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秩序,布告安民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9日一夜的放火抢劫,太原陷入一片混乱。各家各户紧闭院门,各学堂的教员和学生,距省城比较近的,有的就连夜跑回家里去了。到了10月30日(辛亥年九月初九)黎民,军队上街捕杀抢劫的人,城门口的军警开始不让那些带衣物的人出城了。在混乱中,农林学堂的学生举出代表三人赴军政府请愿,找见赵戴文、孟步云、徐一清等,提出召集各校师生协助制止焚抢的办法。军政府接受了这个意见,传集各学堂派人到咨议局开会,不料各教职员中,敢提意见的绝少,结果另组织了一个学生自治团体——省城学生联合会,推山西大学堂学生万宗藻、山西农林学堂学生李登瀛为全会总代表,各学堂又自举本学堂代表各二人,协助两总代表承办会中一切事宜,立即着手整顿各学堂伙食,分发学生武装枪弹,临晚即传下巡逻口令,分别到各街站岗,或巡视全街。从此,再没有焚抢事件。以后,白天开会讨论,夜间站岗,习以为常。
  这时,军政府乃出布告安民。其文曰:
  照得本军起义,
  恢复大汉江山;
  省垣一朝平定,
  各县早已均安。
  省外府厅州县,
  诚恐不免讹传;
  土匪乘机抢劫,
  业经举办民团;
  所有村乡市镇,
  一律保护安全。
  凡尔士商民等,
  切勿误听谣言,
  应当各安生业,
  得以地方为先。
  要知本军此举,
  实与种族有关,
  倘敢立意反对,
  兵到万难瓦全。
   都督 阎锡山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经过几天的整顿,到11月上旬,秩序完全恢复正常,在北京的同盟会员景梅九等人也应邀回到太原。阎锡山于是命令孔繁霨、仇亮和景梅九等商议正式成立都督府的办事机构。他们取法湖北军政府的组织,成立军政、参谋等部,并确定了各部负责人。
  不久,山西军政府的机关报《山西民报》就出版了,由安邑张起凤(字翔之)任报馆馆长,越南阮尚贤(鼎南)任主笔,薛笃弼任编辑。该报社论均出自阮尚贤之手。一出版,即登载《山西讨满洲檄》,各界人士争相阅读,传诵一时。
  秩序安定以后,太原街头渐渐恢复生气。军政府召募和操练新兵,一派激昂慷慨的气氛。起义城乡,军民开始歌唱颂扬辛亥革命的歌曲:
  “中华开国四千有余年,神武玄元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勘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我武维扬共和民国建,五色国旗遍三关,放开杀人心,抖起英雄胆,不翦仇虏誓不生还。”
  山西军政府对清政府的旧官吏,采用劝降任用办法,只要投降就不问罪。布政使王庆平,提法使李盛铎,劝业道王大贞,提学使骆成骧,太原知府周渤,督练公所总办姚鸿法等于起义后均被押往咨议局看管。军政府办事机构建立,各项工作稍有头绪后,这些人均被释放。■
其他文献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一、古人上班早,下班也早    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  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
期刊
太原新军    一、太原的新军    在山西,清政府的最高官员是巡抚,俗称抚台。办事机关叫巡抚衙门。  清朝末年,清政府裁汰旧军,编练新军,山西新军编定为暂编陆军第四十三协,下辖第八十五标(一标)和第八十六标(二标),直辖马队一营,炮队一营,以及工程队、辎重队、军乐队、陆军测量队、陆军警察各一个。新军中标统以下的主要军官多数是同盟会员或革命同情者,队官(连长)和士兵中也有不少是同盟会员。  新军驻
期刊
其实,从汉朝到民国的老百姓,对当下房地产“限购令”这个“时尚词汇”早已“耳熟能详”,同是限购,只不过古代“限购”的方法和目的与现在不同。  对于元朝到清朝以来的官员,政府采取的是“禁购”政策,而且“禁购令”日益趋紧。说元朝到清朝的官员购房政策连老百姓还不如,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从元到清的500多年来,当局为何要对官员实行史上最严厉的“禁购令”呢?  宋刚灭亡时,一批蒙古人跑到江南做官。这些做官
期刊
新军官兵大部分是要求革命或同情革命的,但亦有少部分是不赞成或反对革命的。第八十五标的队官满人岳桂,第八十六标第三营管带满人瑞镛,自然是不同意革命的,所以两个标在起义前把他们都囚禁起来。第八十五标第三营管带熊国斌虽非满人,但反对革命,起义时不让士兵参加,所以三营只有少数士兵越墙而出参加了革命。  起义成功之后,他却带领全营士兵开到阎锡山的驻地,对阎说:“我是保护都督来了。”阎锡山素知其为巡抚派,此行
期刊
提到犹太人,人们马上会想到三件事:一是“二战”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二是无所不精的经商之道,三是独一无二的“家教”。   犹太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人看来,既有些“另类”,又有些匪夷所思。但正是他们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才使得这个民族以“头脑聪明”、“游刃有余”著称于世。  犹太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让人惊讶甚至是瞠目结舌的方法——   书本涂蜜。在犹太人的家中,最多的“家产”不是金钱
期刊
阎锡山知道新军起义成功、胜利在握之后,马上就议论选举都督的事,于是召集温寿泉、张树帜,乔煦,张瑜、常樾、李成林、杨沛霖、周玳、赵戴文等人研究对策。阎主张选姚鸿法为都督,理由有二:一,姚鸿法原任协统,是阎锡山的直接长官,地位较高。二,如果起义失败,姚父现任兵部侍郎,事情亦好转圜。大家也都同意,但认为如果姚鸿法不干的话,就推阎锡山为都督。  起义队伍补充弹药以后,张煌派右队鲍吉庆排长带一排人到活牛市街
期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国人要自强救国。朝廷开明的官员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忧国忧民的举子们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到后来,报界、知识界、有实力的在野士绅,甚至一些王公亲贵结成共识,西太后也决定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了。  在救国路上走着的,还有一群人。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党”,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他们不立宪,他们要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1911年(
期刊
长沙至衡阳之间,渌江与湘江交汇处,有一个历史名镇渌口。  渌口是醴陵水路出大江大河的一个转口商埠(今为株洲县城),史称“小南京”。1944年6月17日,从武汉南下的日军开进了这座“不设防”的河谷古镇,在这里实行了长达367天的殖民统治。  渌口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日军看中了这块宝地,把沿线的军事指挥机关设在这里,其中包括宪兵大队、警备大队、桥梁大队、铁道兵大队、水上摩托化大队以及一座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人最早尝试拍摄电影是1905年的京剧无声影片《定军山》。然而,我国最早拍摄的新闻影片却鲜为人知,它是1911年由我国魔术家朱连奎和美利公司一位洋人共同拍摄的反映辛亥革命的纪录片《武汉战争》。  此片是唯一一部颂扬武昌起义的新闻片,制片人不是电影家,而且一位魔术家。  朱连奎以魔术方面的精湛技艺,先后在美、法、英、德等国演出,影响颇大。在国外演出期间,朱连奎对当时欧美各国正在蓬勃兴起的
期刊
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河南省准备对全省健在的在乡老红军做一次访谈。作为一名新闻爱好者,我有幸参与采访了家住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的老红军李国平。  采访前,民政局的同志对我说,老红军现在是国宝,当河南省民政厅策划这次活动时,全省健在的在乡老红军有21位,可当活动启动时,只剩下了18位。老红军都年事已高,对他们进行采访是时间紧、任务重,迫在眉睫。  这18位老红军中,有2位是全程走完长征的,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