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参与海上丝路建设方略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促进广东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促进广东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广东应从制度供给层面推进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总体规划、建立合作机制,从经济发展层面制定具体的项目投资目录、创新经济合作形式,从文化建设层面打造高端人才智库、发展丝路文化产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 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2-0028-05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思路”(GD13CYJ14);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式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GDOU2013050249)、“广东省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研究”(GDOU2013050252);广东海洋大学东盟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东盟设施联通合作机制与路径研究”(201501)。
  [作者简介] 杜军(1977 — ),湖北麻城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管理、海上丝绸之路。
  一、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促进广东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
  拓展发展空间。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助于广东加强与沿线国家工作对接,推动与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人文交流、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而且有助于打通广东与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之路,拓展广东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促进文化互学互鉴。人文交流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环节。开展海洋文化艺术交流、古新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海洋旅游合作等活动,将激发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多元共生,促进文化互学互鉴,进一步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凝聚力与国际影响力,实现广东与沿线国家之间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形成共同的发展理念,增进彼此之间政治互信。
  睦邻安邻富邻。面对周边国家地缘政治、非传统安全以及南海问题的紧张局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沿线各国在维护地区安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宽领域共赢关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经贸合作寻求新的战略契合点。增进广东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有利于打造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合作环境,以推动区域合作来实现地区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发展。
  (二)实现本省跨越式发展
  促进转型发展。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建设双边贸易合作机制促进国内外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将加快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发展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海洋强省。广东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海上运输通道,对内能大力发展以石油、化工、钢铁、制造业等为主体的临港重化工业以及休闲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对外能加强与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合作,引导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沿线国家建设基地,延伸产业链。
  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可打造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国际化港口城市群,构建以东盟为基础、立足于东南亚的海洋战略经济带,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加强辐射能力,激发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创新驱动、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新增长极。
  二、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优势与外部机遇
  (一)广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优势
  1. 经济优势
  广东GDP总量在2014年达到了6.78万亿元,占全国比例11%,连续26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广东的金融、科技、航运、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一切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广东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2.贸易优势
  广东与沿线各国贸易往来密切,特别是与东盟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额上达到了1022.21亿美元。另外,广东每年都会在广州定期举办广交会,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云集广州,这无疑推动了广东的对外贸易发展。广东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4年达到了1.077万亿元,占全国约25%,如图2所示;另外,根据广东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广东与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如表1所示。
  3. 历史优势
  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始于秦汉时期,根据《汉书地理志》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汉代将岭南番禺、徐闻、合浦作为始发港口,与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进行对接,这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其中,广东的徐闻县是历史记载最早的丝绸之路港口。在随后的魏晋时期进入了发展时期,根据史书记载,东晋王朝将广州(今广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辟了从广州进入海南东部海域再进入到南海的线路,这又是一大进步。而到了隋唐宋时期,广东的海上贸易进入到了鼎盛阶段。广州成为了不仅仅是重要的港口,也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大都市,承接着来自各国商人的各种商品贸易活动。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广州依然是南方最重要的贸易通商城市,特别是在清朝,设立“广州十三行”,使广州成为了外国唯一可以进行贸易的中国口岸。这段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广东对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具有浓重的历史优势。   4. 华侨优势
  广东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沿海各国广泛分布着来自广东的海外华人华侨。从近代以来,广东就出现了“下南洋”等移民的浪潮。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东南亚海外华侨就达到了500万之多,其中来自广东就达到300万,占据东南亚华侨的近60%。而经过了近一百年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来自广东的东南亚海外华侨达到了近1500万。广东华侨在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是一项非常好的优势资源。2015年3月11日起,广东设立了海外华侨经济合作资金,募集来自海外华侨华人的资金,以民间的力量来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二)广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外部机遇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包括广东在内的沿海省市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发祥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加强与东盟各国、中东、东南亚、欧洲等沿线各国的贸易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合作。广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同东盟各国的友好发展,并积极投入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未来广东会有效利用好自贸区这一平台,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亚洲投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的扶持。亚洲投行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9月召开的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七次常委会上也提出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将更有力推动广东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粤港澳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加强同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更为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三、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制度供给层面
  1. 推进相关的地方性立法进程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广东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决策,有必要推进省级层面的立法工作,可考虑制定《广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条例》,明确参与海上丝绸建设的重点与着力点,并对各相关主体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与法定等,同时可考虑研究《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投融资条例》,在法规层面规范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投融资行为以及明确具体的注意事项。
  2. 完善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目标体系
  需结合国家的整体战略,依据“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原则,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对沿海与内陆地级市做出总体部署与功能定位,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目标体系,明确实施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推进。省级层面可考虑成立高规格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统筹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实施,协调好各方资源与利益,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高效率运转。市一级层面也可据此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市的参与建设。
  3.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合作机制
  要加强与周围各省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金融、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在跨区域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做到分工明确、目标一致、错位发展;在省内各市之间,构建信息互通、货物运输等交流平台,加强广州、深圳、湛江、珠海、汕头的港口建设,建立海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海上服务能力,发挥群策群力效应,努力将广东打造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海上强省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的交流合作,如参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与东盟各国在贸易、文化、科技等进行密切的往来;为了确保合作机制能顺利开展,在设立机制的时候应该秉承灵活性原则,充分研究各国内部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机制,制定出让各参与国之间互利共赢的最佳方案。
  4. 营造更加透明、公正、法制的市场环境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最终要依赖市场进行有效运作,市场主体应该在广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核心角色。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清理收费项目,不断为企业松绑和市场松绑,同时借助广东三大自贸区的建设,倒逼政府改革升级,应公布公开省级和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市场准入层面,应加快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投资权限,使企业投资便利化,同时保护本地与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且应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透明、公正、法制的市场环境。
  (二)关于经济发展层面
  1. 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项目投资目录
  广东政府应依托自身优势,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制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契合的高端项目投资目录,通过项目引导的方式,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大型的公共性项目,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引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公私合营;对于竞争性较强的高端项目,政府可完全放开,通过竞争招标的形式,由竞标成功的企业进行自主建设,政府执行监管职能。
  2. 引入民间资本、强化金融供给
  广东是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民间资本有能力也必须成为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力量,政府应提供有效平台,主动引入民间资本,提升与民间资本合作的空间。应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在经济、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应鼓励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并为其创造良好条件。政府可成立具有政府性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基金”以及具有区域性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发银行”,同时也可鼓励民间资本成立相应的开发性基金,与政府基金形成互补,为推进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3. 创新经济合作形式与平台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众多,且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与广东经济形成广阔的合作互补空间。广东可争取国家支持,发起成立“环南海经济协作区”,打造环南海经济共同体,环南海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原料、土地、劳动成本廉价,适合进行产业转移与经济投资;可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论坛”,一年举办一次,共谋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广交会在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影响力,可在广交会上单独成立海上丝绸之路专馆,进行相关投资及产品交易的洽谈;进一步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作用,可在2014年首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引入电子商务平台,丰富贸易活动举办形式,不断增强其区域乃至世界影响力。   4. 推进海运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互联互通牌”
  广东有效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提之一,是能够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而这一切需要有强大的海运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显然广东在港口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等大型良港,在货物集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进海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私合营的形式,拓展港口的运营空间,不断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鼓励大型载重船舶的制造与运营,节省货物运输的成本;建立海上驿站,为过往船只提供生活补给、维修等便利服务。
  (三)关于文化建设层面
  1. 加快人才培养,打造高端智库
  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在加强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应鼓励本地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尽早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贡献智慧。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应注重高端智库建设,广东拥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可让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率先成立相关的高端智库,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谏言献策,同时政府应鼓励民间智库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使广东成为人才强省、智库强省,以此来助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 创建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如湛江的徐闻,阳江等地,已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阳江“南海1号”的发现与开发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体现。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丰富,应加快开发力度,在推进文化申遗方面做出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形式、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对文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打造文化产业园、文化博物馆、文化游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观光路线,通过游轮观光与实地观光的形式,吸引游客参与。
  3. 融入现代媒体,宣扬广东文化
  应借助现代媒体工具,提升文化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可成立广东文化门户网站,呈现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文化内容,并开发多种语言版本,契合沿线国家的语言需要;可拍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记录片,记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以及到现代的变迁过程,并突出广东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积淀;还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社交平台,灵活多样地宣扬广东文化。
  4. 加强文化合作,增进人文交流
  可与沿线国家共同倡导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合作论坛”,共商文化合作,合作论坛每年定期举行,举办地点在倡导方之间轮流更换;可与沿线国家互相举办文化交流年,此举既让广东民众了解沿线国家的文化,也让沿线国家了解广东文化;广东与沿线国家可通过加强旅游合作的形式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带,以旅游带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广东与沿线国家还可鼓励民间交往与友好往来,可互相派遣留学生,实施青年交流项目,鼓励青年一代的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1] 卢昌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 决策咨询,2014,04:5-9.
  [2]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04:1-8+131.
  [3] 朱小丹.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R].广州:广东省人民政府,2014.
  [4] 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On How Guangdong Participates in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Du Jun
  ( ASEA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88 )
  Abstract: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s strateg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mutual benefits of Guangdong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ad and great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Guangdong sh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establish cooperation mechanisms in terms of legislation; set up investment catalogue and innovative form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economy; and build high-end talent think tank, develop the Road culture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culture.
  Key words: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Guangdo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收稿日期: 2015-10-01 责任编辑: 垠 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及中长期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规范。方法68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应用联合药物
<正> 读书是几千年来传统教育的主要学习方法,然而这样一个重要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为大家所忽视,致使许多学生由于未能正确掌握读书方法而在自学数学书籍时遇
<正> 在15—16世纪的数学著作中,两个量相等是用单词来表示的,例如,在一些公式中曾写着aequ或aequalis或aequaliter(拉丁字的“相等”,“等于”),或facit(做,组成)。大约在英
后发地区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明显缺乏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而保留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古朴的文化习俗,却能成为不可复制的稀缺优势资源。后发地区发
目的:探讨先天性降主动脉缩窄合并左心衰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例先天性降主动脉缩窄合并左心衰患者行胸腹联合切口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前针对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数字抽取选择本校附属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护生200名进行研究。所有参与研究护生给予一般调查量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两组入组后均实施常规治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围体外循环期患者血浆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P组)和对照
[摘要] 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需要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步增长,因此,优质需求的增长就是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基础。中国在扩大优质消费需求和优质投资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足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但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把这些潜在的优质需求变为现实的优质需求,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增长。  [关键词] 优质需求 全面改革 长期健康增长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要]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要从形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加强沿线智库合作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一步进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战略对接 自由贸易网络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