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投资之道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像一个谜,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全世界。
  作为股市的一棵常青树,每年的春天,都会有数万人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怀着近乎朝圣般的虔诚涌向奥马哈城,为的是聆听他在伯克希尔年会上阐释投资理念。
  对于更多不能参加年会、一睹大师风采的投资者来说,《巴菲特教你选股》是学习巴菲特投资法则的途径,从中得到的教益将胜过任何商学院的投资课程。
  巴菲特的成功并非偶然,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铸就了他在股票和企业投资的非凡业绩,而严谨、勤奋、朴实的人格魅力则贯穿了他的整个投资生涯,成为他搏击股市、获得成功的关键动力。
  世界的热点在变,投资的热点也在不断改变。但巴菲特的投资模式却从未改变,他最喜欢的投资时间也是“永远”,这在变化无常的今天非常的少见。
  巴菲特指出,要想成功投资,选择公司时不要贪多,而且必须精。很多不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尝试了太多不同的领域,想在不同的行业都取得成就,最后反而是一事无成。除非是天才,否则专注才能取得持续不断的成功。
  只买好企业,是巴菲特坚守的重要投资原则之一。好企业尽管稀有,但时不时会像垃圾企业那样低价,一旦抓住这样的机会,你将会变得非常富有。巴菲特给出了好企业的判断标准,其中高的资本回报率、垄断的业务模式和管理层的诚信品质是巴菲特最关注的特征。
  最好在股价最低时进入,这是巴菲特思想中最简单的一条。一次真正好的投资,是在周期中最低点附近买进,等到最高价格时再卖出,从而获得最佳收益。但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明白这个简单道理。
  投资充满了风险。投机者像赌徒一样,纵身跃入未知,相信经验和直觉,但市场不会原谅这些懵懂无知的人。巴菲特方法的核心是一丝不苟地做好准备工作,有把握才出手。巴菲特会避开理解不了的企业,以犀利的眼光对比判断,甄别出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公司,果断买入并长期持有。
  “投资,并不要求天才。”对巴菲特而言,选择一只股票靠的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严密的事实分析。他十分看重自己的独立性,相信没有任何人的分析能比他的更好。如果巴菲特不能亲眼看到一家企业,他就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如果对某个新项目没有理解透,即使有专家保证,对他而言也无异于投机,而巴菲特是个纯粹的投资家,他的财富来自于对行业和股票的成功选择。
  巴菲特对工作的投入达到了排除一切、近乎狂热的状态。他一个公司接着一个公司地分析,然后记在脑中,即使在加利福尼亚沙滩前的度假公寓,巴菲特也是连续数周地工作,从不去海边。
  盘旋上升的财富积累并没有对巴菲特的生活方式产生任何显著的影响,与他的财富比较,他的消费欲望和苦行僧无异。他很少想过要把财富花费在物质享受上,对只是简单的花钱动机巴菲特很有戒心,他要有回报。他认为自己可以利用这些钱进行累积投资,在20年后将成为更大一笔财富。
  仅仅铭记巴菲特的格言或是投资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像他一样身体力行,在投资某家公司前,至少要阅读能够找到的全部报告,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及策略,而一旦买下它的股票,也要像巴菲特一样不轻率易手。
  
  做一个好投资者
  
  他是一个聪明而经验丰富的商业分析家。他通过数据来了解和剖析公司,这与他的导师格雷厄姆的风格一致。他寻找可靠的商业特许经营,而不关注诱人的新行业。
  他对所购入公司的现金头寸非常关注,时刻准备着将现金投入到下一次收购和回购普通股中去。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冲动总是以金钱为代价。他从未成功经营作为纺织品公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尽管它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流;他在消费公司的操作上亦是如此。
  他最擅长媒体相关的行业。他还对保险业、银行业等金融领域了如指掌。他了解自己不擅长什么,也知道自己是哪类人。
  巴菲特证明,一个有能力的投资者在使用价值投资方法时能获得良好收益。想在将来取得成功的有能力的投资者们能用这个方法吗?当然能,除非环境发生了变化。
  不过要当心,环境确实在变。现在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整体繁荣;另一方面,市场中格雷厄姆的信徒过剩。只有当价值投资的表现长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追随者被清洗掉的时候,价值投资技巧才能恢复吸引力。
  巴菲特是一个用脚来投票的人:他同意你的观点,便会付诸行动。但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当前市场中最热门的是收购。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无法分析这类股票的价格。大量的热钱随时等待机会准备出手。卖家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开价很高。这就是保守型投资者找不到特价商品的原因。
  但是这个巨大的资金池能否成为支撑市场的坚强后盾,使其免遭衰退?答案是,不能。因为这种资金变化无常。只要经历几次失败,资金池就会像给养不足的军队一般溃不成军。索价过高的市场不会得到任何支持,下跌再容易不过。
  当市场的某一部分崩溃时,其余部分也会随之而崩溃。“警车出现的地方,好女孩与坏女孩一起被带走。”这是华尔街的观点。因此,在今天,一个好的投资者除了要有想象力与一丝不苟的态度这种一贯的作风外,还必须有灵活性。如果没有灵活性,那么一定要有耐性。
其他文献
市盈率仅有14倍,处于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洼地。再加上业绩成长较为明确,似乎银行板块的中线投资价值已经重新显现。然而对银行股资产质量和资金缺口压力的担忧又依旧挥之不去。  在大盘持续下挫下,银行股却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主要的专业机构:券商分析师、私募合伙人和基金经理,他们对银行股是否值得买入的态度不尽相同。  鉴于基金对银行股的态度在《招行兴业
期刊
在积极管理模式的推动下,ETF的走势仍然被市场的主要股指所引导。其中,很多指数型基金跟踪传统的基准指数,而有少数指数型基金采取了其他方式。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种指数型基金的投资策略。    市值加权法    在指数的建立上,通过市值或者市场规模对证券价格进行加权,是最流行也最传统的方法。那些较大市值的股票将主导指数的走势,而那些市值较小的股票对股指的影响也相应较小。  比如大多数指数型基金普遍跟踪
期刊
“靴子”落地。  被各界认为在2010年再融资需求最迫切的中国银行(601988.SH),以下简称中行),终于在1月22日宣布拟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A股可转债。  而在此之前,中行再融资的传闻一直充斥股票市场,并对银行股和整个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份比预期温和的融资方案,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可以极大地减轻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维护市场稳定。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震荡低迷的市场背景下,中
期刊
银行业界过去曾流传一句话,“不抓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抓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现在恐怕要把“村镇银行”加进去了。    从110家到1027家    廖声红是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燎原村人,全家是燎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营大棚种植,由于盖房投入过大,他经营的大棚种植出现了资金短缺,2009年4月17日到汉川农银村镇银行申请农业贷款5万元。  该银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廖声红贷款无有效抵押物,但了解到
期刊
2008年,市场主要股指下跌超过30%,债券(国债除外)跌幅也不小,然而,共同基金投资者在2009年却笑得更欢。2009年3月份市场触底反弹,当金融系统趋于稳定之际,股市开始绝地反攻,其涨幅比市场人士在年初时预计的更高。标准普尔全年上涨24%,海外股票,尤其是新兴市场股票涨幅更大。债券和债券型基金在2009年同样大幅反弹,那些高收益债券转眼从2008年的输家转为2009年的赢家。  在呈现上涨趋势
期刊
与“私募教父”赵丹阳共同闻名的是他旗下曾掌管的“赤子之心”,这只基金到清盘时成立4年累计升幅将近400%。而“赤子之心”的名称来源与香港汇丰银行的一个被尊称为“山哥”的人有关。据说“山哥”在海外漂泊多年,最后回到香港。“山哥”有一艘名为“赤子之心”的游艇,工作之余常常驾其出海钓鱼,搏击风浪。  “赤子之心”——听起来有一种家的感觉,喜欢上这个名字的赵丹阳曾表示,做多中国,自香港始,于是将旗下基金名
期刊
作为一名投资者,可以感觉到一家银行网点数的多寡,却很难分辨出它的优劣势甚至投资价值所在。这都源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同质性。  息差收入仍占据着国内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主导。按照去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息差对收入贡献的比重达到78%。14家上市银行中,最低的中国银行也达到68.5%。这种同质性使得银行股极容易形成板块效应,单只银行股较难走出独立的行情。  从技术层面细剖这个板块才能使参考有实际价值。《投资
期刊
或许这里有致命的蜘蛛、毒蛇和鲨鱼,但这些都无法停止人们赶往至此的脚步。因为这里还有慵懒地抱在树上的考拉、可爱的袋鼠、葱郁的原始森林、静谧的史前国家公园、灿烂的土著文化与现代文明,当然还有靓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曾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也被我们亲切地叫做“袋鼠国”,这里是澳大利亚。  造物主对南半球的这片土地似乎格外恩赐,不仅让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给予它无与伦比的美貌。大堡
期刊
从事投资的美籍华人王先生去年夏天带着妻子来到意大利的海边城市Varazze度假,这里以三公里长的细沙海滩和温和气候出名,离热那亚只有30公里远。当时一个国际游艇展正在举行,在和妻子试驾后,前卫的开放式游艇和传统的飞桥式游艇在王先生看来各有千秋,他希望购买一艘大约在50到60英尺之间的游艇。  尽管表面上去年是全球各地豪华船商悲惨的一年,一家公司甚至打出了“买任何一艘游艇就免费赠送一辆宾利车”的策略
期刊
当巴菲特还在和盖茨等牌友痴迷地打着桥牌时,当对冲基金SAC资本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史蒂文?科恩还迷恋于艺术品的浪漫气息时,当索罗斯还在阿尔卑斯山上俯冲而下沉浸于白色毒瘾时,素有香港“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却驾驶着一艘众人羡慕的游艇,任其驰骋……  乐于追求刺激的李泽楷爱好广泛,12岁那年,李泽楷就接受了父亲的挑战,在家里的大船尾部滑水,令他骄傲的是,在大约半个小时内都能一直保持直立的姿势,还甚为享受。长
期刊