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师与书店选品的秘密——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新路径探析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店式微的时代,选书师这一职业,颇有些逆潮流的意味.它的出现仿佛在告诉人们:书要放在哪里,怎么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文章基于对国内外职业选书师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其与当下实体书店选品工作的异同对比分析,提出目前书店选品存在关联性弱、分类僵化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将对选书师的实践考察置于知识再生产的理论视角下,追问如何透过这一新兴业态的表象,从培养人、空间优化以及价值创新三方面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期为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书店转型与出版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2002-2018年我国12个棉花主产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生产布局指数、重心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棉花及相关行业生产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发现:①棉花产业链上游行业生产布局逐渐向我国西北内陆棉区集中,而中游和下游行业生产布局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②自然禀赋、技术创新、科研投入、政策扶持等是影响我国棉花相关行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与政策支持保证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棉花上游生产布局,为中下游相关行业提供优质棉花;同时,加强对棉花产业链中下游行业的政策改革和技术创新,切实提
基于2009-2019年浙江省89个县(市、区)旅游与文化资源相关数据,构建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评判模型,分析其空间错位情况,并通过扩展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定量探究该省县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机制.结果 表明:①浙江省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明显,依据空间错位指数绝对值将各县域划分为高、中、低3类错位区.其中,高错位区包括下城、永嘉、南浔等20个县(市、区),中错位区包括乐清、德清、江北等25个县(市、区),低错位区包括武义、江平、桐庐等44个县(市、区).②文化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
选取贵州省1976个乡村旅游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相关系数探究了2017-2019年该省乡村旅游空间特征、主导因子及其空间响应.结果 表明:①乡村旅游空间格局为“中部集聚、周边随机”和“双核心、多热点”.②高程、住宿接待能力、水文环境、地形坡高等是影响乡村旅游空间特征的主要因素.③除地形坡高与乡村旅游呈负相关外,其他主导因子均与乡村旅游呈正相关,高程的起伏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去岁第四期,算是本刊的四十周年生日刊,一场低调的纪念,就此圆满.四十年前,《编辑之友》杂志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创刊,而去岁的十一月,恰又是老东家七十周年社庆,由此还举办了一场有关山西出版七十年的回顾展,本刊作为一分子,列位其间.rn山西人民出版社的成立,意味着新中国山西出版事业的弦歌由此唱响.之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若干,由其衍生的包括本刊在内的多家出版单位相继独立,架构出山西出版的主体钢梁.
期刊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闻学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学者们纷纷提出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如何重构?研究发现,群众新闻路线是破解当前中国特色新闻事业发展困局的一个可取的、替代性重要的思路.群众新闻路线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新闻史的遵循,而且也对当代的参与式新闻、社区新闻学、用户新闻学等具有解释力,还能与专业主义的新闻观念、新闻话语构成对话关系.群众新闻路线除了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原则进行新闻生产与传播外,至少还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群众参与新闻实践,二是新闻参与社会治
在社会各行业接轨平台经济的过程中,出版阅读相关平台正在改写出版产业结构,围绕移动平台的数字阅读习惯已然形成.文章借助平台经济的原理及影响解释有声书产业的源流与现状,提出发展方向.联结作用与经济生态系统是平台经济的核心,下沉用户、剩余资源、衍生服务等优势促使有声书产业向移动平台整体迁移,全球市场前景良好.基于平台的中间人功能,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著作权集体管理预授权机制、平台关联全媒体互动阅读、PUGC模式的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未成年人电子阅读“去屏化”项目.
自2019年开始,风头正劲的互联网平台遭遇强监管风暴,其背后原因是平台垄断和数字霸权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平台发展已明显呈现出的内卷化特征,指出平台内卷化具体表现为流量焦虑、价值漂移和数字霸权.内卷化的实质是创新不足导致的内向坍缩,惯性障碍、竞争约束和平台垄断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互联网平台的创新陷阱,深层原因是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主张层面出现扭曲和断裂,导致无法突破内外部资源约束,日渐陷入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惯性,互联网平台要想走出内卷困境,必须在价值主张的驱动下进行商
互联网使新闻易得性越来越高,但回避新闻的人却越来越多.文章对中国语境下回避新闻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认为后真相时代的开启与演进为回避新闻的出现和蔓延提供了背景和土壤:新闻过载与泛化导致新闻效能感降低;“过滤泡操纵”与“回声室效应”滋生群体极化与冲突;传统权力关系解构使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辩证视角探讨了回避新闻的现实影响:消极层面上,带来了个体公共性的衰退及社会共同体消解的风险;积极层面上,有助于在后真相时代的异化环境中重构个体的主体性,刺激和驱动业态的自我革新.
随着新闻与游戏两个场域的交融互动,新闻业的游戏化转向为理解当下的数字新闻生产与媒介文化打开了新的视野.游戏化作为一种新闻实践的话语,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正在成为解构新闻生产的专业主义、价值判断与职业观念的未来力量,并发挥出改造业态的文化潜能.技术与权力的收编以及虚幻的情感投入让新闻游戏的合法性处于未知的境地,而游戏化对液态化新闻业生态的搅动,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媒体人的焦虑.游戏化并不意味着专业性的离场,新闻业要以一种科学谨慎的态度面对新闻与游戏间的逻辑张力,而公众则更要以全新的新闻素养面对数字时代游戏化的生
信息脱媒并非完全去媒,而是媒介的隐藏、简化、易得和遍在,实质是跨媒.信息脱媒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全网流动和自传播.信息的“内容元”“形式元”“技术元”“影响元”各自在脱媒传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入5G时代,要改变“人本位”的信息观,摆脱“媒体本位”观,树立“信息本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