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后环节中的劳动成本与自动化和智能化

来源 :今日印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人工成本较大的传统印刷业来说,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之一。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招工难,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低等严峻问题,企业不得不寻找各种途径来解决降低劳动成本问题。本文通过对印刷业印后环节特点和成本上升原因的分析,指出印后装订工序再也不能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印后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由之路。劳动成本上升反而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联动线产品研发制造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印刷的速度和效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对印刷各环节特别是印后环节的挑战。印后精加工成本的投入,远低于产品附加值、商品促销率等使用价值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后加工是决定印刷产品成败的关键。
  印后加工的關键,就是要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先进齐全的印后设备。印后装订环节一直对廉价劳动力和技术机长长期依赖,探讨印后加工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论述劳动成本上升不是坏事,反而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联动产品研发制造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印刷业竞争与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劳动力成本上涨
  10年前印刷行业就开始探索如何转型,10年间印后装订环节则由于工艺复杂、设备落后,仍陷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困境中,成本上升的问题日显突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一线技术员工短缺;②新生代员工自我意识强,不愿从事重复枯燥工作;③新兴行业的的工作更吸引印刷企业的年轻优秀员工;④新招员工平均在企业工作周期短,技能培训成本增加。
  我们以第④点,即其他行业的人才竞争为例: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薪酬水平都使印刷企业面临尴尬,这又是一个牵涉到劳动成本提高的问题。成本的上涨使企业面临无利可图的局面,尤其以装订为主的企业更是难以发展和生存。
  自动化、智能化联线设备可代替劳动力而降低劳动成本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印刷厂劳动成本增长的环节不在印前和印刷环节,而是在印后环节。印后环节中自动化智能装备技术普及率还很低。应用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对后道联动线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进行改造和提升,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由于国内没有印后精装联动生产线制造商,进口一套完整全新的智能型精装联动线,须投入上千万的资金,这在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有能力做到,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二手精装联动线在国内畅销的主要原因。随着印刷厂对二手精装联动线的不断使用,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了:二手精装联动线出产年限较长,无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机器操作调整的准备时间过长,维修成本高且依赖于二手机整修厂和外国专家,对机长的操作技术要求过高。因此,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联线设备是一条必由之路。
  自动化智能型印后装备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印后装订生产环节中用工量多、工艺复杂、效率低,劳动成本高,加上大部分企业无自动化的联线设备,有活不敢接。因此,迅速开展精装印后装备技术改造势在必行,印后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联动线的发展,才能帮印刷企业走出困境。
  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印刷业对高端自动化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后自动化设备具有迫切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国外的精装书占20%左右,而国内精装书的比率还很低,所以这个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高端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无疑可以有效地降低印刷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但对员工技能差异趋势影响大、且资金积累并不丰厚的中小企业而言,引进国产的适用性自动化智能型联线设备会是一项最好的降低劳动成本的途径:国产机投入成本仅进口机的1/3,而达到的效能可达90%,投入的操作工比国外二手设备的要少。如果将联线机配备智能化的系统,使印后加工流程通常,消除各工序之间的隔阂,缩短循环周期调整时间,操作简便,可减轻对操作工依赖的程度,使质量与效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印后自动化智能联线设备提供了机遇和市场
  纵观国际印刷行业的发展,印后技术的进步主流方向是明确的,联线化、智能化、自动化,降低对“人”的依赖,减少中间重复,低效,体力的劳动。换句话说,就是劳动成本的上升,恰恰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介入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它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升产品结构的机遇。
  当前,我国面临印机后道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而下游的装订印后企业的产业升级对印后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高端设备。在中高端印后设备领域,具有研发和制造替代进口设备能力的国内企业凤毛麟角,上海紫宏机械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一直是国内折页机、三面切书机、精装类单机与智能型联线机的领先企业,他们在多年长期积累基础上,经过技术集成和创新,研制的智能型精装联动线产品群,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精装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降低劳动成本提供了实质性帮助。
  精装联动生产线素有工艺复杂、加工难度高的特点闻名于印后装订领域,放眼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制造商,精装联动生产线也因此赢得了印后装订领域“皇冠明珠”的美誉。以往,这颗“皇冠明珠”一直被国外企业所拥有。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对国外企业在我国印刷业的垄断提出了挑战。精装联动生产线的技术含量高,不是哪家企业都能做的,即便是国际市场上能够提供相应产品的也只有很少的企业。5月在北京举办的China Print 2013展览会上,上海紫宏的智能型精装联动生产线将正式精彩亮相。
其他文献
汇聚优势,完整合二为一  对于佳能与奥西的合并,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奥西原有的大规模打印产品是会独立存在还是融合到佳能的产品线里面呢?对此,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专业打印产品本部宽幅面打印机产品中心总经理和地润-(Junichi WACHI)解释道:“其实,奥西和佳能的产品线在业务上并没有过多的重叠,反而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因此双方仍然会作为各自独立的产品线运作下去。不过从销售和服务的角度来讲,
期刊
5月15日,由今日印刷杂志社主办的“2013年中国数字印刷联盟高峰年会”将于China Print 2013展会开幕的第二天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届时,您可以与印刷界明星人物同场交流,直面高端思想:您可以听国际大师及成功名企授课,汲取前沿智慧。这一次,最有价值的人脉商圈齐聚峰会,将创造无限商机;最具活力的企业领袖群贤毕至,将联盟共谋发展。  无论是印刷设备制造商,还是印刷服务供应商,作為
期刊
印领未来 再创新高  作为继Drupa 2012国际印刷展之后德国高宝公司参加的第一个中国同时也是国际性的印刷展会,高宝公司高层对此十分重视。“本次展会,高宝公司展区位于W1馆,展出面积达1050m2,创历届之最。单从展出面积来看,虽然这几年面临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在这几届的China Print的面积一直在不断增加,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说明了高宝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不断增长。”高宝公司中国
期刊
第二部分:数字印前技术及其设备——图文数字化处理及其设备  加网类型及其特点  2 调幅加网  调幅加网简称AM,是按照某种排列方向、某种形状、某种空间频率,将多灰度级图像转换为面积不同网点二值图像的过程,如图2-39所示。  调幅加网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网格排布的“阈值数据阵列”,阈值数据阵列也叫“数字式网屏”。加网时,用阈值数据与图像像素的灰度数据或图形/文字的网点面积率数据进行比较的结果,判断
期刊
3月26日,惠普表示HP Indigo数字印刷产品线发展势头强劲,自2012年Drupa国际印刷与纸业展览会以来,其硬件部门取得了显著发展。  惠普同时宣布HP Indigo 10000数字印刷机在全球范围内上市,目前已有16台设备安装于世界各地。  作为第一台具有胶印品质的B2规格数字印刷机,HP Indigo 10000数字印刷机帮助印刷服务提供商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广泛的数字印刷应用拓展业务。 
期刊
创建自适应版面的四种规则  在lnDesign CS6中,利用“创建替代版面”和“自适应版面”功能,可以显著减少针对跨媒体出版中基于不同页面大小时内容重排所需的工作量。内容重排时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自适应页面规则,软件会自动将文本样式复制到新样式组,从而进行快速的定位排版。在在InDesign CS6中共有4种自适应排版规则,分别是基于缩放、基于中心、基于对象和基于参考线的规则。  ①基于缩放:是将
期刊
青岛恒美纸箱包装有限公司地处青岛即墨,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能力,可为顾客提供从设计打样到生产瓦楞纸板、纸箱、彩面纸箱、纸盒以及托盘等纸制品的一整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  即墨地区的包装市场很大,对于印品质量要求高,包装业务大多以出口为主,对印刷品质量要求比较严格。  上海通辉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CB58大规格四色胶印机,无论是纸张的适应性,套印、實地、网点的扩大率,自动化程度、人性化操作
期刊
4月2日,罗兰中国携手罗迪精密股份有限公司(DBE)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新品发布会,与多家媒体共同分享了DBE公司在数字喷墨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首先,逻兰数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罗兰中国”)总经理小林先生致辞。他提到,近些年全球数字化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歐洲和美洲市场。罗兰公司清楚地意识到在近些年不断向海外市场进军过程当中,如果不能跟上中国市场的
期刊
印刷产品通常由三大工序完成,即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印后指印刷以后的装饰工序,没有印后加工,印品就无法成为读者、使用者所需的阅读品或使用品;印后加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印后书刊本册等的装订加工(即对印品的装饰加工);二是印后包装装潢加工(即对可包装物品进行的印后装潢加工)。  印后是一道非常复杂的工序,工艺上可变性大,如书刊装订的装法就有14种之多(常用的有5种),订联方法常用的也有四五种。包装上除
期刊
方正笔迹版权保护系统是结合笔迹鉴定技术原理研发而成,主要应用于印刷品的版权保护,使得处理后的印刷品携带不同的笔迹,整个实施过程中在不破坏印刷效果和不增加印刷成本的情况下完成。当市场上需要鉴别印刷物的版权真伪时,就可以利用方正笔迹版权保护系统的笔迹鉴定部分判定接受鉴定的印刷品携带的笔迹内容,从而判断出真伪。  法律上笔迹鉴定是根据人的书写技能习惯特征在书写的字迹与绘画中的反映,来鉴别书写人的专门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