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中的权利制度与文化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权力、制度、文化作为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三个自变量,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这一因变量。国家间权力对比的动态变化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提供了动力,国际制度为国际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序提供了保障,文化、观念的传播,深刻影响了国家的行为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一方面国际制度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客观反映; 另一方面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具有制度性权力对其他国家的权力形成制约,这又为国际制度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文化、观念的传播在国际政治中形成了软实力,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新的维度。因此在未来,权力、制度、文化将依然是国际政治的主题。
  [关键词]国际政治;权利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260-02
  1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
  权力是国际政治中的货币。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大小直接决定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当一国的权力超越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性的霸主时,国际政治结构即是单极结构。同样,随着大国的增减,极的数量和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国际政治秩序反映了大国即“极”的意志,是大国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1.1 国际政治权力概念辨析
  国家权力指的是国家将本国的国家实力要素或者综合国力转化为对其他行为体影响力的能力。国际政治权力可以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两个方面,硬权力主要表现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的影响力; 软权力主要表現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的影响力。从国际政治权力与国家实力的关系上看,国家实力是国家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就不可能在国际体系中拥有权力,但不同国家将实力转化为权力的能力和意愿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国即使有广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以及大量的人口,这并不意味着该国就有强大的国家权力。从国际政治权力的研究上看,将权力作为国际政治研究核心的现实主义有三大流派,分别是传统现实主义、防御现实主义和进攻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出现的时间最早,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率先提出了以权力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他指出: “政治总是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他将国际领域的政治权力分为三类: 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支配舆论的力量。在他看来,权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卡尔对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所倡导的国际道德提出了批判,指出没有有效的权威便没有有效的道德,道德是权力的产物。作为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卡尔将国际政治看做是国家之间的零和博弈。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卡尔并未指出国家意图获得多少权力以及国家在意的是相对权力还是绝对权力。作为传统现实主义的后继者,摩根索虽然也认为权力争夺是国际政治的主题,但他更在意如何实现和平,同时摩根索也在现实主义中首次提出了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
  1.2 当前国际政治权力的新变化
  国家权力是在动态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在不同国家和国家群体间的转移,其中最为明显地表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发达大国在 08 年金融危机后群体性衰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二是权力从国家行为体向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
  在当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军事实力依然是国家权力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其对国家权力的影响正在相对地下降。首先,大国之间的核平衡已经形成,而且这种平衡非常稳固,主要核大国都具备了确保相互摧毁的能力,因此在今后,核武器更多地将发挥战略威慑作用,而不太可能运用在实际战场。其次,当前国家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在和平、发展、合作的主题下,发动战争的成本急剧增加,世界主要大国不希望发动也不希望看到大规模的地区性冲突甚至全球性冲突。武力的使用虽然仍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手段,但却不再是唯一的手段。
  经济权力更多体现的是相互依赖,尤其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相互依赖同时包含短期敏感性和长期脆弱性。“敏感性”指相互依赖效应的强度与速度,“脆弱性”指改变相互依赖体系结构的相对成本。与敏感性相比,脆弱性在关系中产生更大的权力。运用相互依赖中的不对称是经济权力的一个重要层面,大多数经济相互依赖都包含潜在的权力关系,国家希望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操纵相互依赖关系并避免在自己相对弱势的领域被他国操纵。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经济手段所发挥的效用正在逐步增大。
  2 国际政治中的制度
  国际制度涵盖了国际法、国际机制等,同时国际组织也是国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制度是国际政治秩序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它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结构。国际制度是静态的,而国家间的权力对比变化是动态的,因此国际制度一般总是滞后于国家间权力对比的变化。国际制度是软性的,由于没有高于国家的权威存在,国际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都相对有限。
  2.1 国际制度概念辨析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主要学派之一,主要围绕着国际制度来发展和丰富新自由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美国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以及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等。此外,美国莉萨·马丁等著的《国际制度》也颇有影响。国内关于国际制度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长和和门洪华教授,苏长和教授通过对国际制度的分析,结合中国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自己关于多边外交的见解。门洪华教授主要以美国霸权和国际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霸权对国际机制建立、维持以及改革的影响。
  2.2 國际制度的发展趋势
  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的存在为国际政治秩序的有序运转提供了保障,霸权国通过主导建立一系列的国际制度巩固了自己霸权的同时也使得国际政治格局更加固化和稳定。当霸权国衰败时,其所构建的制度也将被更替。基欧汉认为当今世界有大量的国际制度都是围绕着美国霸权而建立的,虽然美国霸权呈现衰落趋势,但是这些机制仍然促进了合作。未来是合作还是纷争占优,基本取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利用已有的机制来建立新的协议,并确保相互之间遵守旧有的机制。在基欧汉看来,美国霸权的衰落并不等于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制度的衰落,当前的国际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家之间的交易成本、减少了国家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新的全球性的国际制度的成本将极其高昂。   当今时代,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经济等领域的竞争扩展到对主流文化、全球话语权的爭夺。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文化和观念对国家的影响不断强化。一个外国人可能不知道美国总统是谁,但他一定听说过好莱坞。文化已经成为大国角力的新舞台,一个国家主导了全球的主流文化、观念,它就拥有了全球话语权。
  3.1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文化
  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崇尚“文化”、“观念”、“认同”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建构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美国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卡赞斯坦的《超越范式: 世界政治中的分析折中主义》、弗朗西斯·福山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等。建构学派主要观点是文化、观念和认同建构了利益,而益建构了国家权力。集体认同既是文化解释国际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建构作用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从文化的视角几乎可以诠释出一部新的国际关系史。
  3.2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未来
  文化作为一个建构国际政治理论的全新视角,近些年来逐渐兴盛起来。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的研究领域从权力、制度逐步扩展到文化。特别在美蘇冷战格局以苏联解体的方式结束后,文化、意识形态、观念等概念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相比之下传统理论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解释力愈显苍白。文化逐步成为与权力、制度一样的国际政治自变量,为探究国家间的互动、国家行为、对外政策、国际安全等国际政治传统问题提供了新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中文化和社会互动的建构主义也成为同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并驾齐驱的国际关系理论。
  结束语
  综上述所,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以个人作为权利之核心主体及其根本依归的主流观念,近代中国的权利文化呈现出独特、明显的群体化倾向,这成为近代中国权利文化的突出特质之一。权利文化的群体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权利主体的群体化与权利价值的群体化两个方面。这种权利文化的群体化倾向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从观念意识角度来看,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型塑以及外来群体化权利观念的作用。群体化倾向的权利文化使得近代中国的个体权利萎缩化、权利主体差等化,影响了近代中国以个人为中心和归结的个体权利观念和制度实践的推进和发展。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至今当代中国的权利观念和实践当中,成为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对待的历史问题和现实课题。未来中国权利文化的发展应当注重个体权利的推进和保障,进而矫治中国群体化倾向的权利文化,塑造个体权利与群体权利更为协调融合的新型权利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 赵颖.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D].东南大学,2015.
  [2] 李杨.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制度与文化[J].宁夏党校学报,2017,03:81-85.
  [3]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环境问题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开始改变, 为保证其质量,人们采用环境监控来控制环境,保持环境良好。当前的环境监控质量存在着部分问题,因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需要环境监控人员研制出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控系统,提高环境监控质量。本文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热议的话题。虽说中国的崛起走的是一条和平的道路,但其对世界经济以及政治格局的冲击仍是不容小视的。同样我国要想走好这条大国崛起之路,也需要面对很多挑战。有些挑战来自我们内部,但更多的挑战却来自外部。下一阶段应该探究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在崛起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本文基于此,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国崛起;世界影响;内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就给国内的所有工业在安全环保问题上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油田开发不同于其他行业,如果在开发中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环保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会比其他工业生产更加严重,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到这一点,将安全环保放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位置。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在油田开发中重视安全环保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目前油田开发中安全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基础档案信息和成果,是地质工作者认识地球所取得的重要知识性财富。同样,地质资料也是一种长久可靠的资源和宝贵的财产,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使用对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发展意义重大。地质资料的有效管理可为其提供精准保存、促进资料全民共享、提高资料使用效率、避免重复保存,同时减少人力投入。基于此,本文对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地质资料;数
期刊
[摘 要]隨着我国电网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日趋增加,使得人们对电网调度系统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县级电力公司中,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中心对县级电网调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中心是保证电网调度可靠性的基础与前提。县级电网调度各岗位的管理工作都以自动化系统提供的信息数据为依据开展管理工作,一旦出现故障或差错就难以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质量,给电网系统带来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努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强化环境监测人员的培养工作,从而使环境监测更好的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的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航空运行中,空中交通管制员在确保空中活动顺利进行和乘客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空中交通管制紧急情况处置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紧急情况;处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V35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320-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由于汽车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影响了大气环境,所以汽车的改进被作为重点研究,而新能源汽车则受到各个国家的推崇,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利用上注重环保、节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鉴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方向。  中图分类号:U463.1;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
期刊
[摘 要]城市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意义重大,其关乎到城市中每个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环境所带来的健康问题。环境保护工程,也关乎到城市未来的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明白,我们做好污水处理的伟大事业就是为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做好了坚强而有力的后盾支持,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中坚的力量。把好城市污水处理这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研究模板控制、图属一体关联、EPS二次开发等关键技术,定制重庆市不动产制图模板,研制图形编辑、属性录入、成果输出等功能模块,实现不动产测绘成果自动制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关键词]不动产;模板;二次开发;自动化制作  中图分类号:TH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321-01  1 引言  2015年3月,《不動产登记暂行条例》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