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插嘴”的学生我喜欢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具有个性差异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应该散发着包容与民主的气氛。面对爱“插嘴”的学生,教师要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切忌为了自己一时的面子,或为避免纪律混乱而扼杀活跃,置他们的热情与苦衷于不顾,以师道尊严来“镇压”,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使他们形成唯唯诺诺乃至叛离和逃避的心理。芸芸众生,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插过嘴?在他人说话的时候,能真正做到认真倾听的又有多少?孩子插嘴那是天性,是没有经过礼仪训练的天真。何况大多数的上课插嘴,是思维敏捷的表现,会给沉闷的课堂注入活力,这样的学生我喜欢!
  当然,教师的引导不容忽视。对那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正确的、优秀的插嘴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更上一层楼”;对那些脱离课堂,纯粹是兴致所至的“插嘴”,要及时给予否定和矫正,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是不能以妨碍别人为前提的。其次要秉着爱生的真诚耐心倾听,了解插嘴的缘由,具体进行分析,再给予适当的疏通或利用,切不可主观武断地伤害学生。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自信,甚至影响其一生。
  上课允许学生“插嘴”,实质是解放学生的心灵,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他们一种心理安全感。这种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正是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摇篮。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能自由想象而不必担心受到指责,能大胆思考而不顾虑是非正误,能充分挖掘潜能全面展示个性。请让我们在课堂上少些“权威”教育,多些善待学生的“插嘴”,把学生的思辨与“不遵守课堂纪律”区分开来吧。让课堂成为师生们温馨的家园,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依靠、有归属感。肯定他、鼓励他,把真情给学生,就能做什么成什么。(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回顾上课的前前后后,笔者有两个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精心备课:课前,不仅对这首词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词的语言形式
教学反思的发生过程不能凭空运行,而应该同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与校正结伴而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既有思考的再思考。说到底,教学反思是为了促成再行动,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佳境。    再行动之一:促进教学行业转变    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教学反思后的再行动的外显状态。教学反思必然对教学行为的合理性、规范性产生反思和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能够发现既往的教学行为的弊端,也能够促成教学行为的根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尿酸(UA)、白介素-6(IL-6)、铁蛋白(S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NAFLD患者的临床
当学生插嘴时  编者按: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循规蹈矩,上课时秩序井然、一帆风顺,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上课爱插嘴的学生一般被视为扰乱纪律的顽童,插嘴行为往往被教师排斥、喝斥。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学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对学生过多地约束和控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僵化,少有生气;但若视而不见,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学生和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Background: Improving and sustain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s an intractable and persistent challenge. The patient experience of nursing care can give a d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