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的社会林业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耗用也随着越来越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木材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本文从森林资源的物质性、生态性和社会性三方面进行讲述,提出我国森林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进行对策研究,因为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刻不容缓的事,所以此文从资源的配置、观念与制度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对策。
其他文献
新疆博斯腾湖东泵站是塔里木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灌溉的龙头工程,地处高寒强侵蚀地区,硫酸盐、镁盐均为中度或强度侵蚀,该泵站为块基型泵房,整体性要求较高,普通混凝土在强侵蚀环境下
采用分层取样法研究了两年生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隔行混播和同行混播人工栽培草地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和化学结合形态。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时期,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单播紫花苜蓿草地最高,其次为隔行混播草地,二者与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同行混播草地间差异极显著(P<0.01);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以隔行混播草地最大(1.27),同行混播草地次之(1.16),二者与单播紫花苜蓿草地(0.99),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牧草刈割后残茬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类物质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刈割后紫花苜蓿光合变化的机制。刈割后较
经过3年对引进国外的4个紫花苜蓿优良品种,在民勤荒漠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随春季播期提前,各个品种均有明显提前成熟的趋势。在夏季气温39℃以下和冬季最低气温-30.
以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围栏封育草地、围栏放牧草地、多年生人工草地和农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对0~10,10~20和20~30 cm三个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土壤颗粒组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样地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产生了较明显的差异。0~30 cm深度土体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年生人工草地>围栏封育草地>围栏放牧草地>农田,多年生人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