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x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初中政治教学要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要从三方面进行思考,即培养学生的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人文精神的熏陶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
  1. 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出来的学生只会是有用的机器,只有使学生理解并爱上学习,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也得到了证实。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精神发展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被素质教育带到了中学的教育之中,因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 功利思想是人文精神的阻碍
  社会财富的空前丰富使得科学和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中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崇尚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因此忽略了自身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此外,分数是许多家长和老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都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才有出息。这种功利思想的发展使人文科学受到忽视,严重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二、当前人文精神培育的缺失
  人文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政治信仰、法律道德规范、价值观和文化艺术修养四个方面,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拥有高雅的文化艺术修养,学生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发展。但是,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却没有重视人文精神培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的自我需要缺少重视。人的自身需要能够为其行动提供最大的动力,因此,人的需要应当得到合理适当的满足,而不是一味的忽视打压。在中学生的眼中,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是存在的,但是个人主义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他们能够接受正面的做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正面观点,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在理论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夹击之中迷失自己。
  其次,初中政治教学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这种模式化的共性教育没有尊重学生的完整人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落后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现代化人才。
  再次,初中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式感受。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教育都以思想的强力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体验式感受。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拉大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甚至造成对立,没有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完全不能发挥政治教学的德育作用。
  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 加强趣味教学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政治原本就是比较枯燥的学科,更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情感,才能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到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教师应当加强趣味教学,利用社会调查、辩论会、演讲比赛、漫画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这样,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发挥情感的导向作用,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内容与活动相辅相成
  初中的政治教材内容较为简单,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了较大的空间,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尽力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概念性知识传递的适量性,不能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将重点转移到探究活动之中来,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当然,我们在注重探究式活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沦为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
  3. 理论联系实际
  在很多学生眼中,政治学科就是讲空话、套话的学科,政治课堂就是讲假话、鬼话的课堂。这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政治学科意义的体现,原因则在于知行不合。因此,我们在政治教育中,不能单纯地讲解理论,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结合,用现实问题的分析来阐明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的分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之一。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关心世界的变化、关心社会的变化,让学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帮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
  结语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品质、思想、人格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让我们不难发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十分必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更新落后的教育观点,加强人性化教学,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教学的核心任务应是使学生掌握由已知世界进入未知世界的开门钥匙,即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智力能力的核心便是思维能力。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任何思维的成长和进步,那么无论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是多么娴熟,这样的教学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利用学科优势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就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地理位置功能已成为许多移动应用的必备扩展功能,独立LBS应用的空间遭受到极大压缩,在这种情形下,《街旁》并未退缩,而是逆流而上,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NetBSD项目诞生于1993年,它关注操作系统的设计质量、稳定性和性能。由于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宽松的许可,它常被用于嵌入式系统。
硬件创业在2013年是个越来越火的话题,虽然我是个做软件的“码农”,但咕咚网却是家不折不扣的硬件创业企业。下面就从在咕咚3年来所经历的各种坎坷和曲折里摘取一二,或许能够给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
四代架构的演进历程大众点评网创立于2003年,创业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网站从Pc端的独立第三方点评业务开始做起,逐步向移动互联网扩张。现在,大众点评网已成为日处理亿级请求的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发生深刻变化与全面转型的时期,无时无刻不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着重大的冲击。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应当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  【关键词】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工作 困惑 对策  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
【摘 要】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归纳整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析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法、诵读法等方法,明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高中  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从 2004 起由本省命题。从试卷各题的情况看,近年广东考生及格率都偏低,特别是文言文翻译的成绩。以 2006 年为例,第四大题古文断句与翻译平均得分接近及格(题分 21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老师总是感觉课程内容太简单,在教学中总是感觉枯燥,没有内容可讲,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不是主课,而且其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
ACMSIGKDD是数据挖掘领域的最高盛会,这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KDD2012是第一次在亚洲地区举行.在收录论文数量和参会人数等各方面都创造了纪录,会议还引入了诸如暑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