才工程,引导鼓励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服务。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升人才协同新水平。人才挖掘使用,区域人才协同,关键是提高党管人才的效益质量。一是树牢党管人才定位。围绕西部“一极两中心两地”、四川“五区协同”、甘孜“三创联动”推进人才发展规划、政策、目标一体化,缩小政策落差,实施统一监管,打破地区限制,整体提高人才服务效率水平。二是完善党管人才体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上下功夫,把党管人才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各环节。三是构建人才制度体系。科学务实的制度是凝聚人才的内在因素。對现有人才政策全面梳理,修订、废止、补充一批,做到与时俱进;建立分系统、多层次的人才制度框架,并保持公开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将人才法治环境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州、富民兴州的重要内容。四是落实人才考评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一把手”政绩考核范畴。搞任人唯亲、浪费人才、埋没人才,造成人才大量流失、问题反映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五是扩大人才改革开放。立足全球拓展人才工作视野,推动川西北广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思维理念,把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作者系四川省委组织部援藏干部,挂任甘孜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责编/刘艳梅)
其他文献
三资也就是资产、资金、资源问题,加强三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农村财务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情况,就需要对农村三资管理有更好的更新,切实解决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自此,“互联网+”便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方向和趋势,同时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方法。本文首先阐
走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一小时办结”窗口格外醒目,一字排开的介绍牌上清晰地写着正在推行的便利举措: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准入即准营”清单制、自选套餐式办证……不少前来咨询的商务人员驻足于此,了解最新的办事流程。  2017年4月1日,川南临港片区“落子”泸州,泸州自此融入四川“两地三片区”发展新格局。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试验区
本次会议由英国皇家化学会分析化学部电化学分析组和该部西北区分部联合主办,于2001年4月22日至25日在英国 Manchester 市 Solford 大学召开,旨在为讨论电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
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消费者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也有了全面提升,特别是人们生活标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更是对玉米生产质量提出来全新的要求.在当前科学
采用硝酸钯为硒的基体改进剂,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对消化后的血样直接进行测定.该法的检出限为6.0 ng/mL,线性范围为10 ng/mL~136 ng/mL,回收率为94.8 %~102.5 %.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巩固黑龙江省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从而为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影响电聚合中性红制备膜修饰电极的具体条件,通过较少次数的试验得到了最佳条件,并依此制得了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用抗坏血酸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该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寒意的逐渐加深,冬季集中供热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热源供应企业也成为社会各界和市民关注的热点。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集中供热重点企业之一华电能源股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需要培养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基本形成了老、中、青梯次年龄结构,解决了年轻干部“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当前正着力解决年轻干部队伍“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  目前,“7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