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体解剖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好处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内容丰富,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文章重点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人体解剖课中的应用,并提出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字:多媒体人体解剖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成为现代教学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给现代教育改革带来了重大契机。人体解剖学是体育运动学校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中的基础,其学习任务在于使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体育运动对人体结构的影响及变化。利用多媒体将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知识完美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渐渐成为人体解剖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下是笔者长期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多媒体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优势
  1.1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的通俗易懂。受学习环境限制,传统教学只能通过黑板、粉笔以及讲解向学生灌输知识。由于人体解剖课知识结构复杂,抽象概念较多,许多学生根本无法紧跟教师讲解思路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则完全摆脱了这些限制,通过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向学生传输知识,由于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对知识的印象也更深刻。
  1.2模块化教学大大压缩了教学时间。传统教学中板书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这对课时短、知识量大的解剖课是十分奢侈的。多媒体教学则完全不同,所有课件都是提前设计与制作的,内容不仅充实,演示过程也迅速方便,大大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也缓解了课时不足与知识点繁杂的矛盾。
  1.3图文并茂,让学生兴趣盎然。“兴趣是任何研究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学好人体解剖课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兴趣。传统教学单调、古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多媒体中有丰富的图片、音频及视频等信息,具有刺激学生兴趣的作用,再加上缓和课堂气氛的元素(音乐、笑话、幽默等),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许多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使自己对人体解剖课更加感兴趣,对旧知识的记忆更深刻,对新知识的兴趣及主动学习更渴望。
  1.4媒体教学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现如今,信息网络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众多高校搭建了知识传输的高速公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应用这一交通工具。在网络教学平台或公共图书馆中,有很多共享的CAI课件及教学成果,教师不妨拿来作参考以提高备课效果[1]。
  
  2多媒体教学并非尽善尽美,同样存在诸多不足
  2.1人机对话影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虽然缺少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势,但是课堂上均为直接师生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更为密切。多媒体教学实质是在师生之间介入了交流媒介,精彩的屏幕影像、形象生动的文字接踵而至,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媒体的画面和内容所吸引,无形中减少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2.2教学进度过度过快,知识容量大,忽视了学生的消化能力。模块化课件使课堂教学几乎水到渠成,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就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维速度,从而出现了无法消化的现象。不少学生因无法适应学习进度,疲于思考与做笔记,渐渐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深有感触,一旦刻意加快课程进度,许多学生就会表示无奈,课堂上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2.3学生思维受限。有些教师将过度将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一边将上课内容投到屏幕上,一边进行详细的讲解,虽然学生同样会学到很多东西,学生思维确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2.4教师教学才能受限。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屏幕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的,由于许多内容需要在电脑键盘上输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肢体言语的发挥,同时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对教材处理的深度、广度及板书设计等难以体现,很多长期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如遇突然停电、硬件设备故障等意外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2]。
  
  3人体解剖课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建议
  3.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互为合力。虽然多媒体在人体解剖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媒体同样有自身的弊端,同时不是所有的课时全部适合多媒体。所以,作为教师,不应固步自封,单纯的将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是与传统教学互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组织解剖学的内容宜用传统教学法配合挂图、模型和实体讲解,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人,而学生自己就是最好的标本,通过对自身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可以直观地理解教材中抽象的描述。再如讲“血液循环”时,用动画显示心脏泵血的过程,能真实地反映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讲“肌肉收缩”时,借助动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肌丝滑行、兴奋-收缩耦联的机制。而对于实验教学,由于这个环节极为重要,采取演示方法难度大、错误率高,所以这些内容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讲解,效果更好。
  3.2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在教育思想说明教师才是真正的主导,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以教师的“教”就要有章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是否选择多媒体。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之法为:课件内容要精炼,避免无关信息录入;课件层次结构要清晰明了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意识;课件选择要考虑学生特点,界面观感良好,重难点突出。
  3.3合理控制授课节奏。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为学生构建学习框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意识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学之中要观察学生的情绪,经常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多提问和控制授课进度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4)正确定位自身。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讲解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凝结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创造,这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多媒体技术在自己的驾驭下发挥最佳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3]。
  总之,多媒体对人体解剖课教学有重要的意义。面对使用之中常见问题要切记,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服务教学的手段,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思想指导下,与传统教学完善结合,发挥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家增.人体解剖学授导型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探[J].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445.
  
其他文献
激光加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外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我国对二维激光切割技术的研究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激光三维加工技术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
病例患者,女,47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月余"入院。患者于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断性胀痛,无诉其他不适,门诊拟"双胆囊;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收住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可行性。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铁矿石高磷含量的测定技术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试验组采用铋磷钼蓝光度法对高磷含量进行测定。经试验证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准确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今国内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素质建设者的培养摇篮——江西地方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杨元美,女,汉族,大学本科,云南大理人,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临沧教育学院任教。1994年1月至1995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该矿交通条件方便.水电资源丰富。埋藏浅.便于开采。因为矿体规模小,铅锌品位较低.只有综合利用,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智能照明系统是最先进的一种照明控制方式,它采用数字模块化的系统结构,通过控制线将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功能模块及部件连接成一个照明控制网络,在照明控制实现手段上更专业、更灵活,可实现对各种照明灯的调光控制或开关控制,是实现舒适照明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首先本文将简述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背景,提出新型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介绍智能照明模拟系统设备的配置要求,分析其工作原理以及调试方法,提出新式
(一)前言“振荡器”是化学、化工、湿法冶金、医疗卫生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实验室常用的设备,过去长期使用“康式振荡器”。但是,这种机械式振荡器存在噪声大、振荡频率调节不便
某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因使用功能改变,需要增设吊车系统。增设吊车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部分排架柱承载能力不满足,如何在柱面加设牛腿,柱间支撑不满足抗震规范的有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