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爆仓:电商企业非理性促销的恶果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十一疯狂促销、冬季节日促销之后,天猫平台上的品牌商家、凡客诚品等电商企业纷纷针对爆仓、配送延迟发布道歉声明。
  为何在电商屡次创造销售额记录的背后总不可避免出现爆仓,为何在没有严格考量物流配送能力后再确定促销尺度?业内人士认为,爆仓加剧了用户对于电商的不满,物流行业正常的运营节奏也由此被打乱。
  据统计数据显示,快递延误已成为当前消费者申诉的主要问题。11月份,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共受理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共10639件,其中反映快件延误的有4454件,占41.9%。
  尽管各电商及快递公司早在大促前就已纷纷加大自身在物流配送及仓储环节的投入,但在面对电商行业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并随之产生高达上亿的包裹时,物流企业内的爆仓及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在配送环节的延迟仍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快递包裹垒叠成3米多高的小山、快递营业部的门面已经“撑爆”、包裹倾仓而出泻到了门口两三米开外,这仅仅只是“双十一”后某快递营业部的爆仓场面。
  一位申通快递员透露,“双十一第二天收件到凌晨4点,早上8点又开始送包裹,估计到下星期都不用休息了。”中通相关负责人也称,“双十一”后收件量较此前暴增四五倍,“昨日晚上10点送货到广州中转中心的包裹,直到凌晨5点才完成进仓。”
  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在创下191亿超高销售额的同时,共产生8000多万件包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黄刚分析表示,按照9大快递公司平均日处理300万件包裹的速度计算,预计在“双十一”3天才能完成中转,末端配送将延续到5-8天。
  不过,这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预测。有网友吐槽,无论“双十二”促销力度再大,也不会再次参与此类促销活动。谈及原因时,该网友表示,其于“双十一”大促时所购买的商品截止目前仍未到达自己手中,若再参与“双十二”,商品到手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此外,在“双十二”结束后,12月中下旬都是物流配送的高峰期,由于派送量增加,大多快递公司已相应增加了临时快递员参与派件工作,且快件分拣由原来每天1班8小时的工作量增加至4班24小时不间断作业。投递时间也根据快递员手中快件情况,派件适当延长至晚间等。
  大促结果远超物流企业负荷极限
  针对电商价格战及节日促销期间快递普遍存在的延误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商大促期间电商企业的销售额几乎均呈几何线性增长,因此即便物流快递企业在此前就已做足了相应的人力准备,但大促后所产生的快递单量远超出各快递企业的预估范围,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方面的压力将变得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申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在谈及该问题时表示,每逢电商大促时期,公司所揽件的包裹根本来不及分拣,大量的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中转站,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就会延长。而快递企业在爆仓后,已到达的货品还未送出就没办法再揽收新的包裹,“这就导致了上一站无法继续往这里发货,并随之跟着爆仓,最终导致连环爆仓现象的产生。”
  不过,一位物流从业人员坦言,人们在电商大促及节假日期间网购量急剧上涨的同时,各大快递公司在运力方面的配备远不足以支撑如此负荷,因而出现“爆仓”现象,造成送货时间延误也在意料之中。
  “我们日均发货4万件左右,逢节日大促每天发货量达近20万件,较平时上涨4-5倍,原有的配送任务肯定无法完成这一工作量,但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一时半会也招不上那么多人。”
  电商竞争亟需回归理性 合理促销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电商大促活动以透支快递工作人员身体为代价,不仅牺牲了很多资源,也非常不人性化,“快递公司不仅承受不了这样的状况出现,同时这也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爆仓在使商品配送速度无法得到保证的同时,配送质量也成了无人顾暇的“缺口”。
  另一方面,电商大促终致物流频繁爆仓,也反映了当前国内消费者普遍存在的畸形的消费观及“唯价格是图”的恶性市场竞争格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指出,欲缓解电商大促期间物流爆仓等问题,需从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在信息方面的沟通着手。高博轩表示,电商企业应通过信息收集和数据模拟等方式,科学预估特殊时期企业的销售量,并将预计结果进行公告,从而让快递公司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物流高峰期。
  但就对电商整体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而言,当前电商网站诸如“双十一”、“双十二”的促销模式还应做出相应调整及改变,如拉长企业促销时间,并利用市场来调节、最终促进供需平衡,以使网购市场回归理性的发展与竞争阶段,并最终缓解爆仓现象的持续发生。
  徐勇亦对此表示,电商企业应合理运用市场竞争规律,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消费者日常网购生活中对快递服务需求。徐勇告建言,“在物价部门的指导下,旺季时快递公司应将价格提上去,这样既可以保障服务品质也可以避免导致爆仓。”
  而在物流配送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各快递企业应不断扩大自身生产场地、配送团队、增加快件分拣设备、运输车辆以及手持终端的投入;而在包裹数量急剧上升的时期,企业还应适当给物流配送人员增加一定量的收入,以从积极的角度使其主动提升派件效率。
其他文献
12月11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多名潜在买家进行磋商,拟出售统一旗下两家全资附属公司所持有的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共计47.83%股权。统一企业中国方面表示,此举旨在改善公司资产利用效率。截至目前,统一企业中国还没有就有关出售事项订立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协议,但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该出售事项一旦落实,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在适当时候另行发表公告。在昨日宣布出售今麦郎饮品后
期刊
让黄氏响声丸这个十几年的老品牌焕发了新活力,短短1年的时间,销量从3000万奇迹飞跃到1个亿,增长2倍还要多。回顾黄氏响声丸一年下来的操作,如果其中有什么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所借鉴,那就是对目前中国OTC市场的有效把握和对市场细分策略果断颠覆。  老产品突破面临瓶颈  虽然已经有10年多的销售历史,可是黄氏响声丸销售业绩始终处于不温不火之中,一直没有突破过亿,且在03年下滑到3000万。黄氏响声丸的
期刊
2012年12月25日,国美公布了2013年-2015年企业战略规划。新战略的核心是,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线下实体店重点围绕一级市场,巩固和开发二级市场,线上的电商渠道模式寻求可盈利。  国美总裁王俊洲透露,国美多渠道的发展战略,与国美20多年的经营理念一致,也与大股东黄光裕的想法一致。王俊洲表示,国美电子商务在未来2-3年内,将占到销售额20%到30%,使电商平台能够反哺实体店。  在消息宣布
期刊
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经历了“千团大战”后,依然能够领跑团购市场的公司已经寥寥无几。  近日,美团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全年交易额突破55亿元,其中仅12月份交易额就突破8亿。充足的资本使得美团在全国“攻城拔寨”的团购大战中,迅速获得规模效益。美团网CEO王兴证实,公司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盈利。  与此同时,已经停业的24券正式宣布关闭,这让24券重启或者转卖彻底无望。24券创始人兼C
期刊
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经历资本盛宴后进入“寒冬”,市场活跃度大幅下降,基金募资、投资与退出持续疲软。激烈市场竞争与退出渠道收窄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逐渐进入深度调整期,洗牌与整合加速进行,行业生态也正呈现出新的面貌——投资价值回归、竞争格局多元化、政策监管趋于明朗。而梳理这一转变背后具体而微的事件,则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真正意义所在。基于掌握的市场运行状态,盘点行业热
期刊
2012年12月26日,中石化旗下电子商务购物网站易捷网正式上线了江西专区,这是继两天前河北专区上线后,易捷网本月推出的第二个省市专区。目前,易捷网省市专区已经达到十个,更多省市也将陆续开通。  自2012年年初易捷网上线北京专区以来,中石化打造的电子商务网站已初具规模。在此起彼伏的电商大战喧闹中,中石化显得异常低调。布局电商,中石化究竟意欲何为?  网上易捷  2012年1月1日,中石化推出了B
期刊
从2012年11月开始,蒙牛公司下达通知调整组织架构,重新竞聘上岗。本报获悉,此番调整主要涉及到三个核心部门——常温、低温、冰淇淋合并成一个部门,这对销售体系的员工影响较大。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区经理称,原先每个大区都分别设有大区经理,每个大区经理下边又都有副经理、省区经理,然后还有普通业务人员,现在合并成一个部门,意味着以前常温、低温、冰淇淋、PET(指乳酸饮料等)业务需要四个区域经理而现
期刊
在伦敦多彻底特酒店的会客厅里,傅成玉表示,“中国的石油人一直都有一种劲头。”也许正是凭借这种劲头,傅成玉从基层一路干起,到现在成为全世界第五大企业中石化的掌门人。他此次到伦敦,是要接受世界能源领域的“奥斯卡奖”——由能源情报集团颁发的“全球石油业年度领袖人物”大奖。  能源情报集团评选的“全球石油业年度领袖人物”大奖是世界能源产业中首屈一指的重量级奖项。这个奖项之所以在业内拥有非凡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应纳消费额核算、计算的特点,结合消费税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实践积累,合理筹划,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提高了企业效益。  [关键词]纳税筹划 计税价格 合理避税 节税  消费税对于应税消费品生产企业来说,税负一直比较重。如何结合相关政策,合理、全面、系统的纳税筹划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理利用包装物押金进行避税  根据相关法规,实行从价征收的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一起出售的,
期刊
[摘要]中国企业历经30年的改革历程,曾有无数的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不堪一击、昙花一现,而却有一批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常青树”般的样板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如同产品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同等重要,而一个企业的雇主品牌则是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一个企业而言,基于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雇主品牌的塑造就尤显得重要。本文以海尔为例,剖析企业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