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盛行,审美还须自省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众特别是女性对男性审美的改变,造就了这样的“鲜肉”文化呢?
  近年来,荧幕上刮起一股“鲜肉风”。无论是未成年出道的TFBOYS,还是刘昊然、鹿晗、吴磊,还包含近年来长时间霸占微博各大媒体热搜的蔡徐坤等一众男性艺人,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长相柔美,瘦弱白皙。这样的特质让众多女粉丝豪爽地一掷千金,看见他们出现甚至恨不得“舔屏”,看见他们受到抨击,一定会习惯性地露出老母亲般的担忧。
  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表示喜欢这类男生。知乎上是这样来定义“小鲜肉”的:“最早是2014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性明星的称呼,相对女性明星的称呼小花而言。‘小鲜肉’指年轻、帅气的男性。一般是指年龄在14岁~25岁间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长相俊俏的男人。”这与之前备受追捧的阳刚男性形象大相径庭。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众特别是女性对男性审美发生改变,造就了这样的“鲜肉”文化呢?

性驱力的自我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谈性色变”,好像性是一件羞耻的事情。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都有类似经历:当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时,答案通常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当电视中出现男女接吻或性爱场面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捂住孩子的眼睛或换台。然而当他们成为社会主力后,他们开始用新的观点看待性。性之于他们,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而是正常需要。
  社会的多元性也造成了社会接纳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偏好都被正常化。10年前李宇春中性的打扮引来舆论的攻击,“信春哥得永生”的恶意攻击持续了很久。而如今,男性柔美的中性化打扮早被视为寻常。
  对小鲜肉们的推崇,其实是女性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不仅只能通过找个看上去攻击性小的柔弱的小男生来满足,现实中你的伴侣可能年龄比你大,做决定也会更独断一些,但不等于他无法看到你的需要——明确告诉他,在这段关系中你的渴望和需求,表达你真实的感受而非情绪化的表达,两个人相处的过程才会更加美好。
  再次,了解投射背后自身的喜好,更好觉察自我。
  在投射过程中,我们会把自己的喜好和讨厌没有保留地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其实也是离真实的自己更加近的过程:你喜欢“小鲜肉”的温顺可人,其实说明自己渴望温顺的一面被看到。你可以尝试着收集一些你喜欢的公众人物身上的特质,把他们一一列在一张纸上,那些内容相整合后的,就是一个理想化的自己。
  你也可以从情绪和感受的觉察入手。当你意识到自己有比较激烈的情绪或者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问问自己:它们来自我对自己怎样的要求和评价?这种要求和评价真的是合理的吗?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让我舒服一些?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发现你一直以来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可能是苛刻的,也有可能是在回避。
其他文献
在产业创新中,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营造高层次产业创新生态?浙江亮出关键一招——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rn创新服务机构不断集聚,大量共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实验室里的创
期刊
期刊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尤其在我们要追溯贫困的原因时.通过收集尽可能多的各种贫困定义,并加以整理和分析,最终将贫困归为四大类:经济视角下的“匮乏说”、发展视角下的“能
摘 要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特点出发,对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范畴及形态进行诠释。确定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实训教学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交叉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实践教学 实训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状态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具有生产、建设、管理等能力的应用性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确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绿茶:最适合夏天喝的茶rn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取茶树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干茶的色泽、冲泡后的茶汤及叶底都以绿色为主色调,故名日绿茶,如西湖
期刊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条件下,应用智能化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控制器的智能化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优势也非常明显,更有利于各项功能的发挥.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智能化技术的
期刊
金秋十月,神州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南全省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推进“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祖国母亲献礼.两个确保,即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
期刊
由于欧盟东扩谈判的性质在不断变化,有关各方都可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所以,关注一下德阿纳先生应(世界经济)杂志2000年6月号发出的稿约邀请而撰写的这篇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
一、了解学生,深挖教材,转变教法  以前,和大部分教师一样,仅仅倾向少数“学优生”,提问问优生,板演找优生,相反对“学困生”却置之不理,致使学优生没有被挑战的压力,进步幅度小,学困生却没有学习的动力,退步幅度大。数学课堂的气氛沉闷不堪。鉴于此状,我试着抓了“非学优生”,改变对他们的态度,主动和他们谈心,增强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用诚心来打动他们,用热心来感化他们,用耐心来培养他们,从而使学生普遍对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