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世博会;交通;生态;地下空间
  摘 要:本文主要从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中的交通、生态、地下空间与对外信息交流等方面,介绍了规划的新概念、新系统、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5)04—0046—04
其他文献
摘要:对上海市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对策建议,为推进上海科教兴市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对策建议;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6)02—0105—07  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由资本驱动向科技驱动、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换的过渡时期,科技创新是科教兴市必不可少
期刊
摘 要:本篇论文探讨策兰的情诗,分析和解释《玛丽安娜》、《科罗娜》、《回忆法兰西》和《在埃及》等诗。分析主要依据诗的文理走向,同时顾及策兰诗与欧洲文化和其他现代诗人的关系,突显诗文基本要素,建立情、水、梦、死之间的有机构架,勾勒此类诗的深层结构,使晦涩难解的诗有可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爱情;水域;梦境;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
期刊
摘要:当前的城市战略规划期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它假设环境是可预测性而导致的静止性或单向过程特性。对于变化莫测的城市发展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战略趋同,城市的战略规划显得过于静止而应付不暇,城市战略规划也避免不了管理学领域战略规划的悖论。战略规划制定人只有掌握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同时应有较多的战略管理实践才能科学地制定战略规划。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并从“城市竞争”的动态特性角度,阐述了基于竞争的动态城市战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网的博客排行榜为个案,从目前的博客传播实践中发现:在现实社会资源分配与媒体市场赢利模式下,博客作为公共平台所呈现的话语权分配格局与大众传媒的同构性,并对这一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话语权;博客传播;公共平台;名人;苹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6)06—0053—06
期刊
关键词: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世博资源;旅游战略地位;对策;研究  摘 要:世博会是由政治、文化、经济及空间资源组合的流动性的世界性资源,旅游业是深度利用世博资源的主力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产业,不仅仅是接待服务业,世博旅游战略是世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旅游的核心战略主要由品牌、形象、产品、产业、主题等5个子战略组成,建议成立世博营销公司,系统经营世博会,提升上海都市形象。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论著无数,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文字也不少。但是,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实践中,考察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孙中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发展过程,讨论其变化和曲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孙中山;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6)06—0081—07
期刊
关键词:世博会;“三大和谐”理念;解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今世博会举办的历史使命的简要回顾,结合同济大学“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中“三大和谐”的核心理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本次世博会规划方案的主要构思。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5)04—0042—04
期刊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在特定行业的垄断、经济安全等负面影响。从制度转型的角度,人们应关注它对地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从而全面评价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理性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它是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变革的国际化动力。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地方政府;管理变革;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关键词:机械论世界观;自由;个体;空间  摘 要: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第一次哲学碰撞发生在莱布.尼茨身上。莱布尼茨对中国哲学感兴趣与他批判机械论世界观密切相关。要理解后者,必须了解近代理性主义者面临的深刻难题:在接受机械论世界观的同时如何确保人的意志自由?莱布尼茨的解决方法是:去除空间的绝对客观性,使广延世界降为呈现于人认识之前的现象世界,于是人就能超越现象世界的因果必然之链而获得自由。在莱布尼茨成
期刊
摘 要:吕思勉的学术思想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他认为,史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但应以真实的历史知识为前提;文化乃国家民族盛衰兴替之本,民族主义是国民活力的源泉;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掘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吕思勉所表现出的对抗战前途和中华民族命运的乐观和自信,根植于他对历史的深刻体认。吕思勉是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