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乡镇中学化学卓越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解决当前化学专业中师范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014年,韩山师范学院正式启动“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改革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考核方式等多项措施,在保障教育实习质量、提高教育教研能力的前提下夯实师范生教育教学基本功,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
  【关键词】 乡镇中学;化学;卓越教师;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一、引言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关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教育部于2013年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尚师德,具备广博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不久,《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也相继出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化学专业是师范院校开设最为广泛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毕业生主要从事于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如何以“卓越教师计划”为平台,通过以加强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等诸多技能的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的方式,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课题。
  二、当前化学专业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师范生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与认同感
  部分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其从教意志不坚定,对该职业的责任认识不足,缺乏自我认同感,故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2.2重理论轻实践
  师范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结构化学、化工基础等专业课程,形成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教学技能训练的不良现状,有关于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开设少,师范生缺少去微格教学实验室练习的机会。
  2.3教育实践质量不高,师范生缺少服务于基层的意识
  大四上学期一般安排教育实习,而此时学生忙于找工作,无法静心投入实习,加之一些实习学校担心教学质量下降,不给实习生登台授课的机会,导致重要的教育实习失去意义。而部分师范生缺少服务于基层的意识,由于诸多问题,对前往乡镇中学进行教学活动,从内心上抵触和排斥。
  2.4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
  化学师范生学习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而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实习、三笔字、普通话,师范生缺少进行教学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的条件与机会,以致化学师范生在教师培养和职业成长课程上的严重不足,导致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之,如今化学师范生培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技能训练不足和缺乏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严重阻碍了化学师范生的快速成长。
  三、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及培养的主要模式
  3.1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
  “卓越”意为优秀,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着为基层中学输入大量具有师德高尚、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同时具备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能力的化学卓越教师的初衷,将“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
  针对当前化学专业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采用PsyKey心理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选拔,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采取小班教学、双导师制及UGS协同模式专门培养。
  3.2卓越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与特色
  ①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与教育实习基地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实施“5+2+1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②双导师联合培养制。
  一、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二是毕业论文采取“2+1”连做模式。利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做有关微课题的机会,边学边教、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情况一边研究化学教学存在问题,从而最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彰显出教师教育特色。
  大二学年以前以校内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学业方面的规划指导;大三学年以后则以校外导师为主。此外,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问题做“微课题”研究。
  ③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优胜劣汰,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学习。
  3.3特色
  1.小班教学。执行单独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优胜劣汰,实施荣誉证书制度。
  2.突出实训。“住校教师”锻炼与“微课题”研究并重,强化实践,专门培养。
  四、课程考核
  由日常考核成绩与期终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日常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不少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70%。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五、结语
  2014年韩山师范学院自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培养乡镇中学化学卓越教师的有效途径,选择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师范生进行培养,旨在于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较大的反响,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的20名师范生在教育观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课程教育研究等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总计41篇,人均2篇,其中有一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校期间该班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性实验项目有3个。学院为该班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教学观摩、教育调查及组织开展训练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多项活动。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致力于为乡镇中学培养一大批化学卓越教师,以期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促进乡镇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云娟.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0):28-29.
  [2]衷明华.高素质乡镇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2):14-16+29.
  [3]杨跃.师范生教育实习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7):63-67.
其他文献
<正> 多年来纬向断头是影响布面质量,增加挡车工劳动强度及浪费棉纱的主要因素之一。纡脚断头所占纬向断头的比例又最大,并在布面上造成百脚或稀纬疵布。而纡脚断头又是什么
目的建立梯形微板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常规A、B、O、AB型血样各8份。运用正交设计原理选择血浆稀释度、红细胞浓度、反应温度、静止时间4个参数的最佳条件;
目的分析鉴定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DNA序列分析常规PCR-SSO基因分型时发现的疑似HLA新等位基因,确认与同源性最高的HLA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发现1个HLA-B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仅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0%,却必须保障世界22%人口的温饱,粮食供应十分紧张,粮食安全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为缓解粮食供应压力,以蛋白牧草代替粮食。
自2003年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从2003年到2007年,相关六国进行了六轮"六方会谈",并达成部分共识。但由于朝鲜基于对其自身国家安全的考量以及美朝之间冷战
速生林与平菇套种技术,实现林、菌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立体栽培创汇农林产业的一种模式。这种结合与利用将牵动多个相关行业共同发展,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
目的 评价1种国产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的敏感性以及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1种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检测HCV游离核心抗原,分别对2808名献血者、随
在线购物市场中价格离散现象普遍存在且价格离散程度受到评价分值、成交量和生命周期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基于B2C购物网站——天猫商城的在线交易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
短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rus(Rupr.etMaxin)Seem)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落叶灌木植物,别名无梗五加,地方名俗称剌拐棒。通常在山地等野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高150~300cm
在加工番茄原料种植过程中,丛生株的出现越来越明显,特别对于主栽品种里格尔87-5来说,几乎所有的原料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丛生株的发生已经成为加工番茄部分原料田原料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