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食品消费的发展与革命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出现人类已经有七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食品消费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发生了六次饮食革命。
  饮食消费三大发展阶段
  饱腹消费的初级阶段。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我们的祖先就一直探索着“吃什么”和“怎么吃”。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饥不择食,有什么就吃什么,凡是能够充饥的东西都往肚子里塞。直到由狩猎到以植物性食物时,食物的来源才有了较稳定的保证。火的利用,才使人类饮食由生食进化到了熟食。这时期的饮食特点,主要以生存而消费,以吃饱为满足,以数量为主要宿求。营养缺乏是普遍现象,人们的体质较差。
  口福消费中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由经济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新品种和新技术,农产品生产量剧增,品种更加多样。加之食品工业的兴起,多数食品实现了由生物型向工业型转变,食品种类愈加丰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食品消费不再只是生存的需要,而变成一种享受。人们不再是有什么就吃什么,而是什么好吃就吃什么,于是食品消费进入了口福消费阶段。在我国,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快加入了口福消费行列。
  保健消费的高级阶段。由于口福消费日益精细、营养、方便、便捷,导致营养过剩、失衡,诱发了高血压、肥胖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流行。针对这些弊端,在科学饮食的引领下,人们开始探求“吃什么”的问题,使食品消费进入了保健消费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变化。不再把口福作为食品好差取舍的标准,也不再把食品营养作为衡量食品优劣的唯一尺度,而是根据人体生理需要和劳动消耗的具体能量,对各种营养素进行合理搭配,把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统筹兼顾作为科学评估。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平衡膳食,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来。
  历史上六次饮食革命
  第一次饮食革命发生于旧石器时代(距今二百多万年)。人类靠野果和狩猎生活,源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主食不易消化,且利用率低,人们的营养状况较差,寿命较短。火的利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俗,体质增强,寿命增加。
  第二次饮食革命发生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8000年)。其特点是原始农业的建立,由等待大自然的恩赐到发展成自己主动生产食物,明显改变了人们食物来源的面貌,保证了食物的稳定供应。
  第三次饮食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这个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的进步;二是交通航海的兴起和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促使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巨大变革。如马铃薯、番茄的传入,食物种类和数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四次饮食革命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其特点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英国首先开始了农业革命,实行农牧结合,使欧洲粮食产量翻一番,带来农牧业大发展。而且畜牧业的比重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动物性食物提供的热量,在全部食物中超过了植物性食物提供的热量。为饮食结构的大变动创造了物质条件。
  第五次饮食革命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片面追求高营养膳食(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因摄入过量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引发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结肠癌等病流行,这些饮食弊端开始引起关注,从而拉开下调动物性食品的膳食结构。
  第六次饮食革命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业的机械化,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不仅造成农产品的普遍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开始着手探索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明确提出了农产品的营养和安全统筹兼顾的思路。开始以生产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绿色革命。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种种坏习惯会让健康大打折扣,于是,你会寻求各种营养素帮助自己修复坏习惯带来的健康伤害。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快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营养是怎样丢失的,然后再听听营养专家为“四大家族”打造的健康餐单。  第一家族:熬夜族  泡吧、夜游网络世界、加班挑灯夜战……这样的熬夜族,即便是不经常的醉酒和过量的喝咖啡也会导致体内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储存被消耗殆尽。  专家点拨:  在熬夜对身体造成的多种损害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调养起居。  调养从清晨开始。秋季气候干燥,但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一日当中最为舒适的时候。早睡早起是好习惯,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据有关专家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秋季的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
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变化与心理健康变化有正相关的关系。就是说一个人身体健不健康,首先要看心理状态健不健康,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身体各器官的机能状态必然呈良性反应:而心理状态有障碍的,就会引起身体器官的机能呈劣性反应,诱发疾病的发生。所以,心理状态是影响身体健康、决定寿命的关键因素。  意念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心理想象、心理冥思、心理暗想等都是意念活动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意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都有注意力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和使用安全性.方法: 1998年11月~2000年11月对48例全髋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实验组 (A)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