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超越和向上求索——论路内长篇小说《慈悲》的哲理意蕴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内的长篇小说《慈悲》是其“中年转型”之作。小说虽然写了国营工厂以及生活在工厂里的工人近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但却有着自己形而上的追求,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慈悲》在对死亡事件的重复书写中,彰显了人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的命运逻辑,并追问了人在无中如何争取有、在死中如何获取生的问题。而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小说主要通过对比师傅、根生、宿小东和水生四人面对工厂秩序的不同态度来书写不同的生存意识,传达自己的生活信念,最终肯定了水生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向下超越,又能向上求索的生活信念。
其他文献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指家长和学生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而主动放弃就近入学的免费政策,选择交纳一定的费用到其他学校就读的行为。择校所承载的内容是根据选择的自由与由此产生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博士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06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指出,发展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特高压输电是破解我国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而发展
期刊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调查研究非常重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实事求是”年,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和限制,以及指导思想上“左”的干扰,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出现了一定的失误。但
阐述了在松散渣铁层及河岸漂卵石层中快速成孔,形成较大直径的旋喷注浆桩的过程。介绍了就地取材,利用渣铁做挡墙砌块粗骨料及墙体充填材料的新方法。该法既节约了大量外运的混
如何实现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教育,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保持积极态度主动探索研究等方面进行阐
在全党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之际,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位科技领域优秀的共产党员——曾呈奎院士。他生前的感人事迹,不失为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生动教材。
以具体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在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框架柱、框架梁、梁柱节点等进行设计时,应注重满足强柱弱梁、强连接弱构件的抗震要求.在组合梁设计中,应确保钢梁与混凝土翼
指出设计流程管理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关键性业务,项目设计流程管理系统是设计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设计院迫切需要利用该系统,对项目的计划、设计、控制及质量等进行有效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