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结果对比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3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3.08%,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01-01
  临床上长时间的心肌缺血、缺氧会导致部分的心肌出现坏死的表现,这种情况下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剧烈的心前区的疼痛、心律失常以及循环功能障碍等可能。相关研究報道指出【1】,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不良,而临床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以及手术干预,在预后上需要结合科学的护理才能有效的提高预后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的选择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方案,按照纵轴方向制定的护理方案,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65例中,男38例,女27例,其中下壁梗死、广泛前臂、前间壁、下侧壁、后壁梗死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14例、11例、15例,年龄范围在55-86岁,平均年龄在65.85±3.18岁;观察组65例中,男40例,女25例,其中下壁梗死、广泛前臂、前间壁、下侧壁、后壁梗死例数分别为:12例、13例、11例、15例、14例,年龄范围在54-88岁,平均年龄在65.79±3.22岁,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核对医嘱、巡房观察病情、健康宣教等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领导小组【2】,由护士长担任护理路径小组组长,由4-6名护士及护师担任小组成员,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然后先从组内急性探讨,最后再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长进行决定。(2)入院第一天开始,完善患者资料,制定执行护理计划内容,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以及临床护理科普,针对不同疾病程度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心理护理等方案,做好相关急救措施的准备以及对患者必要的康复进行指导。(3)入院第一周,患者在入院后一周,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指标以及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评价护理效果,对路径的内容进一步的核对,避免出现遗漏和错误。(4)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饮食宣教、规律用药、规范化的日常作息等,可以通过定期电话、微信、短信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主要包括: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
  1.3.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三级评价指标进行评分,按照百分制,其中大于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统计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情况,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两者之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n)%表示,两者之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结果对比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例数为35例,基本满意例数为27例,不满意例数为3例,总满意度为95.38%,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例数为25例,基本满意例数为29例,不满意例数为11例,总满意度为83.08%(X2=5.12,P=0.02),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的供血不足或者是冠脉供血突然中断引起冠脉营养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急性梗死的表现。临床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在1小时之内的死亡率达到或超过了50%【3-4】,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需要争分夺秒,而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期尤其是预后上,需要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中,针对围手术期的指标,观察组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08%,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2):176-177.
  [2]彭丽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9):69-71.
  [3]杨杰,赵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8):3002-3004.
  [4]周闵,陈智玲,李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5):161+1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学与外周血常规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8-2020年收治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观察组),35例是低增生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骨髓细胞学与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化验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WBC以及Hb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判断门诊二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征得224例门诊就诊者同意,将其纳入研究,有112例行基础分诊管理,有112例行二级预检分诊管理,前者为基础组,后者为分诊组,就诊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统计分诊情况,评估管理质量。结果:分诊正确率在分诊组(97.32%)比基础组(86.61%)高,分诊纠纷在分诊组(0.89%)比基础组(7.14%)低,P<0.05。各分诊模式下
期刊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1.一般情资料  2021年8月22日,手术室护士长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电话反馈骨科手术台上刚打开的泵管已被锐器戳破,完全不能使用,情况紧急,接下来的手术该怎么办?护士长赶紧查看手机图片,可见骨科泵管中间段有两处破口,且有10cm长划痕。包装完好,怎么会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3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X线、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判断两种诊断方式的隐性骨折诊断效果。结果:患者经过诊断后,其中核磁共振成像对骨折类型、骨折部位的诊出率为100.00%,高于X线的诊出率0.00%(P<0.05)。结论:对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可以准确找到病灶部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亚健康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以及防治措施。 方法 通过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体检中诊断出的高血压糖尿病临界患者中抽取66名作为调研对象,并对这 一组人群进行相关预防和干预措施。 结果 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及时干预后,居民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控制诱发因素,此组调研对象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发者。 结论 亚健康人群的高血 压糖尿病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状态,如及时
期刊
摘要:在所有地区中,疾控中心都属于对疾病展开预防与控制中的关键机构,卫生检验属于其工作内的关键内容,卫生检验的工作质量可以对疾控中心的防控效果与工作质量起到决定作用。通过对疾控中心卫生检验工作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让疾病防控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疾控中心;卫生检验;现存问题;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实施雷公藤多甙片基础治疗,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
期刊
摘要:探究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9年3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认知度达到95.00%(38/40)、对照组的认知度达到75.00%(30/40),试验
期刊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多合并贫血,贫血原因主要由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 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缺乏引起,而EPO缺乏又是由尿毒症期肾脏萎缩,肾脏无法分泌EPO所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综合征,由于骨髓红细胞选择性再生障碍引起,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常规检查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文章将我院收集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入院,随机抽签法将其分配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常规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为(2.76±0.36)L,第一秒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