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画语言解读的因素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读油画语言不仅要从纯粹审美因素的角度来分析,还要了解其创作年代、历史背景、当时的哲学思潮,弄清其中是否包含隐晦的象征意义。另外,受众生活体验的深浅程度及鉴赏能力高低会影响油画语言解读,不必要的想象与联想对油画语言解读也会造成干扰。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审美因素 象征性 生活体验 想象与联想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油画是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从15世纪就开始传入我国,20世纪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引起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我国油画受众对油画语言解读困难,影响了油画教学和油画创作。因而,剖析影响油画语言解读的因素,避免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正确解读油画语言大有裨益。
  
  一 对油画作品中审美因素的解读误区
  
  审美因素是解读油画语言首先应当重视的部分。我们在鉴赏油画作品时,重要的是能正确把握其中的审美因素。油画作品的审美因素归根结底无非是“形”的因素和“色”的因素。 “形”既包括画面的总体构架,也包括画中所描绘的物体形象,还包括油画材质所产生的肌理形态。在解读一件油画作品时,初学者容易首先注意到画面中描绘的具体物象,忽略画面的总体构架,这不利于对油画作品整体的把握。如果说具体形象是“图”,背景是“底”,那要把“图”和“底”放在同样受关注的位置。在有些油画作品中甚至难以区分“图”、“底”,或者“图”、“底”颠倒过来。鉴于此种情况,用“正空间”、“副空间”来称呼更恰当。
  一般写实油画的“正空间”就是画中所描绘的物体形象,油画受众很容易注意到方、圆、三角、梯形、菱形等易于用语言表述的形体,而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形体则可能视而不见。为了避免因此引起对作品片面的解读,有必要设法关注不易用语言表述的形体。如波纳尔的油画《棕榈树》,画面由前景、中景、远景组成,形象复杂多变,难以用简单形体来概括。为了便于受众能准确把握画面的构架,可使用图示的方法,将复杂的画面归纳概括,借图读图,受众很容易感受到画面构架,以及“正空间”和“副空间”的关系。
  另外,油画材质还有一种特殊的肌理形态,与画面的其他审美因素一道,强化了油画特定的材质美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例如梵高的油画,旋转的笔触动荡不安,体现了作者似火的激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比油画的形体,其色彩更有感染力,也更难被解读。在解读色彩语言时,初学者往往使用一些描述色相的非审美特性的语言,如红、黄、灰蓝、浅绿等,这样只能在浅层次上了解油画的大致色彩,不能深入体会到油画色彩的魅力。接受过一些色彩知识的受众能在色彩解读时加入自己地体会,如冷漠、艳丽、娇嫩等带个人情感色彩的词语。这样也不足以全面地把握油画的色彩语言。色彩解读同形象解读一样,要把握画面的整体色彩构架,然后再去体会色彩中的对比与协调、色彩的情感等。
  
  二 对油画作品中象征性特征的忽略或误解
  
  象征手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被广泛用于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艺术创作中。解读油画语言时,理解绘画符号中的象征性特征很重要。
  19世纪7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崛起,他们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象征主义文学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题材的影响。象征主义绘画主题很大一部分取自文学。其次,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提出的“通感”论影响了象征主义绘画创作方法,在艺术上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并升华为哲理。在解读象征主义作品时既要看到它的美感,也要深究其中的复杂寓意。
  勃克林是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画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神秘的寓意,如其代表作《死之岛》就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性作品,画上描绘了一座阴森的孤岛,一条引渡死者的船正驶向小岛,四周是茫茫的海面,岛上是悬崖绝壁,穿白色衣服的死神直立在船头上,船上载着棺材……由于画面采用的是写实手法,描绘真实而细腻,使人观后心有余悸。“死之岛”上有参天的黑绿色柏树,民间把柏树视作永恒的长青树,使人联想到人类种族的延续。同时,在古代希腊罗马神话里,柏树又是一种阴间的树,故这个孤岛意味着是死亡的归宿地。在这里死与生,构成了矛盾的辩证关系。
  另一位画家蒙克早年在法国参与过象征主义活动,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结合自己悲剧般的经历,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他的代表作《呐喊》既是他精神近乎崩溃的显示,也是世纪末极端情绪的象征,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我们很容易理解画面的隐喻。
  从以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得知,象征性不仅体现在他们作品的艺术符号里,而且深入他们的思想,贯穿他们的创作生涯。如果我们忽略了以上画中的象征特性,势必会造成对油画作品的曲解或误解。
  
  三 受众生活体验的深浅程度及鉴赏能力高低影响油画语言解读
  
  不同的艺术受众面对油画作品时,总是凭借个人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解读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感情色彩,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件油画作品的解读,会有差异性。解读艺术作品,正是受众对其中的感情的还原与体验。这种以自己的感情移植到外物的心理活动就是“移情”。受众的生活经历越丰富,情感体验越深刻,观察力越强,越容易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比如,在解读优秀的油画肖像作品时,观察力强的受众会从画面人物的眼神、眉宇、嘴角、手势、姿态等细节品味出模特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心理状况。例如梵高的《圣雷米收容所负责人的肖像》,让阅历不深的年轻人解读,定然体会不到梵高对人物的深刻洞察力,领会不到画家对画面对象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
  再者,解读油画作品必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看画与一般的“看”、“观察”不一样,有一定的复杂性。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是这样阐述的:“观看并不是指感觉而是察觉,……这种察觉活动包括注意许多非视觉的东西。……它是对那种总体想象性经验的综合觉察。”可见看画不仅仅包括对画面的主体物的观看,还包括画面的形式趣味、审美因素等。艺术修养越高,能从油画中“看到”的东西越多,对作品的解读就越深刻。
  
  四 不必要的想象与联想对油画语言解读的干扰
  
  优秀的油画作品通过画面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既丰富多彩且又带着许多不确定性,能激发受众的想象力,让受众调动各种感性因素,与对画面的理性理解相结合,丰富油画作品的内涵,深刻体验油画的艺术魅力。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说过:“我们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如此。”纵然想象在艺术欣赏中非常重要,但过犹不及。受众个人化的、与作品关系不大、没有依据、过多的想象和联想也会导致对油画作品不正确的解读。因此,正确地运用想象力才能正确解读油画作品。
  受众如何恰如其分地发挥想象力的呢?首先,对艺术家画面中故意处理的“不完整”的想象,有助于解读油画作品。与中国画的“留白”相对应,油画中也有意到笔不到的艺术手法,留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印象派大师德加的作品《舞蹈课考试前》,利用画面中人物的遮挡关系,引导着受众的视线,右边的舞女看起来就要离开画面,同时把受众的想象力也带出了画面。
  其次,对画面细节的想象与完善有利于油画作品的解读。印象派大师马奈的作品大部分细致完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法国传统绘画因素。但他也有一些生动的速写油画作品,如他在1864年作的《隆桑的赛马》,就是一幅描绘赛马场面的生机盎然的速写,马奈侧重的是捕捉赛马场热闹的气氛。该画作并没有深入刻画,远处的观众被处理成一些黑点,我们根据这些忽明忽暗的黑点,若有若无的形态可以想象出观众的动态。
  再次,对画面气氛的想象有利于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例如基里柯的油画《街的忧郁和神秘》,画中空阔的街巷间,玩滚铁环的女孩,用金石的摩擦声打破了四周的平静。远处街尽头神秘投影强化了画面紧张不安的氛围。我们不由对这个即将出现的人物充满期待,想象即将被打破的寂静,进而体会到作者在画面中要表现的神秘感和梦幻的象征效果。
  以上这些想象和联想都与作品相关,切合对艺术品的理解。但是面对一幅油画作品,哪些是富于想象力的正确解读,哪些是偏离作品本身的幻想则需要受众加以区分。
  
  五 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对油画语言解读的影响
  
  首先,对西方历史、社会状况的隔膜,会影响相关内容的油画语言的解读。每一件艺术品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在解读油画作品时,要弄清该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例如,法国古典画家大卫早期的名作《荷拉斯兄弟之誓》,创作于1784年,这原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给大卫的订件。路易十六是个昏君,无心朝政,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由于大卫的政治观点和路易十六的专制政权格格不入,接到任务后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了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当这幅英雄主题的作品在罗马问世时,立刻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美。这幅画创作的年代正是法国人民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没过几年就爆发了推翻封建专制的法国大革命。如果不了解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不能深刻地体会画家在其中营造的悲壮气氛,以及对法国人民的英雄气概的歌颂。
  其次,对西方古代神话传说不了解,会影响相关内容的油画语言的解读。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从荷马、维吉尔、奥维德等古代诗人作品中记载的神话传说寻找灵感,在一个由众神、怪兽、英雄组成的世界中寄托自己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观点。波提切利就是其中的一位艺术大师。他的名作《春》属于神话题材。画面的情节是在一个优美恬静的树林里展开的,美丽端庄的维纳斯位居中央,在她右边,美惠三女神互相携手翩翩而舞,在维纳斯的左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画面上唯一的男子形象,是最左边的墨丘利,这位众神的使者正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如果不了解该题材有关的神话传说,便难以对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了解。作者正是用众美神来表达一种爱的温馨,用众神的优美,特别是美惠三女神婀娜、温婉的体态来表现画家对线条、韵律的艺术追求。
  最后,对圣经及圣徒故事不了解,也会影响相关内容的油画语言的解读。《圣经》被奉为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神学的根本依据。中世纪艺术史中,宗教题材占据着重要地位,《圣经》所记载的故事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艺术时期主要的艺术素材。英国美学家奥斯本认为,“如果画家把已知的故事作为绘画的框架,那么,要充分欣赏该幅画作,故事以外的知识也同样重要。画面上表现的情境绝非一个简单场景,而是要反映出整个故事的环境”。要了解画面传达的感情,就必须了解画面表达的故事内容。
  综上所述,影响油画语言解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看到解读油画语言的方法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幅油画作品,仅从纯审美因素来欣赏它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其创作年代、历史背景、当时的哲学思潮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这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弄清其中是否包含隐晦的象征意义……
  
  注:本文为广西师范学院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英]奥斯本,王柯平等译:《鉴赏的艺术》,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
  [3] [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
  [4]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王至元、陈中华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6] [法]丹纳,曾令先、李群译:《艺术哲学》,重庆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刘小玉,女,1973—,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油画研究,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对无纸化考试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和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慧无纸化考试系统实施,最后阐述了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慧无纸化考试系统的优势及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慧
商业人像摄影对美姿造型的要求很高,很多刚接触人像摄影的摄影师苦于找不到便捷的方法掌握美姿造型,因而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普遍的美姿造型规律,应用于形形色色的被摄者身上。
2001年,大连万达作为一个代表着卓越与冠军的名字淡出足球圈,2002年,一个全新的商业地产概念——订单房产,开始在全国迅速铺开。这一辉煌的缔造者就是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
我社于1967年麦季,根据老农多年在麦秸垛内贮藏麦种的经验,结合外地经验,到1970年总结出“三热密闭贮麦”的办法。经十余年的实践,证实此法贮藏确实好。具体做法: My compa
[色彩配置]课题4:抽象色彩表意课题a[心象]内容:心象——自我心理象征。在以下词汇中选择一个正面心理名词,一个负面心理名词,运用抽象色块象征,每人两幅。正面——高雅,浪漫
叙述了水泥-聚丙烯酸结合的原理,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处理后水泥-聚丙烯酸结合材料的性能,根据结合物的特征开发了具有优异涂抹性能、快速施工性能、良好耐磨性能、超低显气孔率
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现状,然后从重建课程体系、更新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基础物理实验课程
[目的]观察NF-kB抑制剂PDTC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及Livin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用50、100、200和400μmol/L的PDTC作用于骨肉瘤MG-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on-degenerate solvable Lie algebra.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e direct sum of root subspac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ome properties
我县古桥公社师庄大队第四生产队果园位于双洎河岸。1969年建园,面积15亩,共400棵,青香蕉为主栽品种,198棵,折合面积7.7亩,另外栽植金帅73棵,小国光60棵,红星、大国光、红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