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犹太士兵”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朱岩
  
  希特勒宣称要消灭欧洲所有犹太人,但研究表明,起码有15万犹太士兵曾在德国法西斯军队中服役过,德军中有为数不少的中将甚至上将有着1/2或1/4 的犹太血统。纳粹德国一面让这些带着犹太血统的军人在前线卖命,一面把他们的家人亲属或屠杀、或放逐、或者送进了集中营……
  
  对那一代的德国人来说, 库尔特•阿尔弗雷德•赫尔曼(1922-1943年)短暂的一生跟别人毫无区别。1940 年他才18岁,应征入伍到德国阿尔卑斯劳工兵团 ,一年后正式转入德军。他父亲原是柏林一个化学家,对药剂学也颇为精通,因此受过家学熏陶的他申请要求到医院干个勤杂工。1942年2月,他所在的医疗单位受命前往东部前线以支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战役。后来他随部队南下,打到高加索。再后来,他跟部队逐步向国内回撤,在1943年6月时,他已在柏林东部的一家野战医院工作了。然而两个月后,最终悲剧还是降临到他身上。在他得到第一次假期回到柏林家中时,8月23日夜里,他与其母亲一同死于盟军的空袭中。
  如果没有旁注,这只不过是当时众多德国青年的共同命运之一。其时大约有1700万人在希特勒的军队中服役,其中许多像他这种年龄的人死于非命。然而库尔特•赫尔曼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的祖父是个纯粹的犹太人,他拥有1/4的犹太血统。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对帝国有着无限的忠诚——在他写给双亲的信中,他说他将凭借在战场上抢救战友的勇气去获得铁十字勋章。
  希特勒的军队中有犹太人!据曾写出专著《希特勒的犹太士兵们》的美国二战史学者布赖恩•马克•里格断定,起码有15万犹太士兵曾在德国法西斯军队中服役过,德军中有为数不少的中将甚至上将有着1/2或1/4 的犹太血统。最著名的个案就是德军陆军元帅埃尔哈德•米尔奇,他正是有着1/2犹太人血统,他还是党卫军的首领,是帝国元帅戈林的得意门生。就连原联邦德国(西德)前总理同时又有着陆军中将军衔的赫尔穆特•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在任),其祖父也是犹太人。根据德国1935年纽伦堡法律定义做出的鉴定,拥有1/4的犹太血统的人是“二等贱民”,有着1/2 犹太人血统的人则是“头等贱民”——这类人被定义为德意志帝国的敌人,是为国不容应被消灭的种族成员。
  
  为何希特勒的武装力量中大量征召犹太人入伍?为何这些犹太人情愿为这个凶残反犹的国度浴血奋战?库尔特•赫尔曼在德军战地医院当勤杂兵时写下的众多家书,成为人们的研究资料。
  
  “变种”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希特勒就颁布了一系列严竣的法令,严禁犹太人特别是纯粹的犹太人服役于军队。然而,犹太人在德国这片土地上已经生存了如此长的时间,要真正把全部带有犹太血统的人从军队、从社会里驱逐出去又谈何容易。纳粹当局的这项歧视政策,使许多素质高的兵员被排除在外,相反许多被认作是“纯种”却不愿从军的青年充斥军中。决策者们不得不考虑起用犹太士兵。这些犹太裔士兵被散编在正统德国人的队伍中,他们的命运和前程寄托在战争的进程上,即形势是否对纳粹主义有利,一旦有利他们就会被踢开,反之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1940年,当德军战胜法国后,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官兵被强制退伍;而到了1943年,德军在苏联和北非战场吃紧并且伤亡减员巨大时,希特勒对犹太人则放宽了政策。
  希特勒的意志决定着犹太人命运。希特勒曾向数万非雅利安人血统的士兵颁发改变其身份的“许可证”,理由是他们在战场上战功卓著。他关注那些曾跟随富勒元帅征战有功但被强制退伍的犹太官兵。曾专门抽出时间研究下属提供的应予以提拔重用的犹太人的档案,把他们“改造”成雅利安人血统并注册在案,尤其是容貌上与雅利安人没有重大差异者更是优先考虑。比如有1/2犹太血统的米尔奇元帅,戈林为他伪造了一份文件,证明米尔奇并非他的犹太父亲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日耳曼母亲的弟弟的孩子,只不过年幼时被犹太父亲领养而已,由此宣称米尔希为“亚利安纯种日耳曼人”。
  对于德国犹太裔来说,身置前线反而比留在家中更安全。那些没有隐瞒自己犹太血统的青年,很多都认为只要他们在德军中服役,他们的亲人就可以逃过种族屠杀的劫难。犹太人中校保罗-路德维格•希尔斯奇菲尔德最后被“变种”成了雅利安人,他说:“能够服役于军队使我彻底得到了拯救……而我的兄弟姐妹及全家人全都死在了大屠杀中。”
  对绝大多数犹太士兵来说,入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比如库尔特•赫尔曼。入伍后他们这类人的命运则是只能呆在最低一级职位上并永无升迁机会,他们的犹太人家庭出身背景已被记录在军营档案中,最多只能升到下士军衔。按照纳粹德国的体制,非雅利安人血统的人是绝对不允许向雅利安人发号施令的,除非他们能有办法隐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或是他们有门路通过纳粹高层人士获准将自己“雅利安人化”。而对于药剂师的儿子库尔特•赫尔曼来说,要搞到这种关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1922年,库尔特•赫尔曼出生于德国西南部,他还有一个姐姐。1937年,他们家搬到了柏林。库尔特的外祖父是个犹太人,这样他母亲就是1/2的犹太人,他与姐姐就是1/4的犹太人。这种非雅利安人的背景曾给他父亲带来很大的困扰,迫于压力他的父亲不得不与母亲离了婚,并被剥夺了化学师的职业资格而改行做了个药店师傅。
  当时德国反犹风潮甚嚣尘上,就连正在念书的库尔特也不得安生。他被剥夺了青年军行营营员的资格,不能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必须和其他犹太孩子每周六去参加国社党组织的“洗脑”课程,接受“改造”。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避免他在17岁那年被学校以“非雅利安人”之名开除的命运。这不仅葬送了他一心钻研医学的机会,更主要的是使他与周围世界隔离绝缘,他变得极为内向。在那种政治环境下,像库尔特这种犹太裔德国人别无出路,他的生活圈只能局限在家庭成员和几个知心朋友之中。
  
  军营中的犹太人
  
  当他被征召入伍后,库尔特所在医院隶属南方军团,1942年春长驱直入乌克兰并抵达黑海沿岸。当这支部队在1942年夏一分为二时,他很侥幸没被分到保卢斯元帅麾下。那支部队后来一直向东,意图拿下斯大林格勒,经过了最惨烈的战斗,遭受了严重伤亡,在1943年初全军覆灭。他所在部加入了向南挺进的军团,它的任务是穿越位于顿河河口的罗斯托夫市去夺取高加索油田。1942 年8月,他们打到了高加索,让“第三帝国”的旗帜升起在欧洲最高峰厄弗勒斯特峰上面 。库尔特•赫尔曼所在部队在毗邻皮雅提哥尔斯克的一个温泉疗养院休整,维修受损的车辆辎重。但从当年冬季中间开始,直到1943年上半年,他所在之部虽屡经艰难苦战但难挽败局,开始步步向国内后撤。
   在军营里,他成了个书信写作狂,这些至今犹存的近150封信,全都是在18个月里写就,日期从1941年10月直到1943年6月。他这些多产的“作品”,全是在军营小屋昏暗的灯光下草就。他的信多半是父母和两个在法兰克福的姑姑。从他的信中,我们知道自从他被征召入伍后,亲情和友情的缺乏使他十分孤独。
  犹太人的背景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当其犹太人身份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时,他就无时不刻处在尴尬中。在一封写于1942年7月30日乌克兰某地的信,他向父母提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在他去一个新单位报到时发生的。当时他被要求签署一个“令上司满意的声明”,其内容不外是有关其种族、政治态度等问题,凡是履新时必须要这道手续。“这里只有‘头儿’,也就是我们军士长,还有那个下士组长知道我的身份,然而不幸的是他也不得不告诉我,根据最近新颁布的一项规定,我不能达到任何可以发号施令的位置,这意味着我最多只能晋升到代理下士的军衔。”
  纳粹制度为他们这种人竖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让他们在军中除了送死之外永无出头之日。但他没有死心,即使是到了1942年7月,他得知希特勒严禁任何有犹太人血统的人晋升时,他仍存有一丝希望。或许他得知许多犹太人出身的士兵已经通过门路得到晋升或实现了“雅利安人化”。库尔特以为,这一年多来他在火线上不惧炮火抢救下那么多战友,一次家也没回过,他应该能得到个晋升机会的。1943年3月10日,他在信中写道:“我真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能晋升到上等兵,那将是我荣耀的时刻。”可是,他的这一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
  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信中。他对德军所处的形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似乎他根本不惧怕检查人员的检查而直抒胸臆。他反对德军针对苏联平民的“反游击战”行动:“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所在的这个村子尚未完全归顺,于是长官让我们开枪射击,把村中的妇女孩子们驱逐出去,我很讨厌这么做,于是假装开枪放的都是空枪。”这个出身于犹太人家庭的士兵对那些被屠杀的平民感同身受。他和他的家人,不也处在这种任人宰割的境地么?然而,历史的荒谬之处也在这里,高达15万之众的犹太人,却不得不为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冲锋陷阵,战死沙场。
其他文献
不管美国如何推崇民主自由的理念,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一直是其国家基因。这一基因不修改,美国的民主自由就永远名不正言不顺。    奴隶主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大主力。《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佛逊,不仅拥有奴隶,而且享受着女奴的性服务,还生了孩子。这也不奇怪,建国之后南方奴隶主一度主导着国家政治。就以建都而言,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都是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巴黎、伦敦等等。美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有费城
期刊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开始了德国之行。从他进入德国国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国更为隆重的礼遇,规格之高,俨然国家元首:  他下榻于著名的恺撒宫(旧译“该撒好司”),“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 莫不投其所好”,甚至连他喜欢抽的雪茄和喜欢听的画眉鸟都事先安排妥当,寝室内高悬他本人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照片,以示敬重;  他在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及其皇后递交国书后,德皇夫妇还专门摆设国宴,
期刊
几年前偶然读到《新全球史》的英文版,立即被它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所吸引,后来知道此书在美国是目前最畅销的世界史教科书,正在被几千所学校的数百万学生使用。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魏凤莲等翻译的《新全球史》中译本。  由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史的经典性著作,所以在接触到一部新的全球史著作时自然会拿来与它比较。当然,将现在的研究成果与30多年前出版的著作比较孰优孰劣
期刊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鱼雷艇军官背着丁汝昌集体阵前出逃,成为北洋舰队战史上最大的污点。出逃事件中被日军俘获的“福龙”管带蔡廷干,将港内北洋舰队的虚实和盘托出;“左一”管带王平逃到烟台后,向上司谎称刘公岛已失守,致使正在行进途中的清军援军掉头撤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于刘公岛。    1895年2月7日清晨,威海刘公岛。    海面炮声隆隆,困守孤岛的北洋舰队又一次击退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进攻。正当海军提督
期刊
■编译 朱岩    1939年11月30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又称冬季战争)爆发。图为前线的芬兰侦察兵和机枪手。 资料图片    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无奈转向德国。在最后一批苏军乘“约瑟夫·斯大林号”撤离芬兰前往列宁格勒的途中,因水雷爆炸引来德军的炮火,救命的“约瑟夫·斯大林号”成了“漂浮的棺材”,数千名红军士兵在波罗的海的寒流中沉浮。    1939年,欧洲大战
期刊
口述:彭迪 采访:黄欢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访问美国。彭迪以新闻助理身份随同,见证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此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首任社长,亲历了中美建交之初的风风雨雨。    来自外交部的电话    1979年1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家里接到外交部的一个电话:“彭迪同志,现在通知你,这次随邓副总理访美的正式代表团成员里有你的名字,你担任新闻助理”。  放下电话,我不由自主
期刊
毫无疑问,李泽厚是八十年代的文化重镇,美学热、文化热几乎都与李泽厚息息相关,就像一位论者说的,李泽厚的目光波及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会热起来。颇为吊诡的是,在当下对于八十年代的梳理和追寻中,被重视得不够的,恰恰是李泽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其一是与李先生近十年来刻意淡出的姿态有关系;其二则是九十年代以来,学界中不乏“超越李泽厚”的声音,一时之间,“李泽厚过时了”弥漫士林,学界口
期刊
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那短短一年,无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地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段。以“三大战役”为代表的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走向。  如果说,战争是历史长河表层激荡的浪花,那么,那些被改变命运的人群,才是真正影响河流走向的洪流。  在这股洪流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大时代的洗礼,或顺应,或反抗,或欢欣,或沮丧,或挣扎,或奔跃……也正是这千千万万人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构成了最本真
期刊
中国人对他们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并没有诉诸于抗争。当所有的商贸运转均陷于停顿,众多暴行施加于他们身上时,他们并没有还之以骚乱或流血暴力。他们——凭借平静的尊严和逆来顺受——承受了可怕的不公,在抗争上仅仅安于在法律的范围内。像这样对冤情的逆来顺受,能够在任何国家的国民中找到可比性么?  ——Ira M. Condit, 《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佬》      1900年2月16日,对于檀香山的华人来说,是一个
期刊
或许是为了扩大学术影响,或许是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或许是“学术明星”的示范效应,现今的学术界,流行“向下看”。往日高居“象牙塔”之上的学者竞相主动从“学院派”转变为“民众派”,竞相“讨好和争取”民众,“推销”他们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同时,普罗大众也非常喜欢和乐于接受那些“亲和力”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市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民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启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