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亮出你的个性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已成为了共识。如何做一个新课程所需要的语文教师,便成了一个突出问题凸现出来。而诸多专家认为,能够彰显自己教育教学个性的教师,才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师,这也是语文教师发展的理想状态。
  笔者深以为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沒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另外,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巧",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埋头于应试,汲汲于分数",哪有时间奢谈什么教学个性?
  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呼唤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那什么是语文教学个性呢?笔者窃以为,语文教学个性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它是指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包括文本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案的编写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语文味的个人化的特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置身于丰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养料,开放出创造的花朵,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一、厚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其独特的个性品质(气质、风格、情感等)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又与其自身的学养有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华添彩。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养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乐读好学之人。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学习。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君不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卡耐基还是陶行知等,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卢梭就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语文者上升为教语文之"师",则须虚心好学,广泛吸收,纵横古今中外,融得众家所长,同时也要定位一门,苦心钻研,或古典文学,或现代写作,或语言文字等,让学生从你身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使自己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二、整合创新,"它山之石可攻玉"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采来的石头不尽都是玉,它需要雕琢方可成器。因此,一个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要有"拿来主义"精神,且善于发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从而铸造自己的"杀手锏"。
  随着教育年轮的增加,有理想的语文教师都会尝试在教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其中包括专家理论指导、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经验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师喜欢将名家教学模式、经验技巧搬上自己的课堂。但是,教学是一动态系统,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殊的过程,尽管有些东西是跨时空相通相联的,但一味追寻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正应了一句话,"顺着别人脚印走,踩出来的是坑而不是路!"
  其实,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是要有独立思想来支撑的。没有个性化的语文思想,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实践并在对他人经验改造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在统摄提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习得的经验来印证自身实践的体验,通过不断对照反思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整合改造来重塑教学行为,如此,教师才能创生自己的思想,彰显自身的个性,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因长施教,"彰显个性成一家"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要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还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自身特长相结合。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难做到同时具备十几把"板斧"。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长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但须注意的是,个性化教学不等于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技巧,而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语文个性化教学形成的最大的束缚与障碍。
  语文教学天高海阔、博大精深。每位教师就其人生阅历、气质禀赋而言,是鲜有"拷贝"版的,这正如世上绝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如有的教师擅长书法,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简笔画;有的口才极佳,绝不亚于激情飞扬的演说家;有的演技不差,能即兴流露出喜怒哀乐等。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个性化发展上一定要因人而异。譬如音质动听、擅长朗读者,如支玉恒教《金色的鱼钩》,当场范读,听课的全体师生潸然泪下,乃至哽咽不止;韩军在舟山上《大堰河,我的保姆》,二十多分钟深情吟诵,全场耸然动容!又如笔锋犀利、写作一流者,如杂文家、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就以自身魅力影响学生对写作的爱好……这些名师无不是在自身禀赋基础上,不断创生发展乃至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教学流派。
  综上所言,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应把握住自身独特的魅力,或清丽温婉,或大气磅礴,或机敏厚重,积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磨练自己。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你独特个性的濡染下走出死气沉沉的精神洞穴,你才能放眼语文教学世界的天光云彩,使课堂成为展示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亮丽舞台。
其他文献
白颖,广东清远人,2007年毕业于嘉应学院,主修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曾从事平面广告、室内设计等工作。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师。 Bai Ying, a native of Qingyuan,
【摘要】 本文针对常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重阅读结果和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轻过程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提出创新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分二十周完成八年级下阅读策略训练计划,旨在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生 阅读能力 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
  扶阳祛邪法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期是奚九一教授在临床上的创新,扶阳祛邪法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期的实验研究是面向该创新的基础性实验研究。
学位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二、让学生"动"心,激活思维发展;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动 语文之美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采用"电化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业已受到教育者们的青睐。电化教学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今天,我仅就自己在课改中的一点做法,谈谈对电化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初步实践与探索。   第一、打开课堂的窗户,拓宽语文学习环境   电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真正投入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角色错位  我们发现当前教师在阅读
期刊
目的:动态评价加味芩珠凉血方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和随机对照
学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胃清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并从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4,CXCR4)/趋化因子12(Chemokine Ligand12,CXCL12)信号转导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
学位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调节LPS诱导小鼠脾T细胞免疫稳态异常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参皂苷Rg1影响LPS诱导小鼠脾细胞Gai2和RIG-I的表达;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T细胞稳态异常的可能作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