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分词的句法功能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20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非谓语动词”,指的是在句中不作谓语而是作其他句子成分的动词。非谓语动词有三种形式: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其中,过去分词在句中可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及状语。
  一、过去分词作定语
  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句中作定语。
  作定语的分词在意义上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有进行式或完成式、主动或被动的区别,使用时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一般来说,不定式作定语表示没有发生的动作,现在分词作定语表示主动含义,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表示“已发生”和“被动”含义,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则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
  1. 及物动词
  当一个名词后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表示被动含义时:
  (1)如果该动作还没有发生,用不定式的被动语态,如the problem to be discussed(将要讨论的问题);
  (2)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用现在分词的被动语态,如the problem being discussed(正在讨论的问题);
  (3)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用过去分词,如the problem discussed(讨论过的问题)。
  2. 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表示已经发生/完成的动作,如a developed country(发达国家),a sinking ship(一艘正在下沉的船);现在分词作定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如a developing country(发展中国家),a sunk ship(一艘沉船)。
  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表示该动作已经完成,有时候还可以用它作表语,表示已经发生的动作,如:
  My watch is gone. 我的手表不见了。
  The moon is risen. 皓月当空。
  I am finished. 我的事做完了。
  3. 过去分词作定语的位置
  (1)单个的过去分词作定语通常放在名词前面,如written English(书面英语),a ploughed field (一块耕过的田地),a frozen river(一条结冰的河流);有些过去分词要后置,如the money collected(募集到的钱),given, left等单个分词作定语习惯后置,单个分词修饰something等不定代词时也必须后置。
  (2)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必须后置,如:
  Polynesia is the name given to many groups of small islands that are spread about the Pacific Ocean. 波利尼西亚指的是分散在太平洋海域的那些小岛。
  二、过去分词作表语
  1. 过去分词作表语表示状态,而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表示动作。
  I noticed that the window was broken. 我注意到窗户是破的。
  The window was broken yesterday. 昨天窗户被打破了。
  2. 英语的使役动词表示“使/让……”,宾语通常是反身代词,或用系表结构表示状态,其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形式大多已转化为形容词。
  用过去分词表被动或表状态,意为“感到……的”;用现在分词表主动,意为“使……的”。现在分词的形容词多用来修饰物,过去分词的形容词多用来修饰人,表示“感到/觉得……”。常见的有:
  delighting 令人高兴的    delighted 感到高兴的
  disappointing 令人失望的 disappointed 感到失望的
  encouraging 令人鼓舞的  encouraged 被鼓舞的
  exciting 令人激动的     excited 激动的
  interesting 令人感兴趣的  interested 感兴趣的
  pleasing 令人愉快的     pleased 愉快的
  puzzling 令人费解的     puzzled 感到费解的
  satisfying 令人满意的    satisfied 感到满意的
  surprising 令人惊异的    surprised 惊异的
  worrying 令人担心的     worried 担心的
  Travelling is interesting but tiring. 旅行有趣,但也使人疲劳。
  His argument is very convincing, and we are all convinced. 他的论点很令人信服,我们都相信了。
  三、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可作宾语补足语。如果宾语与宾语补足语是主谓关系,即宾语执行宾语补足语的动作,且强调的动作正在进行,就用现在分词;如果宾语与宾语补足语是动宾关系,即宾语接受宾语补足语的动作,或强调不及物动词的动作已经完成,则用过去分词。如:
  I heard her singing the song. (表示主动和正在进行的动作)
  I heard the song sung. (表示被动含义)
  I found the tree fallen. (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有下面几种常见的形式:
  1. see+宾语+过去分词
  此类动词有look at, see, notice, observe, watch, listen to, hear, feel, have。
  “see+宾语+done”结构中,宾语是宾补动作的接受/承受者,一般不说see sth. being done。如:
  When I got to the cinema, I saw all the seats taken. 我到电影院的时候发现座位都满了。
  2. get/leave+宾语+过去分词
  动词get和leave接带to的不定式或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表示主动含义,接过去分词表示被动含义。如:
  The food was left untouched. 饭菜都没有动。
  3. find+宾语+done
  find接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find sth. done)表示被动和动作已发生。如:
  When he woke up, he found himself tied to a tree. 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在树上。
  例题  Even the best writers sometimes find themselves       for words.
  A. lose        B. lost
  C. to lose      D. having  lost
  解析  B。句意为:即使最优秀的作家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考查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find后接复合宾语,动词lose表示“失去;使没有”,这里用be lost for表示“不知道”,因此用过去分词短语lost for words作补足语说明宾语themselves的状态。
  [练习]
  1. The newly-published book is really a gift
  to inspire children in reading.
  A. meaning         B. meant
  C. to mean           D. being meant
  2. Thanks to the measures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polluted river is becoming clearer and clearer and fish have begun to show up in it.
  A. taking            B. taken
  C. to take           D. having taken
  3. The iPad I got       the other day cost me a lot.
  A. repaired        B. repairing
  C. to repair        D. to be repaired
  4. Looking through the window, she found the boss       in his routine work.
  A. lose              B. lost
  C. to lose            D. having lost
  5. The new highway       has cu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major cities by around 200 miles.
  A. built             B. was built
  C. to be built        D. being built
  6. Mr. Homer,       an expert in English learning, will come to give us a lecture this coming Saturday.
  A. to consider        B. considering
  C. to be considered   D. considered
  7. They found the remains of buildings       under the sand, together with a lot of treasures.
  A. being buried       B. buried
  C. to be buried       D. burying
  [参考答案]
  1-7. BBABADB
其他文献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指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举例的方式,从语言切换、巧妙联想和视角改变三个方面加以解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期刊
小说阅读的考法有多种,本文以近年来的高考题为例,从5个方面进行列举,请大家仔细阅读。  [题型1][把握故事情节类]  ①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016年山东卷)  ②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2016年浙江卷)  ③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2015年安徽卷)  点拨 分析情节的作用要首先概括小说的内容,然后分析人
期刊
小说内容的概括和艺术特点的鉴赏是常设题。两问具体是如何设题的,具体怎样答题呢?我们以2016年全国卷Ⅱ为例简要分析一下。  题目 读美国小说《战争》,回答下面的问题。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電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
期刊
误会法 是利用一次或多次的误会,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直到误会解除。  高三时,我们班里有个寄宿生叫方小杰,常有小说散文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所以人送外号“方才子”。  一天上午,班主任张老师急匆匆地把方才子叫进了办公室,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方小杰呀方小杰,老师真没想到你竟会做出这种事来,你太让老师失望了!”方才子有些莫名其妙:“张老师,我犯啥错误了?”  “你还跟我装?”张老师脸都气白了:“走
期刊
巧合法 就是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又突然得到解决。巧,要巧得出人意料;合,要合乎事理,即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拥挤的汽车上,我正稳坐着欣赏着武侠小说。“仇人相见,当是分外眼红,只见……”  “小同志,让点座给我好吗?看我的东西都挤破了。”一个声音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是他?我也“仇人相见”了!他戴着深眼镜,一张“皮笑”的脸,鸦巢般的头发,还有手中破旧的公文袋
期刊
数学课程有两大研究对象,即“数”与“形”,它们之间联系紧密,那就是“數形结合、形数互化”. “数形结合”就是依据“数”与“形”的对应、“数”与“形”的互化解决数学问题,它是中学数学课程中最基础、最常见、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利用这一思想方法,往往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激发解题灵感,优化解题过程. 本文从“由数思形,依形助数”“由形思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期刊
2017年高考數学考试大纲,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 变化后要考什么、怎么考,是我们每个考生值得关注的. 下面列举近几年部分省高考题中出现的有关数学文化的试题,以飨读者.
期刊
词汇的记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件难事。做题时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时,有效猜测词义显得尤为重要。词义的猜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构词法,二是联系上下文来猜词。  只有了解英语词汇的一些常见的构成方法,即构词法,才可以对词义进行有效的猜测。构词法知识不仅有助于词义猜测,还可以大大扩展同学们的词汇量。构词法基本分以下几种:  一、派生  派生主要是指在基础词的前后分别加上前缀或后缀,使其构成新词。高中常
期刊
永远的精神家园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会思维的芦苇”,这表明我们兼具灵与肉,人本是来自于自然与大地,它不仅给予我们温饱,也滋养着我们的性灵。田园,湖泊,大地,亦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琦君说: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但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体现一种通透人生的豁达;陈志宏的半亩方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