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还是“新民俗”吗?

来源 :财富生活·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pc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那天,去电视台做节目,休息的时候,我与上海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聊了起来,当聊到电视节目收视率时,谁料想他无奈地告诉我,还“收视率”呢,现在恐怕你应该问我“开机率”几何了。我顿时无语。
  20年前我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过传播学,那个时候网络媒体已经急起直追,我知道,当时如日中天的电视节目总会由盛而衰的,但不知道电视衰落得如此之快。于是,我想到了曾经大红大紫的电视综艺节目,情况可能也大致如斯。比如中国人过年看春晚,这类节目应该算作“综艺”或“泛综艺”的晚会型节目吧,作为最受观众欢迎的電视节目类型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就一直以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节目形态从最开始的综艺晚会节目发展到现在的真人秀节目,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至于人模人样的艺人都想法设法要朝春晚里钻,为什么呀,吸引注意力啊!要红要紫,混个脸熟,非得这样的平台来造就。平心而论,三十多年来这个综艺平台确实也造就、发现和培养了不少人才。
  前些年老是有人问我,春晚能否算作中国人的“新民俗”?我说,叫不叫“新民俗”可以讨论,因为春晚这类综艺节目还在发展变化中,而民俗是千百年来的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从不否认三十多年来,春晚从一台早期“茶座式”的晚会,发展成为如今亿万中国人知晓度最高的节目样式,不仅为广大观众带来精神愉悦和艺术享受,也为改革开放40年留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台春晚的变化,可以说就是近几十年来一部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史。春晚以“综艺”的形式,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是不容置疑的。
  那些年,还有一档叫《正大综艺》的节目,也是火得一塌糊涂。记得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一家人围坐在荧屏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吸引了无数如饥似渴获取知识的受众的青睐,那个节目告诉公众诸多域外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知识,从芬兰的“午夜太阳”到亚马孙河流域的“口嚼酒”……应有尽有,它还引进了海量的海外优秀影片,大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节目片尾歌曲《爱的奉献》也因此火遍大江南北。
  电视综艺节目走过三十多年,《正大综艺》节目多次改换节目内容与形式,后来据说销声匿迹了;“春晚”呢,还会办下去,因为它所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新一年的家国之梦、新一年的个人期许,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丰富,我想,春晚这种综艺节目会越来越难办。
  说到底,亿万民众就是一座大山,做综艺节目的人,要顺应这个大山,因地制宜,而不是相反。社会发展如同疾风骤雨,民众的娱乐生活和审美需求明显变化。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使用明星是吸引眼球的最便捷的方式,明星资源成为众多综艺节目竞相追逐的对象,结果综艺节目捧红了众多流量明星,而明星嘉宾的片酬胃口也越来越高。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的成本日趋升高,而节目质量不见提升,操作模式上缺乏创新,渐趋保守,同质化和过度娱乐化等问题随之而来,少数明星霸占屏幕,过度曝光,也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老话说:“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如今,社会的主体消费人群与传媒条件都变化了,再坚持以往那种大呼隆式的“综艺”玩法,恐怕就有“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之嫌了。前几年对于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的晚会型综艺节目,我曾经留意一些年轻朋友的注意力,他们对这类节目显然已经不甚了然,甚至兴趣全无,味同嚼蜡了,他们宁可参与网络综艺,或者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难道不是“鸡肋”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我在本文发出了春晚还能不能成为“新民俗”的疑问,而我的这种忧虑绝非危言耸听。
  那些热衷于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的综艺节目操作模式的才子导演,自我感觉不能过于良好,因为社会已经变化了,老百姓的民俗生活样式也在不停变化,有人曾经以动物举例,不甚恰当,却也形象:改革开放前人是“蚂蚁”,勤勉地劳动,换取自己的生活资料;几十年改革开放,许多人成为“孔雀”,总想“开屏”,显示自己的美的存在;如今信息文明时代,人们已经变成“蜘蛛”了,忙着编织自己的网络和朋友圈,愉快地或是艰难地生存,不太迫切需要“注意”或是“被注意”,更重视自己的“意图”能否实现,自己的IP能否放大,所以,娱乐文化市场再搞“注意力”经济那一套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若是综艺类节目还是靠那些只搞噱头、不对内容加以赋值的话,那么很可能是无人搭理、颗粒无收。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综艺节目,还是会关注的,但这种关注不仅仅是“笑过就完”“娱乐至死”的短暂体验,人是一种精神的社会存在,并非只是满足于衣食住行这样的物质需求,还有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如何找到心灵归属的精神追求,更值得人们追求。
  就综艺节目的看点而言,创制者的眼界与格局应该更广阔一些,重视节目内容价值的放大与人性的关怀,节目才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眼下,应该放大网络综艺的体量和细分受众市场需求,技术和资本向网络综艺倾斜,弱化传统电视综艺的操作模式。注意力经济还是要的,明星的身体意义与符号意义只有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上与当下的普通观众更为贴近,综艺节目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讨论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进行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的体检人员共计160例进行回归性分析。收集所选体检人员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对比其相关数据和指标。结果:21~35岁之间的检出率为24.32%,36~45岁之间的检出率为37.74%,46~65岁之间的检出率为86.67%,65岁以上的检出率为70.00%,对比不同年龄段体检人员的检出率,46~65岁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65岁以上的检出率,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男性检出率为48.65%,女性检出率为50
目的: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单一检测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贵州省仁怀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5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体检者实施HPV、TCT检查,以最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经分析,TCT检测的阳性例数为416例,HPV检测的阳性例数为442例,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为179例。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检测准确率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中联合检测法的敏感
目的:研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予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合检查结果分析50例患者肝纤维化的具体情况。结果:最终确诊肝纤维化阳性47例、阴性3例;通过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共检出肝纤维化阳性46例、阴性4例,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共误诊1例,漏诊2例,组间差异(P1=0.0786)无统计学意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度为94.00%、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66.67%;实
目的:探索分析在多层螺旋CT精确引导下实施肺外周肿物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将肺外周肿物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均以拍片或纤支镜方式获取样本,研究组150例均在多层螺旋CT精确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理检出率高达100.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94.67%(P>0.05)。研究组一次检查成功率高达93.33%,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检查精确度A级率高达96.67%,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69.67%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中p BL教学法的应用成效,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在2017及护理专业中共抽取了6个护理班,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组中采取PBL教学法,在对照组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课堂满意度明显较高。结论:PBL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适合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教学中。
目的:念珠菌阴道炎检验过程中分别使用培养法、凝集法和镜检法,对比三种检验方法效果。方法:将念珠菌阴道炎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二组和三组。一组采用镜检法,二组使用凝集法,三组使用培养法,观察三组检验结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检验结果对比中,一组阳性率是93.02%,二组阳性率是77.90%,(χ2=21.324,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三组检验结果对比中,一组阳性率是93.02%,三组阳性率是76.74%,(χ2=22.976,
目的:以健康教育材料适用性评价工具(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Materials,SAM)作为标准制作麻腮风疫苗健康教育折页,与目前使用的麻腮风疫苗健康教育折页进行效果比较及评价,为社区健康教育折页的制作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六月龄前来接种疫苗的小儿家长为调查对象,以现有麻腮风健康教育折页为对照组,以SAM为标准制作的麻腮风健康教育折页为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折页进行阅读,并完成问卷调查。结果:①知识获取程度两组比较:总分、流行病学知识得分、接种知识得分的平均分试验组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随访对高危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辖区内的102例高危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早期干预+随访)与对照组(仅随访、未干预),各51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Q各指标评分较高;观察组家属满意率(98.03%)高于对照组86.27%,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干预+随访能监测高危儿神经发育情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崇。
“全能王”——苹果来自丝绸之路的礼物  苹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和产量最多的水果,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产地,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  西谚有云:“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比起水果家族其他营养成分偏科的成员,苹果的营养较为全面和均衡,并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非常适合儿童、老人和病患食用。市面上常见的苹果种类单果的重量在150克到300克左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2020年11月20日,寒气逼人,冬雨刺骨,一名穿着露肩礼服的00后年轻女孩在《中国好声音》总决赛舞台上接过了冠军的奖杯,成为了《中国好声音》第九季年度总冠军,尽管5天后她就献唱了张艺谋新片的推广曲,但并未激起水花,甚至连她的名字“单依纯”都没什么人能记得。冠军凄风苦雨的状态可以说是当下综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